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你是不是就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我今天有点嗓子疼,估计是上火了。” “上火了,牙疼得厉害!” “你少吃点火锅辣味,那些东西容易上火。“ “怕上火,就喝 XXX ” ... ... 不夸张的说 几乎没有哪个华夏子孙不知道“上火” 现代医学好像没有这个概念 “上火” 仿佛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听得懂的民间俗语 它既不是某种病的名字 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术语 而是一个很泛泛的统称 01 什么是火? 中医是以五行为说理工具的。《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所谓“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焚烧、明亮、上升等特性和作用,凡具有这些特性及作用的事物,属性都概括为“火”。 比如方位中的南方、季节中的夏季、气候中的暑热、颜色中的赤色、滋味中的苦味等事物,他们的五行属性都概括为“火”。 人体的心、小肠、脉、舌、汗、喜、笑等五行属性也用“火”概括。 02 为什么人会“上火”? 这种人体内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需的。 但是一切都讲究“度”,如果超过正常范围,火就会变成“邪火”了,就会表示出病症,统称“上火”。
03 上火也有分类 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 什么是实火?什么又是虚火呢?如何分辨? 正常情况下,人身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仿佛一杆秤左右两边同等重量的砝码。 如果在阳气的量级不变的情况下,阴气亏损了,阴气无法制约阳气,从而使这杆秤失去平衡,这时上的火,就属于“虚火”。 比如熬夜伤阴会造成长痘,过度用眼造成眼睛红肿,过度开飞机造成的失眠等等,这些人体内部阴阳失衡引发的上火,都属于虚火。 实火的理解就更为简单一些,即:阴正常但阳过多。大多是由于外部摄入,造成体内阳气过分充盈,引起上火。 比如吃辣椒引起的上火,吃了羊肉引起的上火,吃油炸食物引起的上火等等。 实火一般症状较重,来势较猛;而虚火往往表现出的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 04 不同脏腑的上火,症状如何? 上火除了虚实之分,根据脏腑,上火还可分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不同脏腑上火的表现不尽相同,大家可以根据症状进行一定区分。 心火:表现为心烦、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 肝火:表现为目珠疼痛、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此外,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胃火:症状为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 肺火:其表现主要是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吐黄稠痰,甚至痰中带血。 05 “上火”需要辨证论治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上火了就要多吃点清火的食物、茶饮等等,殊不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医辨证论治讲究精准,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巨大,上火也分很多情况。 例如,阴虚体质的人上虚火,需要注意使用药物或食疗滋阴;寒淤体质的人经络血脉不通,稍微吃些补阳的食物就上火,可能需要先调理身体血脉经络,才能从根源上改善“易上火”的状态。 中医有九大体质,具体到个人,又会出现更多的混合体质。所以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二是选用中药,调理全身以治本。 此外,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许多的“火”其实就不会产生。 生活中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