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了,价值投资

 懒伙计笔记 2021-05-28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我非常敬重的一位恩师,篇幅稍长,请耐心读完,一定受益匪浅。

01

开始接触价值投资,还得归功于对巴菲特老先生铺天盖地的报道。

巴老一生坚持价值投资,2020年1月,他的个人净资产约为900亿美金。

这个数字很惊人,他给坚定的投资人的回报也很惊人:

如果1965年交给巴菲特1块钱,2018年底价值超过240万!

巴菲特对中国的指数基金投资影响可谓深远,他多次建议个人投资者购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而不是高成本的主动管理基金。

2007年,他和一个叫Ted Seides的对冲基金经理打了一个著名的赌,看10年后,是巴菲特购买的指数基金收益高还是Ted的一揽子主动基金收益高。

2018年初,答案揭晓,巴菲特投资的指数基金年化收益7.1%而Ted的收益只有2.2%。

这十年中,巴菲特完全没有择时,没有因为2008年的股灾而离场,正所谓他提倡的 Time in the market matters more than timing the market。

为了理解价值投资,我先是拜读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也认真拜读了巴老先生的自传《滚雪球》,看了油管上很多巴菲特的访谈。

这期间,也认真学习了雪球上很多投资大V的文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那就是我要做价值投资,按照巴菲特的这种投资大神的体系来进行投资才是正道,我再也不去高抛低吸的炒股票了。

我理解的,老先生价值投资的精髓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首先,你购买的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是一个生意,那这个生意到底好不好,才是核心。如果股价跌了,你应该高兴的加码,好东西更便宜了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了。

其次,好东西也要好价格的时候才应该买进,也就是他经常说的要有一个安全边际。价值50,你用30块买就有了一个20块钱、40%的安全边际。

最后,长期持有,挣公司成长的钱,不想持有10年就1天也不要持有。

02

对巴老先生的体系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真正决定买哪个股票我犯愁了。

判断一家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很难,即使现在是好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也很难判断。

对于散户而言,了解公司的主要途径是财务报表,但是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在中国的目前环境下也是个挑战。如果公司的价值不能够准确评估,安全边际也就无从谈起。

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家基金公司,这么多研究员、基金经理,整天研究的也是这些事,比我更专业,投入的时间比我更多,收集信息的渠道也比我更多,想抢在他们之前发现低估的好公司实在是不太现实。

既然巴老先生说普通人投资指数基金更合适,我就投资指数。

上网一搜,原来很多大V也都是巴菲特的信徒,他们的核心理念就是选择一些估值低的指数来购买,这样的话就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股市高波动特色,他们还会带领着粉丝在高估值时卖出,比巴菲特的长期持有更适合中国国情,收益也能够更高。

大型的第三方理财平台也往往有指数估值表。

比如说支付宝有指数红绿灯,会告诉你目前低估的指数有银行指数,而且还有一个估算,在目前这个点位买入,在高估的时候卖出,你能够大概赚30%多。

除了估值表,各大第三方平台也往往会提供智能定投。

就是估值越低、买入越多;估值越高、买入越少,甚至不再买入,市场疯起来的话还会逐步卖出逐步减仓,甚至是清仓。

智能定投其实也是网上大V推荐的主要模式,我也抄大V的作业,买了不少低估的指数基金。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发现有些购买的指数基金属于指数增强型基金,也就是说,它的股票配置比例和指数的定义不一样,也正是通过这些不一样来增厚收益,战胜跟踪的指数。

为了战胜指数,它就要进行主动管理,自然管理费用也就会多,但逻辑就是虽然管理费用高了,但是获取的超额收益减去增加管理费用以后,比指数还是要强。

但巴菲特先生建议买指数的核心原因就是成本低,这样的投资方式既不是买低估的优质股,也不是买成本低的指数基金,我个人的理解,和巴老先生的投资理念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

那么,巴菲特先生推荐的指数基金投资方法,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呢?

03

我又把巴菲特先生推荐指数基金的原话,认真读了读:

a low-cost S&P 500 index fund would fare better than a collection of a Protégé Partners hedge funds。

巴菲特先生推荐的指数基金有且仅有一个指数,那就是标普500,类似于沪深300,基本代表了优质公司的整体市场表现。

其实,老先生推荐的投资模式,就是让大家能够获得基本等于市场的平均收益,这是基于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没有韭菜可以割。

想战胜市场,在扣除管理费用之后是非常困难的。

对应到中国,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于市场平均收益,买入低成本的沪深300EFT,然后长期持有就好了,省心省力,也可以战胜大部分股民甚至不少基金经理。

如果你觉得沪深300还不能代表中国股市,加上中证500也就基本上做到市场覆盖了,这也真正在中国践行了巴菲特先生的观点。

巴老先生认为一般的人,包括一般的基金经理根本就做不到战胜市场,所以才建议买标普500这样的指数,其实就是买整个市场。

但是,但是,这是针对美国的市场说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里面,还是有不少通过割韭菜战胜市场的机会。比如大V推荐的增强指数基金,从历史业绩看,是有明显超额收益的。

这是用且慢做的表格,对比的是兴全300增强和沪深300:

这样的增强效果绝不是个例,很多增强基金都战胜了跟踪的指数,也证明了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主动管理是有价值的。

从这个观点延伸出去,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也可能是有价值的,可能带给我们比指数基金更高的收益。

下图是兴全趋势和沪深300的对比:

选择兴全趋势,主要是它成立的时间比较长,能够从长线角度看到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卓越价值,当然它也是业绩比较好的一只基金,如果都这么好收益,大家早就都抢着买主动基金了。

从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买对了基金,真是可以实现10年10倍的梦想收益。

即使没有买到最好的那几只,主动基金作为一个整体也是明显跑赢市场的。

04

主动基金虽好,但选择基金经理其实是相当困难的,我的观点是:
一定要看基金经理的长跑能力,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归因。
到底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决定的高收益,还是市场轮动时踩了牛屎运?
千万别轻信上周、上个月甚至上一年成绩好的一些明星基金,因为往往在某一年跑在前一两名的基金,可能就是压对了行业,比如白酒,这可能是能力,也可能只是撞大运。
基金经理的水平应该是看长期的表现,比如说5年、8年甚至10年的表现。
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一起看看大家都很推崇的Jermey Siegel在著名的《长期股票投资》中是怎么说的吧:
对于大部分普通基金经理而言,很难确认他们的超额收益是由于技能还是运气,即使以前他们能够战胜市场平均收益,未来也有四分之一的可能会落后市场收益。
翻译自第五版363,364页

Stock for the long run

这也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基金投资书籍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咱们现在很多热门的优秀基金经理的年限,普遍还比较短,除了朱少醒等几个老将能够确认是通过能力为我们提供超额的收益之外,大多数还没有证明这一点。
既然确认基金经理真正能力的周期很长,基金经理数量很多,跳槽又很频繁,我们还有必要研究主动基金吗?

我认为一个捷径是:

从靠谱的公司入手选择靠谱的产品。一个公司投研能力的搭建周期比较长,一旦形成优势,就有比较好的护城河,而且这样的平台也能够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以及培养出优秀的基金经理。

我心目中的优秀头部基金公司,包括兴全、富国,景顺长城、中欧、汇添富,交银施罗德,易方达,工银等等。

当然,这只是随便点了几家公司,这样的公司还有好多家。

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王牌经理,有王牌经理管理的王牌基金,建议在选择时尽量选择这样的基金就可以了。

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基金规模太大了的话,还是不要太重仓,或者购买这个经理管理的持仓类似但规模小一些的基金。

规模是收益的敌人,如果巴菲特管理的还是几百个亿的投资,收益率一定会高的吓人。资金太大的话,很多机会就没法介入了。

另一个方式,是盯着一两个优秀的基金公司,购买他们大部分优秀基金,获取他们的平均收益,大概率可以战胜股票基金的市场平均收益。

我自己最推崇的是兴全,兴全出品,必属精品,易方达也有很多牛人管理着很多牛X基金。

基金经理我最推崇的是朱少醒,董承非,谢治宇,何帅,冯波。

05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巴老先生的价值投资理论不适合一般投资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散户自己研究上市公司,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购买股票,不是一般的不靠谱,一旦踩坑还会有比较大的损失。

堕落到投资指数基金,就别报太高收益的想法,重点买宽基指数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就好了。

如果想搏收益,建议购买优秀公司,优秀基金经理打理的主动性拳头产品,耐心持有,淡化择时,做时间的朋友,长期看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而核心的原因就是和优秀的基金经理站在一起,韭菜变镰刀。

最后,一定别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买,再好的东西也架不住买的太贵。

纯属个人心得的分享,没有和任何商业利益关联。

我还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

李杰先生,中国首批北美寿险管理师,加拿大约克大学MBA,20+年IT和保险经验,中保协互保第三方平台专家联盟成员。
曾在香港中银、中国平安、多伦多供电局、百年人寿、前海人寿等企业任高级管理职务,拥有金融核心系统、开发运维、经济管理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