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喝过这口酥油茶,就不算真正到过“极乐地”

 响品有约 2021-05-29

 旅行中的茶——品茶,到西藏来吧!

“一方水土一方茶,

漫游全国各地,

品味当地香茗。”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风雪并不能阻挡朝圣者们继续前行

不知不觉“旅行中的茶”系列迎来了最后一期,在过往的九期专栏里小约带各位前往祖国各地寻览名山大川,了解了各式茗茶,貌似已遍及我国的南北西东,可若你是茶旅的忠实观众,便会发现茶旅的版块里缺失了那片雪域高原,那个神圣却又不可或缺的地方——西藏,而本期的主角毋庸置疑便是酥油茶了。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是世界的第三极,被称作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仿佛受到神佛庇佑,拥有最纯净的雪山与湖泊。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冈仁波齐的山顶,看着山顶的晨光与白雪,身边的空气都好像都变得圣洁,与这神山一起被唤醒。

就如电影《冈仁波齐》中所演绎的朝圣之路一般,到了西藏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观景之旅,更多是无处不在的藏传佛教所带来的文化震撼之旅。

朝圣路之艰辛,是一步一叩首的无畏,是携老小轻装上阵的从容,是旁人目睹时的感动。可就算是在电影中长达2500公里的朝圣路上,一路跟随的生活必需品里也一定包含“雪董”。这“雪董”便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酥油桶,是从牦牛奶中打出酥油的必需品。


每位藏族人民的必修课

制作酥油茶的传统工具——雪董

自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将茶叶带进高原,一场关于茶的文化史也就此在西藏拉开了序幕。由于自古以来进藏之路无不遥远艰辛,所以能携带进藏的茶叶也多为易储存的砖茶。可砖茶中所含鞣酸多,单独饮用刺激肠胃,极易感到饥饿,于是藏族人民便从牦牛奶中打出酥油加入茶中,这样既提升了茶汤的口感,又达到了补充能量的效果。

而如何才能用“雪董”从牦牛奶中打出酥油是每位藏族人民的必修课,这其中也蕴含一门大学问。

“雪董”是由筒桶和搅拌器组成的,通过搅拌器的上下挤压使牦牛奶水油分离,打出酥油。用现挤的牦牛奶是无法打出酥油的,只有经过一夜发酵的奶才能打出酥油。打酥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加入50℃的温水挤压,加速酥油的形成,第二阶段加入20℃的温水防止逐渐形成的酥油融化,第三阶段加入清水,一方面加速酥油凝固一方面起到清洗酥油的作用,以便使其没有杂质地更好地保存。

而酥油茶的制作就是将打好的酥油加入筒桶中,同时加入盐和煮好的砖茶汤,通过上下挤压使酥油和茶汤水油融合,随后倒入锅中煮至沸腾就完成了。


仓央嘉措凄美的情诗

同酥油茶一样美名远扬的还有仓央嘉措凄美的情诗。作为第六世达赖喇嘛,看似光鲜亮丽,却不过是雪山之上的傀儡王,自他十四岁被卷入政治冰冷的博弈之后,他就失去了自己,相反的,他从爱而不得的悲伤所迸发出的激情中留下了行云流水的瑰丽诗篇,美得肝肠寸断。

时至今日,他的诗句仍流转于西藏的街头巷尾,流连于街头男女所产生的情愫氤氲中。就像带着丝丝甜味的街头甜茶,经过时间几百年来的冲刷,仍存于世,并悄无声息地融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西藏街头的甜茶馆,是藏民转完经路后小憩娱乐的处所,更是三五知己交流谈心的秘密基地,于此你能享受西藏的慢调生活,卸下包袱,真切地感受甜茶单纯的温暖与奶香,寻回内心真正的平静。

茶于西藏,是宁静又厚重的。

品茶,到西藏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