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科普| 冬病夏治,正当时!

 用户08204546 2021-05-1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万物竞长,阳气生发的时节,养生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因时而养。

01、静养身心,戒焦躁

夏属火,与心相应。在炎炎夏季,心火容易扰动,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有云:“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中医认为“心主夏”,故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重。

夏季气温高,很多人易出现头痛、失眠、焦躁、精神萎靡等症状。患有心肌缺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夏季更要关注养心,要做到“戒怒戒躁”,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心情舒畅。

除了调整心态,也可选择一些清心降火、养心安神的药食同源品食用,如菊花、金银花、大枣、莲子、百合、冬瓜、苦瓜、西瓜等。

02、养身护体,睡午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天黑得晚、亮得早,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但这里的“晚睡”不是熬夜,应尽量在23:00前入睡。

此时,充足的午睡也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午休可以为身体“充电”,长期坚持午休可生发心气、养神护体。午休时间最好保持30分钟左右,以保证下午精力满满。

03、以热制热,更消暑

心主表,肾主里。夏季伏阴在内,心旺肾衰、外热内寒。西瓜、绿豆汤、酸梅汤,为消暑佳品,但不宜冰镇,冷食多吃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以热制热”当为解暑妙法。夏季常饮热茶(65℃以下),可以温煦脏腑,扩张毛细血管,使人发轻汗,暑热自然可解。

04、手指梳头,防中风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经常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此外,梳头还能有效预防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疾病。

梳头方法:五指张开成虎爪状,从前额发际开始,用指腹慢慢向后梳理至后脑勺,重复动作3~5分钟即可。

05、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夏季为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

春夏不养阳,秋冬养阴则无根,夏季把“阳”养好了,才不会「秋后算账」、「冬病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