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犨水断思 —

 太羊967 2021-05-18

作品来源:湖畔居士

我的家乡在鲁山县犨(chōu)水之滨的张官营镇, 1995年10月被命名为中州名镇,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达中原,这里有犨城遗址、屈原庙等文化符号,近读史料知,张官营的历史可追溯至商朝武丁时期,作文以记之,请各位方家指教。
  一、关于犨水、犨城与犨县
【中犨故城】毛凤德《鹰城山水志》犨水篇,记述鲁山县张官营镇梁官营村犨河桥原为长18米、宽3.5米九孔石板桥,是犨河上最大桥梁,并记桥头存两统修桥碑刻,其中明嘉靖十一年春(1532)碑刻有“春秋犨县故城”字样,因此,想起犨有三城的说法,上犨在张官营镇的前城村,下犨在叶县任店镇的犨河村,推测梁官营应该就是一直以来学者们探寻无踪的中犨故城。
《水经注·滍水》载:滍水(今称沙河)又东,犨水注之,俗谓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东源出其县西南践犊山(今磙子营南8公里之樱桃山)东崖下,水方五十许步,不测其深,东北流迳犨县南,又东北屈迳其县东,而北合西源水。西源出县西南颇山北阜下,东北迳犨城西,又屈迳其县北,东合右水,乱流北注于滍。
细读曾任八年鲁阳太守郦道元的《水经注·滍水》原文,发现有犨县与犨城两个地名,如果把梁官营释读为犨县,前城释读为犨城的话,则与原著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北魏时期的犨县治所应在今梁官营村。

犨河平面图
【犨城起源】关于犨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载:“楚公子围(后来的楚灵王)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栎、郏,郑人惧。”
关于犨的来历,近人有这样的记载:叶县犨河村河上有石桥,修桥碑文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帐下名将魏犨,曾在该河降伏过貊,故名犨河。
魏犨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晋国魏地(今山西安邑)人,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魏犨曾追随公子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东周列国志》 第四十一回连谷城子玉自杀,践土坛晋侯主盟,有“魏犨先在楚国,独制貘兽,楚人无不服其神勇”的记载。貊与貘可能为同一种野兽的不同叫法,似乎犨城由犨水而来。

许慎《說文解字》载:犨,牛息聲,一曰牛名,广韵、手鑑皆云白色牛。犨水东源发源于践犊山,犊者,小牛也,践犊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最东端,犨也许源于此,是白牛的意思。

【犨河概况】如今的大泥河就是原《水经注》记载的犨河,全长31.4公里,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如今的犨河,只限于《水经注》记载的犨河东源,是大泥河的支流,全长16公里,在湛河区曹镇乡朱堂村西南汇入大泥河,下行5公里后,在曹镇乡肖庄行政村下石桥自然村南注入沙河。

二、关于畴国

【畴国历史】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商及西周时期,我市南部有畴(chóu)国,畴犨同音,应有替代关系。

商代中心区域图

西周中心区域图

关于畴字,许慎《說文解字》田部有,畴,耕治之田也。从田,象耕屈之形。《康熙字典》载:畴,国名。《周语》摯、畴之国也。

张岱南《任姓薛国历史变迁》载:“武丁祖巳伐淮夷荆楚,深入江南,使商朝进入极盛时期,薛国势力亦由鲁南、苏北随之发展到豫东、豫中南,在今平顶山西南建立畴国,在上蔡南建立挚国”。
武丁(?-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他是商王盘庚的侄子,父亲是商王小乙。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中国史稿》说:武丁是商代的名王,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
祖巳是商王师仲虺的后裔,武丁时期为薛侯,享有较高地位,《尚书·高宗肜(róng祭祀)日》记载有祖巳训商王武丁的故事,祖巳告诫商王武丁,要关心民事,不要求福于神,使武丁成为洞察民情的一代明君,说明祖巳地位极高,可以训导商王。
商后期,祖已七世孙成迁都于挚,全球任氏宗亲网任氏宗谱记载:“任成,又名震,迁挚(河南汝南),挚侯,挚畴国君王”。是时,西方姬姓方国周逐渐兴盛,攀婚于挚,任成之仲女(史尊称大任)西嫁于周,生周文王姬昌。《国语·周语》云:“昔挚、畴之国也由大任”,韦《注》:“挚、畴二国,任姓,奚仲、仲虺之后,大任之家也。”说明兴起的周朝与任姓摯、畴二国关系十分密切。
商朝末年,武王克商,平顶山境内的鲁地封给了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其子伯禽属国,应地封给了武王的侄子,而任姓的畴国则予以保留。
历史进入春秋,畴国不见史载,推测畴国的消失可能发生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 “封畛(zhěn)于汝”,楚国北扩从郑国手中夺得滍、汝流域,直到春秋晚期的昭公元年(前541年),在畴国原地才出现叫犨的地名,从此就有了犨城、犨县、犨河。
三、关于畴、犨故事
【畴因女贵】在大任嫁周之后,又有任姓女嫁入周王室,雍侯滑之女,嫁周公姬旦,任姓一时显赫,在周初被封十国,其中黄帝嫡宗被封于祝,史籍多有记载。张官营东6公里有任店,是任姓后裔集聚地。
【犨为粮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雠、庞、长沙,楚之粟也”,“雠当作犨,犨,邑名”(见司马贞《史记索引》)。说明当时犨是楚国的重要产粮基地,这也正是畴为耕治之田的原意。

【犨县历史】春秋时期的楚国犨邑,南依楚长城,土地肥沃,战略地位重要,为楚国“方城之外”的重镇。秦统一六国,于此置犨县,属南阳郡,汉承秦制,犨县成为南阳郡的北部门户。历经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时,才与山北县一道并入鲁县(鲁山县),前后有八百年时间。

【犨县地域】犨县的地域约在鲁山县东部、叶县西部、湛河区南部的广大地区,前后形成上下三城,上犨前城村、中犨梁官营村、下犨犨河村。

【犨地战争】《汉书》 高帝纪记载:(沛公公元前207年)战洛阳东,军不利,从轩辕至阳城,收军中马骑。 六月,与南阳守齮(yǐ )战犨东,破之。为此,张官营以西地区留下入张良、韩信、萧何等一系列于此战相关的地名。
【犨县名人】延笃(?―167年),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东汉官员。少时随唐溪典、马融学习,博通经传及百家学说,能写文章,很有名气。“永康元年(167年),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后汉书》有延笃传,延(闫)庄是其故里。
四、关于犨县遗存
【犨河桥古碑】清康熙七年及明嘉靖十一年重修犨河桥记石碑,现存梁官营村犨河桥北路旁。另外,叶县任店镇犨河村曾有修桥石碑,碑文大意:春秋时期,晋文公帐下名将魏犨,曾在该河降伏过貊。惜碑已无存。
【犨城寨古匾】存前城村村民刘金奇家。
【屈原庙】前城村现存屈原庙,《后汉书·延笃传》所记载的屈原庙,是我们现在所知正史记载的最早的屈原庙,经考证,屈原庙原址就在杨孙庄村千年古柏旁。关于屈原故里,学术界一直有南阳说的观点,而犨县隶属于南阳郡。

【千年古柏】杨孙庄村奇特的千年古柏,胸围5.6米,树高21米,覆盖面积约400平方米,一棵树上生长有多种叶形,有侧柏、刺柏、鸟柏、疙瘩柏、轱辘柏等。保护标牌显示:树名桧柏,编号001,保护等级一级,树龄20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