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站桩,我验证了薛颠的混元桩理念!水产师兄体悟四则

 tjboyue 2021-05-21

一则  我验证了薛颠的混元桩理念

       前几天在一个一篇文章里看到薛颠关于混元桩的要求,说以丹田为核心的随着呼吸的开合,形成丹田的开合,吸气丹田内收,呼吸身体向四周膨胀,大概意思就是这样,晨练依次开始无极、混元、三体式,在站混元时,站着突然想起薛颠的那番话,按照那个意思,结合自己所学,着实非常舒服,实际跟我平时站桩没啥本质的区别,我平时站混元桩时多了松沉,没有刻意的关注丹田,只是做好顺腹式呼吸就行了,做好顺腹式呼吸其实就是在培养丹田的充盈,而薛颠以丹田为中心的思路跟刘老师的结构锻炼在理念上是一样的,我认为说膨胀倒不如说是从里到外的撑,这个撑受呼吸深度的影响,也受意念的影响,松沉越狠,撑劲越大,筋骨锻炼的价值就越大,这大概就是老师说的紧桩,紧桩与松桩可能一念之差,其结果相差很远,一个以养气为主,一个以劲为主,说这么多桩不管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不在乎上述两种,我们在站桩可以读读前人,有时会突然发现原来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二则  桩功修炼的程序问题

       桩是个宝,只有自己才知道,随着站桩的深入,不断有新的体会出来,其实并不稀奇,因为松是无止境的,而松后的变化也是层出不穷的,有的人断断续续,有的人凭一时热情,都是不可取的。桩是积累,连慢火都不是,是文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不断,才有希望!

       越来越感到桩的深奥,越发使我不断的探索,有时会反思,为什么开始要站无极桩?什么叫修正身法?无极桩的意义何在?

       一般的人喜欢从混元桩开始,说明混元桩的魅力,为什么不建议从混元桩入手?混元桩到底求的是什么?什么叫换劲?六面力,五张弓?混元桩的关键是什么?如何理解间架结构?混元桩能站出整劲吗?混元桩的整体感是什么?一系列的反问,需要不断的学习

       都说三体式好,好在哪里?三体式的优越性是什么?为什么说三体式能站出整劲?怎样理解老师的喂劲?如何看待24校法?整劲是什么?三体式有更高的层次吗?

       饭要一口口吃,问题要一个一个的克服,这些都迈过去了,你才能享受桩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拳带给你的是动感,是自信,而桩或许能触动你灵魂,开悟,思维!

00:25

00:25

03:30 / 03:30

三则  混元桩的思考

       以前我说的比较多的是六面力,看似多么神秘,多么有难度,有人推崇六面力,在六面力大做文章,无可厚非,桩的深度不可测,有人这样练一点问题都没有,并且大有前途,今天我说说另一种前景,不说六面力,说五张弓,弓大家都知道,既然是弓就要有弹性,弹性来自哪里?关键在哪里?

弹性来自从里到外的撑,两腿的撑,两手的撑,身体的上下撑,撑可以微撑,可以稍加意,用点力撑狠点,此刻要随着腹式呼吸一起开合,一站就可以撑了吗?绝对不是,关键点要两腿先撑,两腿的撑离不开力沉脚跟,只有沉到脚底,切沉的越彻底越好,沉得越好撑劲越大,对弓的促成越有利

      这样说一切的根源还是要松下来,沉下去,有时我们不得不再回到无极桩,在无极桩重温沉带来的两胯根的互撑,这种撑带来的的胯松,胯开,进而裆劲的自然而然的产生,我看网上介绍胯松的文章不少,足以说明胯松裆圆的重要性,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更加促使我们重视站桩

        混元桩的两手的弓一开始很难有感觉,难点要克服肩酸,肩疼,肩松,肩包括肩,肩甲,都松了,两手才能撑起来,因为此刻两手的撑是来自两腿的撑,他们是一对力,上下呼应,肩松劲出,肩松了,劲才能达到两手,经常站,两手似乎悬空,感觉不到累,有种收获感,自信感,对身体好处很多

躯干的弓来自脊椎,头领,能够做到力沉,骨撑肉降就行

       五张弓是比喻,什么六面力都是在锻炼我们筋腱,筋骨,是我们的筋腱更有弹性,筋骨更强,更协调,混元桩不要指望练出整劲,练出整体感没问题,因为混元桩不具备力学结构,不能形成多钟力学结构,尽管有六面力的说法,站来站去还是圆,不能想三体式那样形成多钟力学三角形式

       我说的是从力,劲的角度。混元桩是母桩,是最有看头,站的最舒服,当然也不好站,有的人站几年,一无所获跟正常,有的人越站越享受也是自然,任何事都有内在的规律,我们只有掌握它,才能驾驭它,为我们服务!

四则  五行拳

       当初学习五行拳,就是为了借鉴一下五行拳的发力,因为内家拳都是相通的,练了五行拳肯定有益于太极拳水平的提高。然而后来发现,太极拳几百个式子所能练出来的东西,五行拳五个动作,也能练出来。最后迷上了五行拳,反客为主了。由于一直在练五行拳,好久没有打太极拳了,想着肯定生疏了,事实不是,今天兴致来了,打了一遍太极拳,发现太极拳的水平竟然提高了许多。跟只渡有缘聊,他说练形意五行拳,不耽误太极拳的功夫;练太极拳套路,不光是太极拳的功夫,什么功夫都耽误了。深以为然!我把晨练体会总结几条供大家参考

       1.气息与招式的结合,拳架不主张主动呼吸,以自然呼吸为好,不去想怎么配合呼吸,随着练拳不断的深入,自然而然的与招式衔接是可以的,具体比较复杂,我认为是心意跟着招式走,跟招式的快慢有关,发力有力,明显的感觉是气息在不断的跟着招式的变化,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呼吸到嗓子(呼吸及忡?一时想不起),嗓子有点累,这种呼吸的方式是与下丹田一起配合招式的运行,丹田的鼓荡参与感更强烈一些,大家不一定模仿,练到一定时候自然的用到气息

        2.整个套路没有发力,在处理发力动作是采用慢发力,意思到就行,有多次出现令我惊讶的内气鼓动,我想这些得益于我也经常站桩

       3.松沉始终伴随着套路,只有随意性的松沉,拳架的中正才能一直保证,劲力源源不断,这个多模仿

       4.劲不断,以前也说过,但真正男子汉做到确实不易,发力后的小细节链接,虚实与松沉的结合,心意与形的默契度,做到开始了,停不了,欲罢不能

      5.体会二挣力,进而体会阴阳,二挣力在太极拳中同样重要,发力的对称,定势的松沉都有,不去想阴阳,并不是太极拳不存在,相反阴阳是太极拳高级阶段的体现,前后左右,上下,既要形有,又要心意的有

        一点体会,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介绍】

  水产招待所,河南郑州人,早期读者群成员,远程课程学员,第一期会员。第二期整劲班学员,第二期五行拳班学员。话说老哥为人热心,跟刘老师学桩之后受益很大,在群里最为活跃,帮助了不少群友。是读者群的名人。

  编者按:水产师兄五行拳面授回去七个月,尽管忙于俗务没能好好训练,但进步依然非常显著!方向和方法都对了,稍微努点力,就看得见成效!目前早期的整劲班学员都陆续参加了五行拳面授,也在默默的苦练五行拳,刘老师指路,大家勤快的练习,可见不久的将来必有一批内劲初成的学员出来。老道师兄,守阳师兄,容师姐等等,劈拳崩拳的明劲也接近成功,有机会给大家分享分享。想练出真功夫,找对老师很重要,能让你成就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希望越来越多的武痴聚集到这里,或养生,或技击,我们一起探索内劲奥秘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