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瓦剌鞑靼,永乐帝也曾惨遭失败,明英宗或许败得不冤

 老张聊史 2021-05-22

洪武朝八次北征最后一次是1396年,过了11年因为朱棣使臣出使蒙古被杀,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鞑靼阿鲁台,是由第一功臣淇国公邱福,加上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五人帅军北征。这里邱福是太子太师掌管京营,他带的骑兵就是京营骑兵。郑信是大同总兵,其他几人是宣府,辽东总兵都是带本部骑兵跟邱福京营骑兵汇合然后北进。

一战就被鞑靼阿鲁台团灭,这里就能看出明军精锐战斗力并不强。永乐后面几次亲征都是二十万军队二十万民夫出征,毫无机动性。特别是永乐二十年三月第三次北征,三月初北京出发几天后走到鸡鸣驿听说阿鲁台攻克兴和杀都指挥使,然后整个军队在宣府待到五月端午节以后,前两次北征都是北京出发十多天走到兴和然后阅兵,再然后就北进了。这只能说明永乐对分裂内战的蒙古部落是越打越谨慎了,这恰恰因为明军战斗力不行。

明英宗在土木堡败了,问题是土木堡换成宣德、永乐一样完蛋。永乐八年第一功臣淇国公邱福加上四个侯爵北征阿鲁台,结果被团灭。这时候鞑靼阿鲁台还在与也先的爷爷,瓦剌马哈木开战。第一次永乐北征才三年就封阿鲁台宁和王,永乐二十年三月第三次北征是二十万民夫加上二十万军队出征,结果走到鸡鸣驿听说阿鲁台攻克兴和杀都指挥使王祥,永乐竟然不敢北进在河北待到端午节以后。土木堡离鸡鸣驿不远,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征要打阿鲁台跟第二次一样,三月初北京出发几天走到鸡鸣驿,然后听到阿鲁台攻克兴和杀都指挥使,然后永乐怂了,几十万人在宣府地盘待到五月端午以后才去内蒙。土木堡就是大同万全延庆居庸关一线的一个驻军堡垒,这是最短路线。

明英宗北上军队才十来万比永乐少一半,永乐打一个鞑靼阿鲁台都要动用民夫二十万军队同样兵力,而也先这时候可是吞并了鞑靼的瓦剌,而且先消灭断后的吴克忠的鞑军,然后消灭成国公朱勇四万人京军精锐,最后才在土木堡追上明英宗然后歼灭。在这之前,大同参将吴浩,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全都在大同附近战死,石亨跑路成功。

这些人都是猛将手下都是明军精锐,都是野战团灭,而蒙古人根本不用休整就能继续作战。这是真正的战斗力差距,换谁来指挥都没戏。吴克忠,朱勇都是勇将,手下军队都是明军精锐,但是打不过蒙古人所以没用。也先能先消灭殿后的鞑军骑兵吴克忠部,这是明军精锐。然后团灭成国公朱勇四万精锐京军,之后可以继续进兵在北京边上追上明英宗。

土木堡之战,明英宗团灭根本原因是明军战斗力太菜,土木堡之前,明军精锐,殿后阻击的鞑军吴克忠部,还有来增援的4万京军成国公朱勇都被团灭。然后蒙古人才在离北京延庆几十公里的河北怀来,土木堡追上明英宗然后团灭。

这里蒙古人深入河北腹地连续打了两个野战歼灭战,团灭了当时明军最能打的骑兵鞑军,和京军主力,然后在没有休整情况下继续追击全歼明英宗。也先根本没有南下意图,抓了明英宗马上待他北上去威慑蒙古各部为他篡位做准备。所以明朝才有了两个月时间,把京畿河北山西辽东能调动的二十多万人调入北京防御。以当时统一瓦剌鞑靼的也先的实力。永乐皇帝都不敢主动出击,明英宗也不过是背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