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个心脏支架,坏血脂一直降不到1.4以下,医生联合用药1个月达标!

 田园漫步168 2021-05-25

李大姐67岁,因为心血管狭窄,心绞痛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还是反复发作心绞痛,后在外院行心脏造影检查,发现心脏血管多处病变,后先后植入4枚支架。

对于李大姐这种做了心脏支架,且是多支血管病情的人,属于极高危人群,最好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4mmol/L以下。

图片

可是放完支架后,李大姐的低密度脂蛋白长期高于2.0mmol/L,无法降到1.8mmol/L,更别说理想水平1.4mmol/L以下。4月14日,李大姐找到我,当时低密度脂蛋白2.25mmol/L,我给她联合降脂治疗,5月17日复查低密度胆固醇已经降到了1.18mmol/L。

图片

一、为什么低密度脂蛋白要降到1.4mmol/L以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血脂”,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后,会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最终会加速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我们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图片

对于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必须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8mmol/L,而不是我们拿到化验单,看到自己化验单正常,就以为正常了,这一点切记。

那么为什么李大姐放了支架,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呢?

因为普通的冠心病、脑梗死,一般降到1.8mmol/L即可,可是对于像李大姐这样,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两支或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也就是已经放了4个支架,属于多支病变的人,属于极高危人群,尽量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4mmol/L以下。只有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才能保证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最低,且在此心血管狭窄或心肌梗死的风险最低。

除了像李大姐这种,心血管多支病变的人,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4mmol/L以下,还有比如:吃着他汀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年之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者;吃着他汀还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人,这部分人群,最好降到1.4mmol/L以下。

二、如何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4mmol/L以下?

图片

1、健康生活是基础,虽然饮食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比较小,但并非不影响。所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础是健康生活,包括健康饮食:严格控制油炸、肥腻、肥肉、内脏等食物,控制猪牛羊瘦肉、精细粮;逐渐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适当增加粗粮杂粮比例;肉类以鱼肉、虾类、禽类等为主;适当的奶制品和坚果。同时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2、他汀药物是关键,降低低密度胆固醇首选药物是他汀药物。他汀药物有好几种,一般对于明确心脑血管疾病,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以下,或降到1.4mmol/L以下的话,一般我们首选第三代强化降脂药: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或匹伐他汀。

3、联合用药不能忘,对于部分人即使服用了第三代他汀,可是依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降到1.8mmol/L以下,或降到1.4mmol/L以下。就像李大姐的低密度脂蛋白一直在2.0mmol/L以上。那么这时候并不推荐加倍他汀,因为加倍他汀会增加药物副作用。这时候建议联合用药,在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

图片

我就是给李大姐,加用了依折麦布一个月,李大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2.25mmol/L,已经降到了1.18mmol/L,完全达标!

如果他汀+依折麦布,依然不达标怎么办?可以考虑注射PCSK9抑制剂,这样联合降脂,对于绝大部分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能实现达标。

三、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得给患者想办法:

图片

做完心脏支架,并非万事大吉,并不是说放完心脏支架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也并不是说医生给患者开了降脂药,就不去关注了。我们要想办法把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心率降到理想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血管,才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并不是放完支架就没事了,我们要告诉患者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按时规律吃药,定期复查,各个指标控制在多少最安全。

我们并不是放完支架就没事了,如果不去长期的管理,支架还会再次堵塞,别的血管也会堵塞。

我们得想更多的办法,让患者的指标达标,把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而不会只会放支架!

科普划重点:

做完心脏支架,并不是治疗结束,这只是治疗开始,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1.8mmol/L以下,极高危人群还得降到1.4mmol/L以下。不是没有办法,关键看有没有想办法!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