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三步走”答好一道真题 | 以“解析新闻专业主义”(复旦大学 2018)为例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这是一道答题班的题目,昨天半夜,我和阿蒋说:这道题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要做一遍。

阿蒋回复道,上次你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在4月份我们批改移动性的时候,而且那道题也是复旦出的。

复旦:一个引起我们兴趣的学校

ok,言归正传

今天99就来认真解答一下这道题到底应该怎么答!

答题班的同学有福了

阿蒋课上讲

99课下补充

:)

答题第一步:破题——解构这道题

解题思路:两个关键点:1⃣️ 解析 2⃣️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目前来说有非常多的探讨角度,所以题目肯定不是单单只要求我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内涵进行解释,或者说是对它的一个滥觞和形成进行一个描绘;更多的,出题老师想要看到的应该是考生对于当下学界热议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否具有敏感度,这种敏感度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以及它的理论重构,甚至是新闻专业主义自身的悖论,它受到的争议等等。

总而言之,通过解析这两个字,我们可以得到两方面的信息:

一,必须讲清楚新闻专业主义是什么——解释它!

二,必须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分析它、剖析它!

见下图:

至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敏感度,那就是考生平常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问题了,反正我是一眼就看出来这道题想要干嘛了(摊手)(休想考倒我啊啊啊)(只要学的多,考试考不倒!!)

解题第二步:整体答案的逻辑搭建

既然我已经知道大致要答哪两方面的内容了,我自然就要开始搭建大概的一个答题框架

在最开始对题目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老师出题的一个意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陈述,而是老师想在我的答案里看到我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概念理解之外的思考和想法,也就是老师想要知道更多你对于新闻专业主义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它长久以来的一种质疑也好、理论重塑与再造也好,你的一个态度和观点。

 我打算从这几个大方面建构起我对于这个答案的整体逻辑: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滥觞与概念内涵 【这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我先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它的一个内涵概念进行阐释,先拿一个基础分~拿了就跑~】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与解构 【这一部分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老师想看到的东西,当然,我这里将用一种历时性的方式去阐释新闻专业主义一直以来受到的质疑,而不仅仅是很多同学所想的新媒体环境之下的一个危机性。ps:如果你只想到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被消解,那么你必须要重新审视你自己看待问题的全面性。】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再造与实践重塑 【新闻专业主义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形而上的理论部分与形而下的实践部分,所以我这里要分成两个部分对其进行分析和阐述,这样逻辑会更加清晰明了~】

解题第三步:拆分整体,局部进攻

其实前两步搭建起来之后,我们答题的整体框架就已经比较清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大框架一个一个拿出来进行小框架的搭建。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滥觞与概念内涵

⚠️ 这个部分就没有什么小框架搭建的必要啦,直接认认真真地把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发展以及概念内涵讲清楚就好啦~

(这一部分我就不赘述了,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我会将重点放在第二点和第三点~)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与解构

⚠️这一部分我将从新闻专业主义长久以来受到的质疑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它的解构两个体面来说,但是我采用的就是小标题的串联方法哦~所以即使我思考的时候是通过两个方面,但是我写出来的时候不用将思考的部分一并写下,只需要将思考后的答案按照一定的逻辑串联起来就行啦

1.理想式的乌托邦:新闻专业主义的神话建构 

⚠️主要从客观和独立两个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去批判

新闻生产是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记者或者新闻媒体在其自身的认知图示、价值预设以及媒介定位、编辑方针的影响下,难以做到新闻专业主义所强调的完全客观。正如赫伯特·甘斯所指出美国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含例如田园主义、个人主义等永恒价值。同时,布尔迪厄认为新闻场具有很强的他律性,在并非自主的新闻生产场域中,存在着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双重控制。新闻专业主义在此景观下,其客观性与独立性只能是一种理想式的乌托邦,并成为塔奇曼口中的策略性仪式

2.职业壁垒的垄断:精英制定的游戏规则

⚠️主要的批判点在于职业壁垒的建立使得信息传播范围被限制的同时垄断了公共话语资本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立促使新闻业形成一套专属的知识传授体系,包括如何采访、撰写以及分发新闻,以及职业规范,例如客观、公正、真实地不违背伦理地报道新闻等。以此,新闻业得以确立起自身的社会角色身份并与其他信息传播行业——广告、公关等——相区分。新闻从业者之间开始确认一种共同的职业身份、维持对职业团体的忠诚。但同时,这种新闻专业主义所建立的职业壁垒也导致信息传播范围为新闻从业者的视野所限,大量不被新闻生产者所选择的信息被排除在公众视野之外,并且垄断了公共信息传播的话语资本。

3.多元信息生产者:新闻业社会角色的模糊

⚠️主要的危机点在于职业壁垒的解构以及社会角色定位的模糊

互联网的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新闻从业者对于传播渠道的垄断和话语资本的独占,公众开始获得更多的传播权力。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交融的过程中,机器人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主体。由此,公共话语空间中出现了如同美国学者以色列所说的辫子新闻式的新闻传播景观,多元信息生产者不断分割专业新闻从业者的话语资本,模糊了新闻业通过新闻专业主义所建立的传播新闻的社会角色以及解构了新闻职业壁垒,从而不断消解新闻专业主义的存在价值。

4.后真相与社交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背离与记者理想破灭

⚠️两个方面:一是背离二是理想破灭,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这二者如何解构了新闻专业主义

后真相带来的是公众不再追求事实,真相在情感、价值面前不断下沉。2016美国总统大选后,CNN为了迎合公众对于特朗普通俄门的猜测,作出数篇虚假报道。在后真相的舆论景观中,为了追逐公众的情感态度而罔顾事实真相的行为使得西方新闻业背离其长久以来视为圭帛的新闻专业主义。并且,在新闻快速复制、转发的社交媒体时代,独家报道成为幻影,被新闻记者成名的想象不断破灭,致使其对于新闻业本身的认同感不断下降,瓦解了新闻专业主义所塑造的身份认同的同时,也破坏了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

前两个内容是新闻专业主义长久以来就一直受到的质疑和批判,后两个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新的危机~

我感觉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可能看不懂哈哈哈,没关系,我们这里稍微详细地说一下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些内容。

补充说明:

新闻专业主义本身在其生成的历史中,内在地包含了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理论形成的部分,即其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这是新闻专业主义形而上的层面,也是这样的一种信念、职业伦理、精神和态度,将新闻业和其他的信息传播行业,例如公关、广告等区分开来,成为了独立的职业,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也就是公平、客观、真实、准确地传播信息。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第一个层面,也是形而上的一个层面——社会角色的划定,职业合法性的赋予。

那么第二个层面呢,例如准确的事实核查、合格的写作技巧等专门知识、技能、操作过程和评判标准。这个就是实践的层面,是形而下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新闻实践规范,新闻从业者如何做到客观、如何保证新闻真实、如何做到公正报道,新闻专业主义在这个层面扮演的是一个教师规则的实践角色,告诉你应该如何去达到客观、公正、真实。

但是,新闻专业主义也同时带来了理想化的一个信仰,也就是客观性也好,独立性也好,本身就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这个就是我的第一个答案的来源——乌托邦的建立

其次,因为新闻专业主义建立起了新闻的职业壁垒,同时也垄断了新闻传播权,使得公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失去了话语权的同时,新闻业本身的精英视角以及报道范围的局限(就像是李普曼所认为的那样),使得大部分的信息都被隔绝在新闻生产之外,被排出出新闻选择的范围。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长期被诟病的一个方面。

那么三四点其实就很好理解了,新闻专业主义建立起了新闻的职业壁垒,但是现在多元化的新闻生产主体出现了,报道、发布新闻不再只是新闻从业者可以做的事了,那么也就是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合法性被质疑了,新闻业还有没有作为一个职业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新闻专业主义是不是仍然是信息发布者的规训?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将如何进行再定义?

并且,在后真相和社交媒体时代,大量新闻媒体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客观新闻学转向对话新闻学,客观性转向透明性,以及无规则的大量转发、复制导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度降低,这些都使得新闻专业主义所制定的规则以及构建起的职业共同体的信仰坍塌。

好啦,具体的内容就看我的论述吧~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再造与实践重塑

⚠️这一部分就像是我之前所说的,按照一个形而上的层面和形而下的层面去组织我的答案,主要就是理论如何再造以及实践规则重塑的方面。

1.定位与发展:阐释角色转向与多元生产内容的收编

⚠️这一部分的逻辑主要就是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所规定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以及内容生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啦~

面对多元化信息传播主体对于新闻职业壁垒和行业规则的消解,以及后真相时代下事实的沉默,新闻从业者应从原有新闻专业主义所构建的新闻从业者报道事实与分发新闻的信息传播角色转向在当前众声喧哗、情感为上的媒介环境中至关重要的阐释者角色。通过更多样的报道形式以及更深度的新闻内容承担起社会责任。或许正如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所强调的,新闻业更需要的是解释新闻的人。

此外,新闻专业主义还应适当改变其精英主义思维,收编多元话语,例如亚文化中的某些表情包、段子等。并且,利用公民新闻适当扩大为专业从业者视角所限的新闻报道范围,呈现更为广阔的信息世界,以弥补新闻专业主义所带来的新闻报道的局限视角。

2.人机共生:重构职业壁垒与情感加持

⚠️这一部分按照的逻辑是技术加持职业壁垒重构,以及新闻专业主义所要求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分离的一个内涵的延展~

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促使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被重新探讨。技术在新闻业的运用可以辅助新闻业重新建立起新的职业壁垒,例如数据新闻中的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短视频、视频直播中的流媒体技术的运用等。同时,机器人写作使得新闻从业者的情感价值得以更多的凸显,深度报道、调查新闻等涉及情感价值判断的报道领域将会吸引更多关注。新闻专业主义应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中不断吸纳新的职业要素,并且建立起针对人机共生景观下关于客观性与主观情感、新闻伦理、职业道德的新规范,不断延展、扩充自身的理论原则。

3.价值与伦理:再塑造的新闻专业主义

⚠️主要是从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两个方面去说哦~

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是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层面中所涉及的关于新闻生产的两大要素。新媒体环境中新闻选择的把关人角色不断向用户端位移。由此,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也不再被专业新闻从业者所垄断,而更多地转向在关系社会中用户所需要的社交、印象整饰等方面。并且,传统大众媒体环境中所形成的新闻伦理规范在新媒体环境中也不断受到质疑和重构,例如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媒体公布遇难者在社交媒体中自主发布的信息内容是否构成侵犯隐私,引起了当时学界业界的争议。据此,新闻专业主义中所涉及新闻选择、新闻伦理等方面的实践规范应立足于当下的媒体环境,适当进行内涵的外延和扩展,以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

99的最后叨叨念: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真的有好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啊!答案肯定没有办法一一尽述,比如后真相的舆论景观之下,真相的追求已为惘然,那以追求真相为本的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业)的存在合法性自然受到质疑!

而且答案中很多点都可以展开说,例如客观性的一个演变,这个就可以说上一篇,不,应该是N篇论文!所以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真的有非常非常!非常多想说的!奈何题目字数有限,很多点都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讨论。其实新闻专业主义你要把它说得很深,甚至可以从一些哲学的角度去讲,去讲它的一个悖论啊,去讲它本身为什么会出现,它是怎么被西方新闻界建构出来的,当时的整个历史背景是什么。然后包括后来也很多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探讨,可能被引用的最多的就是塔奇曼的《做新闻》吧。

唉~新闻专业主义真是个好东西~~

故,此篇答案也是我的一个即兴之作,也因为时间和字数问题未作更多的修改和增补,如果有机会,真想写论文啊!

我导肯定是看不到这篇推送了……

想搞课题,想写论文,想秃头……

对啦,我的答案肯定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毕竟我也是在不断学习的一个学子而已~

所以我也不会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真理的位置上~

可能有人想反驳我云云~

这里统一说明~

99不接受任何反驳~诸君能够受益则再好不过~

不能的话,就把批评的话留在心里吧~

99只想要一个可爱的温暖的只有脆皮鸭的中秋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