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见素抱朴780 2021-05-18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既然是心学,那么,当然是以修心为主了。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而修心,在王阳明看来,就是修至“此不动心”——让自己的内心定于不动的状态,也就是不让自己的心受到外在一切的干扰与影响。

为什么?

因为心之所动,就是妄动,而妄动则会让人迷失,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了。

而知与行不能合一,就会错漏百出,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

因此,在王阳明看来,就与“贼”无异了。

如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在写信给弟子薛侃时,曾讲道,即:

“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于王阳明而言,平定战乱,破山中之贼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难破的是自己心中之贼,在他看来,破得了心中之贼,其山中之贼自然而然就破了。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万事万物之理,皆存于自己的心内,包括破山贼之法。

所以,破了心中之贼,破山中之贼当自然不在话下,于是他在《传习录》中继续谈到,即: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所谓心外无物,大意是说心与物同体,一切事物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反过来说,“心”也不能离开万物而存在。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心”无体,却以天地万物为体。

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就是被“心”先知觉,否则,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如山中之花一样,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而一旦被人看见,就会同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因此,“心”是本体,包含有万物之理,也就是天理,即“心即理”。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进一步地说,在王阳明所提出的四句教中,曾提到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我们修心除私欲,追求“此心不动”这一目标的真正原因。

当然,若是“此心有动”,人们就会受到外在一切的干扰与影响,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更无法破山中之贼。

换句话说,山中之贼难破,并不是山中之贼本身的原因,而是我们自己心中之贼难破之缘故,才会导致山中之贼难破。

所以,治标先治本,一切需要从源头开始破起,否则,很难真正地解决问题。

王阳明:心中之贼为什么难破?读完涨知识了

而这正是王阳明为什么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真正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