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骅(自由撰稿人),朱刚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前言 一、萌芽阶段:二十世纪以前(1856-1900) 中国人移居印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943年,在阿拉伯游历家马苏提(Al-Mas'udi)所著的《黄金草原》(Les Prairies d’or)一书中,他在途经印尼苏门答腊东南部沿海地区时发现有很多躲避当时黄巢战乱的中国人从事耕作。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时期,有不少中国人被卖至印尼充当苦力。十九世纪清末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很多人远渡重洋来到印尼寻找新生活,这批新移民与当地土生的华人社会形成了明显的区分。与新移民不同,这些土生印尼华人不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和创作,他们使用的是华人马来语(Melayu Tionghoa) 。这种语言是侨生的习惯用语,混合了马来语、印尼方言、荷兰语、英语和福建方言等多种语言。后普及到各个阶层,变成了共同使用的语言,被称为初级马来语(Melayu Rendah) 或市场马来语(Melayu Pasar)。这种语言在十九世纪普遍活跃于印尼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 《白蛇传》译本,1883年 《双凤奇缘》译本,1894年 《至圣孔夫子》,1897年 二、曲折的发展:二十世纪(1900-1999) 1. 第一次发展时期(1900-1945) 马来语版《新报》与华文版《新报》 李云英译《三国》封面,1912年 《剑侠》的各种封面,1931年 《薛仁贵征东》译本,1910年 2. 战后第二次发展时期(1945-1965) 1945年八月革命之后,印尼宣告独立。印尼政府实行新的文化政策,现代印尼语教育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中国文学作品译本也从华人马来语逐渐转变成现代印尼语版本。得益于二三十年代开始风靡印尼的武侠小说潮流,许多当地的报纸刊物为了提高销量,往往也会刊登一些中国武侠小说译本或是土生华人原创的武侠小说作品。 《江湖三女侠》口袋书,共20册 《草原英雄传》第一册,1958年 《神雕侠侣》译本,1963年 ![]() 《阿Q正传》译本,1961年 3. 冰冻时期(1965-1999) 《水浒传》,1987年 ![]() 《红楼梦》插图简译本全三册,1993年 三、百花齐放:新世纪(2000至今) ![]() 《孙子兵法》汉印对照本,2016年 《道德经》,2019年 ![]() 中国青春言情小说也开始走上印尼读者的书架,印尼penerbit haru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桐华的《最美的时光》(Best Time)、惜之的《灰姑娘的眼泪》(Because of You)和八月长安的《被偷走的那五年》(The Stolen Years)等。 《被偷走的那五年》,2016年 结语 参考文献 1.廖建裕主编. 张蔚 肖莉娴等译 《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一册,生活文化基金会出版,2019 2.廖建裕 Leo Suryadianta 《金庸武侠小说在印尼》,2007。检自https:///zh-tw/kEKD8gy.html#.XyOtzSgzbIk 3.吴奕锜.《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述略》,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Roger Yu. 华侨史探——印尼早期华人报业先驱及影响》,2019。检自https://www./2019/03/14/12541/ 5.Cendrawaty Tjong.《印尼侨生马来语文学之谈》,Jurnal LINGUA CULTURA Vol.1 No.2 November 2007 6.张桃.《印尼华人马来语戏剧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第2期 7.林万里.《谈鲁迅短篇小说的印尼语译本》,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二期 8.Doris Jedamski (2005), Translation in the Malay World. Different Communities, Different Agendas, St.Jerome Publishing. 9.Tom Hoogervorst (2019), THE “KWEE COLLECTION” AT THE FISHER LIBRARY (UNIVERSITY OF SYDNEY) An annotated list of Chinese-Malay publication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