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研笔记(038):华兰生物投资价值分析 首发于公众号:投资路上的追梦人,写于21年4月17日, $...

 tommyj88 2021-05-19

首发于公众号:投资路上的追梦人,写于21年4月17日,


一、公司基本情况

1.1公司信息

成立时间:1992-03-30

公司所在地:河南省新乡市

业务简介:略

业务结构:疫苗:48.19%;人血白蛋白:19.05%;静注丙球:16.41%;其他血液制品:16.13%;其他:0.22%

1.2证券信息

上市时间:2004-06-25

申万行业:生物制品Ⅱ

市值:736.68亿元(2021.05.17收盘价)

1.3股本股东

实际控制人:安康(持有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比例:45.19%)

前十大股东比例

机构持仓

北上资金

华兰疫苗股权结构

1.4管理层

1.5分红与增发

1.6关注点

①创始人及控股股东安康,目前已经七十几岁,还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关键型岗位,未来公司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会交给谁?是女儿安又琪么还是采用职业经理人?

②管理团队都持有股份,薪酬相比其他血制品和疫苗企业高管都要低上不少(是因为身处河南的原因吗?),且保持稳定增长不多,收益大头主要来自股份的增加;

③管理团队中,除财务总监外,都是生化类专业的,专业度高;

④上市以来,融资6个多亿,但分红将近30亿,妥妥的现金牛呀;

⑤大股东从上市至今没有做过减持,管理层也仅在19~20年做小比例减持;

二、财务数据

①有成长事实,过去五年收入CAGR26.94%,归母净利润增速21.46%;

②连续九年ROE高于15%,连续三年ROE高于20%,20年ROE超过25%;

③疫苗企业和血制品企业,都有应收账款高,收现比/净现比差的情况;

④现金充沛,账面上有将近40亿的类现金,大部分拿去理财,计入投资收益,故财务费率有时候是正数;

三、业务拆分

3.1各业务收入

3.2各业务增速

3.3各业务占比

3.4各业务毛利率

3.5关注点

①目前收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血制品业务和疫苗业务,占比对半开;

②血制品业务,主要包含人血白蛋白、静丙以及其他(主要指的是特免及因子类)增幅较小,17年15.97亿,3年时间才增长到17.81亿,增幅不足2亿;

③因子类血制品,15~18年增长较快(同期总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19~20年也基本无增长,血制品整体收入增长乏力;

④疫苗业务,没有新品种推出,11~1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18~20年因流感疫苗上市(2017 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一票制实施导致低开转高开),收入重回上升期,是同期整体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

⑤血制品业务19年增速不足10%,20年因疫情原因同比下降,叠加这几年因为原材料成本(营养费)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该块业务未来的业绩贡献会如何?

⑥疫苗业务,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其中三年增速在100%以上,距离天花板还有多远?是否有其他品种可以成为未来增长的动力?

四、血制品业务

A股共有多家血制品上市企业,相关指标分析可以查看历史文章

血制品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上篇)

血制品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中篇)

血制品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下篇)

4.1 2020年情况回顾

①血制品业务收入25.91亿,同比下降1.99%,毛利率57.12%,与去年基本持平;

②净利润9.19亿,净利润率35.46%,19年净利率37.58%,同比有所下降,毛利率和销售费率变化不大,主要应该是来自于管理费率和研发费率的增加;

③毛利率57.12%,去19年基本持平,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87%,销售费率保持稳定,净利率的下降应该是由管理费率(股权激励)和研发费率增加导致

③20年因疫情停采一个半月,最终全年采浆量与19年持平,同年全国采浆量8300吨下降8%,对比来看华兰做的还是不错;

4.2  21年增长驱动

①目前国内血制品缺口依然存在,公司目前白蛋白和静丙的库存相比19年底大幅减少,关键还是在于供应端;

②血制品最核心的就是采浆量(浆站*单站采浆量)、单吨血浆平均产出(品种数量及中标价格);

采浆量,19年基数低,预计21年可以有10%以上的增长(不会超过20%),提升动力来自于18及19年新建浆站采浆量达到平均水平,另外就是其他成熟浆站采浆量缓慢提升;

浆站,目前没有明确可以增加的,但有潜在可能,华兰的浆站主要在重庆(15个)、河南(5个)及广西,其中重庆和河南是华兰独家,如果这两个省市未来开放新设采浆站(河南相对开浆站的可能性更大,浆站密度较低),那华兰的机会是最大的(地方政府一般会优先批给在当地原先就有浆站的公司,处于安全性、规模等考虑)。如果未来每年可以获批1~2个,采浆量可以有4%~8%的增长;

品种方面,母公司(华兰河南)的品种是比较全的,但此前华兰重庆是不能生产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 复合物,根据20年年报信息,目前已完成临床研究并已申报生产。品种的增加是可以提高血浆利用率,可以增加吨浆产出的,华兰重庆原先毛利率50多一点,相比母公司的毛利率略低

价格方面,像核心品种人血白蛋白和静丙,这几年的中标价格都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持续增长。20年因为疫情海外采浆量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血白蛋白的进口量,如果供需进一步失衡,可能会有一定的涨价预期,但是最终对生产企业来说,利润增厚的幅度可能并没那么大;

4.3 业绩与市值估算(略)

五、疫苗业务(华兰疫苗、持股75%)

疫苗行业历史文章:

疫苗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上篇)

疫苗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中篇)

疫苗行业的学习与研究(下篇)

公司疫苗产品包括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 母,10ug)、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品种。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品种没有优势,另一方面流感疫苗产能不足市场空间大,所以其他品种基本已经不产,生产的都是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

5.1 华兰疫苗财务数据

5.2 流感疫苗

(1)批签发数据

(2)行业概况

①2018年,全球流感疫苗销售额约157亿(GSK、赛诺菲和阿斯利康),19年约170亿,目前只有赛诺菲在国内有3价疫苗的批签发数据;

②以批签发计算产值,合计约54亿,3价规模约8.75亿(其中儿童(6个月~3岁)约3亿),4价约40亿,3价鼻喷疫苗4.67亿;

③从批签发数量变化来看,大趋势是4价替代3价,对于企业来说,4价疫苗的单价和毛利率都更高,像华兰和长春生物所都减少了3价的批签发;

④20年4价疫苗目前有五家公司获批生产,21年上海所获批,此外还有三家企业处于三期临床,预计3年后可以上市,届时将有9家企业分这块大蛋糕;

(3)行业潜在空间

①量

20年批签发按人份为5256万支,假设全部都使用,整体渗透率约3.75%,根据美国CDC数据,美国全年龄综合接种率为50%左右(其中儿童与 65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分别为 63.8%和 69.8%),当然这个和美国是免费接种有关系;

悲观预测,渗透率5%,接种数量0.7亿支;

中性预测,渗透率10%,接种数量1.4亿支;(根据券商报告,不同的测算方法,最终下来比较中性的预估就是10%左右的渗透率)

乐观预测,渗透率15%,接种数量2.1亿支;

②价

20年的中标价平均120元左右,但如果是政府采购用于免费接种,价格估计在60元左右;平均单价取决于行业供给的数量以及政府集中采购的占比;

③规模

渗透率5%,单价110元,则空间77亿;

渗透率10%,政府集中采购占比提升+竞争加剧,平均价格下降至80元,则空间112亿

渗透率15%,价格下降至60元,则空间126亿元

(4)市占率

前提假设:三年内仅5家企业参与4价疫苗的竞争

①悲观预测,五家企业平分市场,每家20%,未来3年收入增长有限

②中性预测,华兰因为产能优势,占据40%份额,未来有至少一倍的增长空间

③乐观预测,华兰保持20年的份额60%

(5)产能情况

①20年产能3000万支,实际生产仅2~10月,实际产能为2250万支;

②目前在建产能3000万支,21年可以投产一小部分,预计22年才能全部投产,22年主要还是靠原有生产线,加班加点的话,按照高管的说法21年争取增加50~60%的产量;

③单独拆分上市,融资用于流感疫苗扩产,扩产至年1亿支,估计也得23~25年才会陆续投放;

5.3 新品种及在研管线

①儿童四价流感疫苗获批有助于进一步蚕食3价的市场空间,但流感疫苗本身目前的产能就不够;

②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这两个疫苗市场都比较成熟,即使生产,预计销量也不会特别高

③二价流脑结合疫苗、组分百白破、Hib 疫苗等品种处于临床Ⅰ~Ⅲ期,3年内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不大;

④新冠疫苗,目前进度相比其他几家慢了很多,3年内对公司的业绩也很难有大的贡献;

5.4 业绩与市值估算(略)

六、生物类似药(华兰基因,参股40%,略过)

七、成长逻辑

7.1短期(1~3年)逻辑

血制品业务:采浆站数量不论是否增加,对于短期内的业绩提升帮助不大,采浆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现有采浆站提升单站采浆量,此外华兰重庆公司获批生产八因子和PPC,可以增厚每吨产出;

疫苗业务:2年内流感疫苗产能可以翻倍,重点关注市场需求量是否可以同步增长,即提升的产能是否可以最大可能的转化为销量;

7.2中期(3~5年)逻辑

血制品业务:3年后华兰的单站采浆量和吨产出都将达到同行优秀水平,继续提升的可能性及幅度都会很小,重点需要关注新采浆站的开设情况,或者是否会通过并购增加,如果采浆站不提升,该块业务的增长将很小(0~5%),成为现金牛业务;

疫苗业务:根据华兰疫苗招股书,将募投资资金用于扩建流感疫苗产能到年1亿支,加上其他厂家的产能,大概率会超过国内的需求量,那重点就看是否可以将疫苗相对低价销售给海外发展中国家(此前和海外非公益性组织有过合作记录)

7.3长期(5年后)逻辑

血制品业务:长期来看,该块业就是提供现金的,低投入高产出,可以用来反哺其他业务的发展;

疫苗业务:重点是是否可以研发出其他大品种疫苗;

其他业务:生物类似药(单抗)或是否可以孵化出其他业务板块,成为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

八、整体市值估算

个人对估值的理解记录在公众号,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公众号:投资路上的追梦人

九、风险因素

9.1行业性风险

血制品和疫苗,都是对于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产品,不论是公司自身还是同行,如果出现产品安全性问题,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短期的负面影响;

9.2实控人和管理层变更风险

创始人(兼董事长、总经理、实控人)安康先生目前已72岁高龄,如果未来管理权和经营权转移,是否会对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影响,比如从相对保守到激进?

9.3流感疫苗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流感疫苗的产能是欠缺的,后期华兰和其他厂家都扩产,可能存在产能无法完全转化为销量的风险,或者因免费接种比例增加,价格大幅下降,量增价减,销售额不增长的情况;此外,3年后预计将有9家厂家生产流感疫苗,疫苗的同质化高,市占率有下降风险;

9.4华兰疫苗分拆风险

华兰疫苗分拆后,华兰生物对其的持股比例将从75%减少到68%,归母净利润比例将减少,对于华兰生物的中小股东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利益是变相损失的;此外,华兰疫苗作为现在华兰生物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分拆上市后,华兰生物仅剩血制品业务,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会下降,市场对其会重新估值,PE会降低;

9.5采浆量减少风险

捐献血浆年龄要求是18~55岁,随着老龄化到来,适龄的人数会出现减少,同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也会影响捐献人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