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超声 | 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诊断

 超声技术与诊断 2021-05-28

欢迎加入
超声技术与诊断
喜欢本文,请在文末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最常见的急性乳腺炎性疾病,不仅给哺乳期女性带来极大的疼痛,也是导致终止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起的伴或不伴有细菌感染的乳腺炎性病变,其可反复发作,重者发展为乳腺脓肿。

         哺乳期乳腺炎可发生为乳腺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病变区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局部可触及乳房肿块,该处皮温增高,有压痛,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

         2020年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乳腺炎防治与促进母乳喂养学组编写的《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中总结了可引起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包块:①乳头皲裂:不正确哺乳所致;②乳头外伤:乳房受压、被婴幼儿踢伤或手法不当的通乳等;③因过度排空乳房造成乳汁分泌过多;④哺乳间隔时间过长;⑤因婴儿疾病导致的母婴分离;⑥母亲过度疲劳或严重的负向情绪影响;⑦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短等导致含接困难;⑧既往乳腺炎病史。

      早期的哺乳期乳腺炎表现为病变区域的皮肤水肿增厚,皮下脂肪层及浅层的腺体回声增强,其内无液性暗区。CDFI:病变区域血流信号增多。部分患者也可仅表现为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增多。

急性乳腺炎早期,腺体回声稍增强,病变区域血流信号增多

      随着病变的进一步进展,乳腺内形成脓肿,这时表现为病变区域的皮肤层增厚,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腺体回声不均匀增强或减低,其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模糊,内部透声差,CDFI:无回声区周边实性部分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哺乳期乳腺炎可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


      在临床中,哺乳期乳腺炎诊断并不困难,哺乳+炎性的声像图改变即可诊断,当脓液较多时,还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抽脓或者引流,由于脓液比较稠,抽脓液时需要选择粗的穿刺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