分享

木门月▷靛坪村的酒 香

 微美陇西 2021-05-18


老远就闻见了酒香。

大雪之后,路面刚刚消融,我和之行驱车来到一个叫靛坪的村庄。一进村,就闻见一股浓郁的酒香。中午时刻,我俩吃了好多腊肉韭菜包子,肚皮有点涨,闻见酒香,就非常想喝酒了。

一下车来,只见十字路口电杆上挂着一个粗糙的牌子,牌子上书写:“陇山刘老头酒,左轨向前50米即到。”往前走,酒香更浓烈了,听见了划拳声和喧闹声。

原来今天是割酒的日子,喝的是“神仙不落地”——70多度的新酒。老鱼等六人早已从城里步行到此了,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已摆开酒场好久了,“神仙不落地”已快被他们喝完了。

将我俩让在座位上,主人斟了满满两大杯“神仙不落地”,久违了的香就冲入鼻孔,浸润了舌尖,真的让人销魂了。 “神仙不落地”香啊,我竟尝到了久违了的“赖茅”的味道——十年前,“赖茅”将我喝得大醉,那种香味,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这城郊的靛坪村也是奇了。先是有“靛坪大曲”让人倾倒,后又出了这奇香的“陇山刘老头”。也是机缘凑巧,这两种酒都被我碰上了。尤其是“陇山刘老头”,不但具有了纯粮酿造酒的醇厚,更有一股说不出的香,一下子就征服了人们的鼻孔和味蕾。

听说今日割酒,好多人都往这里赶,一会儿厅堂里就聚了十几个人。围着茶几,一个大酒场开始了。主人摆上几道小菜,十几个人轮流“打关”,一壶“神仙不落地”喝完,主人又打开一箱53度“陇山刘老头”。碰上这样热烈的喝酒场面,我也应了好几个人的“关”,自己又打了一“关”。

此酒香啊。说一句酒商不高兴的话,比流行的好多酒香多了。不知何因,以前那么香的“XX春”和“XX特曲”,现在喝起来后味苦涩,饮后第二天头疼不已!平素,好酒又喝不起,众人正愁无酒可喝时,“靛坪大曲”和“陇山刘老头”就悄悄问世了。在陇西,爱喝酒、品酒的人,现在大多数钟情于这种纯粮酿造。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人们追求纯粮酿造、绿色无污染、无添加食品的必然选择。谁愿意喝一场酒后,第二天还头疼不已呢?


作坊主人酿酒,按照祖传秘法,纯粮酿造,用小麦、大麦、高粱、大米、小米、糯米、玉米、豌豆8种粮食酿造而成,采用干法制酒,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所以奇香无比。“陇山刘老头”有一斤装、二斤装、三斤装、五斤装不等,顾客也可自订一个几十斤的坛子,坛子上标上自己的名字——那酒在坛子里,越藏越香。当然,前提是,先要付费,才能保证那酒不被别人买走,为你藏着。为了保证质量,作坊每年的出酒量几乎是固定的。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这,太难得了。仿佛留存了某种古风,也是一种经营之道。在陇西,卖大肉面、担担面、烧鸡粉等小吃的,也遵循这个古训,每天卖的数量也几乎是一定的,不会为了利润,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品质,坏了名声。

回去的时候,特地买了一箱“陇山刘老头”。一日去兰州,捎带了两瓶,在酒席上被朋友们抢着喝了,并不断嘱咐我,去陇西后再捎来一箱。

“酒香不怕巷子深”啊。这“陇山刘老头”,远在兰州的人也闻见了香啊,他们又要将此酒推荐给更多的人。如此,这酒今年怕要脱销了。

待来年大雪天,再去靛坪村喝“神仙不落地”,醉一场。

201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