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估值的那点事,兼答球友问

 墨子语 2021-05-19

最完美的估值方法是未来现金流折现法,不过无论是未来现金流还是折现率都具备主观性。MBA的知识从本质上来讲是辅助估值的功能。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投资者全方位的认识公司的经营情况,从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公司文化等方面为公司估值提供基础。

那么金融学上一些估值方法如PE、PEG、托宾Q等和DCF是个啥关系呢?其本质是DCF的变种和简化。如PE就是静态的投资回收期,这个东西和无风险利率一比较,就可以直观的从静态看,一家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PEG相对更科学一些,融入了未来的增长预期;托宾Q应用于市场总体估值水平的分析相对更科学些。

股票的价格还受到大众情绪和主流资金的态度影响,很多时候,股票价格还存在系统性定价偏差,这个系统性定价偏差就是能影响价格的主流资金和投资(投机者)的态度,典型如市场的炒新股现象。投资者在使用均值回归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时,应该特别注意要将系统性定价偏差纳入考量范畴。

所以,我们讲估值,首先要讲我们的分析和估值放到具体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一般而言,这个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周期比较长,如果不能将自身纳入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分析公司,对公司进行估值,则容易陷入教条主义陷阱,目前市场最典型的失败案例是云蒙、董宝珍等投资者这几年投资银行股收益不佳的案例。关于银行股的为啥自2008年以后逐波下行的问题,以前文章多有论述,不再累述。

昨天看到有投资者评价董宝珍的低市盈率投资方法时举了个例子,我觉得比较形象。但这位投资者显然也没看到事务的本质。这位投资者说,成长股投资和银行股等低PE投资就像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其结论是显然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更具投资价值。我觉得这个比喻虽然形象,但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有可能成长为问题青年,这些看似前途无量的青少年成年后也可能成为噩梦。以上关于银行股投资的例子就是这些投资者典型对估值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教条主义,不知融会贯通使用估值方法。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投资成长股同时也面临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的问题,这就要我们去识别判断。而识别判断对投资者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即使判断你身边的孩子是否会成为问题少年都是很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千里之外的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合理可行的替代方案是对未来3年进行判断估值,这个判断估值在将未来3年的无风险收益率纳入考量范畴后,预留点安全边际,基本上可以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但问题是,市场上的投资者一天不涨都难受,谁能忍受用年来衡量投资业绩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