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及儒教之精典概念

 道就是爱 2021-05-22

最高神:天,也称天尊、昊天上帝、苍天。

郊祀:儒教祭祀上天的活动仪式,由君王带领王公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

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昊天上帝只有皇帝与大臣可以祭奠,且只能由皇帝主持祭祀。

祭社稷:儒教祭祀的一种,“社”代表土地神,实际象征国土;“稷”为谷神,也即农业之神。至周代,社稷神成为仅次于昊天上帝的重要神祇,祭社稷也成为国之大典。

雩祀:儒教祈雨的祭祀。汉末经学家郑玄解释道:“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释奠礼:儒教祭祀“君师”之礼,多在学校举行,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

一种,往往皇帝亲临或派钦差前往。

五祀:儒教祭祀的五种神祇,包括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也有说还包括井神、宅神,版本不一。

神道设教:即宗教,源于《易经》“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意思是用神道教育民众,民众容易接受和服从。《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所与你的,就是人之禀赋,也即人之天性;天性即人性,人性即天性,合乎人性即为道,违背人性即非道;坚守光明正大的本性,择善而秉持,守住性,把住道,修成教,则为天人合一也。

十三经:是儒教十三部经书的合称,包括《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儒藏:是儒家著作之总汇,是聚集古代儒家著作的大百科全书,与道教之道藏、佛教之藏经相应。北京大学《儒藏》工程使中国拥有一部最齐备和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之总汇,全集约 10 亿字。

圣人:是儒教昊天上帝的使者,孔子即为“圣人”,而皇帝作为天之子,位居圣人之上,称为“圣上”。东汉时期,孔子成为与社稷神同等的国家公神。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昊天上帝同等级别的“大祀”。

从祀:唐代开始设立“从祀”制度,让优秀儒者陪同孔子享受祭祀。其中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孔子的直传弟子们;最后是“先儒”,孔弟子后最优秀的儒者。历代儒者,皆把死后能进入孔庙作为最高荣誉。

百神:儒教祭祀之众神,包括天上星星、地上山河湖海、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以及对人有益或与人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还包括著名人物,每个神都有品级、爵位,并载入国家祀典。没有纳入祀典的,称为“淫祀”,儒教认为“淫祀无福”。

儒教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同时也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各级官员同时也执行儒教的职能。皇帝既是“天子”,也是儒教最高官位“圣上”,在最隆重的祭天大典上,担任主祭。皇帝以下各级官员,依各自不同品级,担任不同的祭祀任务。

三辰旗:是儒教的标志,即日月星辰旗,日月星谓之三辰,象征天、昊天上帝、天道,代表天之光明照临天下,是自舜帝以来最尊贵的标志。

儒礼:儒教认为,“礼”是实现“仁”的基本途径,对行礼的服制、道具、仪式、过程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包括有冠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

养生功法:儒教养生功法包括十大法要:守中、守一、守仁、存诚、养气、格物、修止、修静、修定、修观、修息、至命。

生死观:儒教认为,一个人若成就了绝对的善,这个人就永远存在于天地之间,不会再有死亡。《尚书·泰誓》中曰:“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政事观:儒教主张“内圣外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总纲,强调“大一统”、“尊王攘夷”、“为政以德”、“仁政爱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追求“天下大同”之理想。

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所谓“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孟子发展为“仁义”,提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孝悌:孝,是指上对父母之爱;悌,是指下对兄弟姊妹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论语》曰:“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

浩然之气:是孟子所说的天地之气,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包括“明道”和“积义”两个方面,凝聚了正义和道德由然而生,是不能靠伪善获取的。

慎独:是一种修身境界。意思是说,在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中庸:儒家把“中庸”看成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宋代大儒朱熹把它与《论语》、《大学》、《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通俗的解释就是,去两端,取中间;朱熹之师程颐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自注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正名:就是名实相符,在其位谋其政,是什么角色,就要做好那个角色的事。《管子·正第》曰:“守慎正名,伪诈自止”。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君子:先秦君子过去泛指贵族男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其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系指有德性者。《论语》中讲到了许多君子应具的品格。

性善: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而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荀子主张性恶论,告子主张无善无不善,与孟子观点相异。李斯、韩非子依荀子之说成就了法家,王阳明依告子之说成就了心学。

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孟子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三不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有人评价孔子之后王阳明可算一个,曾国藩可算半个。王阳明故居楹联曰:“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后世对曾国藩评价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作者以为,历史上达到三不朽者岂仅于此,如伊尹、姜子牙、周公、诸子百家、及至毛泽东等,数不胜数。

反求诸己:《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后来王阳明将其用于心学,认为反求诸己与致良知相类。

君子不器: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思是,作为从政者,不能局限于一技之长,而要悟道明道,通观全局,领导全局,具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天人感应:是儒教的神学术语,其思想源于《尚书》,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援引孔子《春秋》而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子若违背天意行不仁不义之事,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理学:儒学的一个学派。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

为理学,又名为新儒学、道学。理学是融合释、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认为“理”是永恒的,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并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理学兴起于北宋,代表人物有邵雍、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其大成。朱熹由此被称为朱子,享孔庙从祀。

心学:儒学的一个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儒学心性派孟子、告子,而北宋程颢受陈抟老祖再传弟子周敦颐之影响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与朱熹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至明朝,陈白沙继承研究,尤其是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成为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并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主旨。他认为,良知是道德意识、自我的“心之本体”,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即是破除“心中贼”,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拯救个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天人合一:也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人道在六爻中位于中间的三四两爻,所以不三不四就是骂人了。后来,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认为人和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并引申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说,后来的宋明理学、心学所提“存天理、灭人欲”即源于此。

格物致知:《礼记·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被列为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组成的八目之首,可见它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物是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把自己已知的加以推广,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反对朱熹格物致知解说,认为知和行没有先后之分,应为知行合一,因而提倡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儒家关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儒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认为,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他提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成为古代君子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和睦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求同存异。只有和而不同,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意为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相结合。其最早出自道家《庄子》“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后被儒家所继承。“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追求圣人境界;“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事功。“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历来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王攘夷: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霸主,但他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战争而大获赞赏。朱熹赞曰“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儒教将尊王攘夷作为教义之一。后来尊王攘夷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