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想长大,而大人却想永远当个孩子 | 尼尔·波兹曼携《童年的消逝》祝你六一快乐!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在开始阅读推送之前,先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当你学习累了打开一局王者or吃鸡时,听到耳机中传来小孩子稚嫩的声音;或者你打开快手抖音打算看看视频放松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个个子矮矮还扎着红领巾的小朋友,熟练地喊出“老铁双击点赞666”;又或者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听到你身后的小女孩在和同伴讨论是兰蔻的小黑瓶好用还是雅诗兰黛的小棕瓶更佳……然后发出“果然还是作业布置少了”的感慨(以上均为某鱼的真实经历)

如果忽视这些孩子的外在形象,单看他们的言语论调、行为举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处处透露出成年人的老练,记忆中童年的天真烂漫似乎在他们身上渐渐消失。

假如你对这一现象感到好奇,那么就接着看下去吧,我们在六一儿童节当天研究一下《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是大名鼎鼎的媒介环境学派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一大著作,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同波兹曼的另一本著作《娱乐至死》一样,处于20世纪后期,此时,电视媒体强势崛起,印刷媒体的影响力受到冲击,电视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了解世界的首选媒介,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处配合涵化理论食用更佳)

波兹曼认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童年不断消逝。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述童年如何从一个不需要的存在发展为不可避免的存在,另一部分则是讲述童年如何在电视时代中消逝。

在波兹曼眼中,“童年”并不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产物。

在印刷媒介出现之前的中世纪,“童年”是并不存在的。在那时,识字是掌握在少数上层人物手中的特权,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主要通过口语而并非文字。当儿童成长至7岁左右时,已经具备相对完整的听说能力,能够理解成人的话语。儿童与成年人一样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接触同样的信息,儿童与成人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印刷术出现之后,是否识字成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更高成就、更高社会地位的一大关键因素,未成年人必须努力识字,才能获得知识与信息,才能成为“成人”。换句话说,印刷媒介成为成人与儿童二者间的区隔,将成人世界隔离在外,“童年”随之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需要进入专门的地方识字学习、接受教育,学校也就此诞生。伴随这一过程的,还有社会其它方面对于儿童的“特别对待”,家长越来越有意识地成为教育者及监护人的角色,家庭也成为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印刷时代,印刷媒介作为“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屏障,此时,儿童获取经验多来自于学校及家庭,儿童需要经受家庭、学校的教育,才能打破区隔,走向“成人世界”。而到了现代社会,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儿童获取信息更加容易,家庭与学校的信息控制权被电子媒介分走,改变了儿童接受信息的方法与环境。

印刷媒介需要时间进行解码与思考,不同的印刷产品在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千差万别,对读者的知识水平高低及阅读能力要求也不同。而电视这一媒介主要通过眼睛、耳朵两大感官来感知,重视的是听与看的能力,无论观看者的阅读能力如何,电视人人都能看。同时,电视转瞬即逝的画面以及斑斓的图像使得观看者无暇进行深入思考,只能被动感知接受电视传递的信息。在电视面前,成人与儿童、知识分子与大字不识的人并无差别。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儿童观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儿童“侵入”成年人世界的程度也就越深。波兹曼以“成人化的儿童”为例,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人与儿童间的界限逐渐消失,童年也随之消逝。

虽然《童年的消逝》创作于三十多年前电视文化主宰一切的美国,但对于电子媒介全面浸入日常生活的如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童年依旧在消逝。小学就拥有手机,对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来说已经是“标配”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孩子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明晰。

某手上数量众多的未成年妈妈,让青春蒙上晦暗色彩的校园暴力,令人唏嘘的未成年恶性事件……当儿童过早的暴露在成人世界中,造成的恶劣后果无不令人扼腕痛惜。

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生活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童年的消逝。波兹曼在书中没有提及如何阻止“童年的消逝”,而在电子媒介充斥整个生活的如今,面对电子媒介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抵御?这是每一个看完此书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线上交流成为人们分享信息的新方式。

人们从电视机前解放,进入了信息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世界。作为人中枢神经延伸的互联网打破了电视对于视觉听觉的垄断,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使人们更容易获取信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

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志同道合的人彼此吸引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圈子,在这些小圈子当中,人们可以探讨、创作、交流,亚文化在这个自由的空间蓬勃发展。

互联网融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于一体,在互联网上,信息可以顺着人们的关系网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席卷全网的热潮形成过程中,迷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迷因是指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者风格,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特性。它是我们创造的信息、观念、思想和文化的总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看的集合体。它像基因一样,不断的在求生,不断的在散播自己,在追求自己的复制。

面对成人世界无休止的生活压力,许多人怀念童年的纯真美好,在第一个人发出“我还是个宝宝”的感慨之后,其社交圈里的其他人感同身受,也开始自称宝宝,试图获得心理慰藉。这种说法顺着人们的社交网络不断传播,在基于行为模仿的迷因机制作用下,“我还是个宝宝”迅速流行,成人竞相争做宝宝,想要回归到无忧无虑的童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成人的消逝”吧。

这里是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

如果喜欢的话一定要「星标」我们呀

  ABOUT US  

欢迎大家在微博找我们玩

@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

👀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