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了想

 小赵作文 2021-05-21

学校请片区法律顾问来进行法治讲座。这位律师开口第一句话变让我一颤:“我们老师总是用教学的思维来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实如此,我在生活中真的是有明显的感受。教育孩子,便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用教育学生的思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犯错还不知悔改。

   

这位法律顾问从发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事件出发,逐一剖析老师们在面临这些问题时的心态和处理方式的失当。说是如一缕春风,真的不为过,简单的一个跨界的思维处理模式,在这里瞬间成为了让我频频点头的金玉良言。

   

一个毅然决定辞职的老同学对我说:“既然每个人最后都会被这个社会贴上标签,那我选择贴世界级企业的标签。”这是个人的选择,无需评价。用他的话来说,选择这个企业,并不是说他的世界级品牌能给我贴多少金,而是这个企业的活力和开放的文化吸引了我,我不喜欢一潭死水的生活。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以捕鱼为生的挪威人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沙丁鱼还没有等运回到岸上,就口吐白沫,肚皮朝天了。后来渔民们在放沙丁鱼的槽中放了几条鲇鱼,结果,沙丁鱼都活着上了岸上。原来,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鲇鱼后,鲇鱼就会不断的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威胁下,沙丁鱼拼命的游动,激发了活力,从而活了下来。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思维一定是开放的,发散的。

   

而教师这个职业,从象牙塔走进象牙塔,我们都很难去想象外面的血雨腥风。所以,思维窄化就成了很多教书多年的职业印记,尤其是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老师。

如果主动放进几条鲇鱼,把自己置于挑战的环境中,也许就能有效避免思维的窄化,可那会是一条多么辛苦的路呀!看吧,说了半天绕回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