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神童,为什么张居正和方仲永结局不同,这个错误至今一直存在

 昭烈名臣 2021-05-30

在教育严重内卷的今天,各种鸡娃的方式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两天刚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北大的教授吐槽自己的学渣女儿,自己身为学霸,但却有一个学渣女儿,做父亲的心情可真的是要原地爆炸的那种。

但有一种情况却截然相反,如果你很平庸,但是你的儿子是个天才,是不是有一种买彩票中奖的感觉。

历史上不乏有这样的天才儿童出现,但是这样的天才儿童,却往往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一种是这个天才顺利发展,最终做出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有的则是小时候展现出来的天赋,长大后很快就泯然众人矣了,这种天才型儿童,很多都是毁在了父母手里。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方仲永,他是王安石《伤仲永》里面的主人公,伤就是感伤,慨叹一个少年天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很多事,只有通过对比,你才能看出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比如说历史上另一位公认的天才,张居正。

张居正小时候也是被乡里称颂的天才,他的遭遇就和方仲永完全不一样,对比在一起看,你就能看出来两个人的差距。

神通一般都不是教育出来的,一般都是还在学龄前,就表现出巨大的天赋,方仲永就是这个样子,世代为农的他们家,五岁之前这个小孩从来没接触过笔墨纸砚这些东西。

五岁的时候,突然就要哭着喊着要文房四宝,他的父亲很诧异,就去管邻居借了这些东西,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方仲永立马就能写出来四句诗,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内容也是非常好的,以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主题,这样的诗文从一个五岁孩子手里写出来,村民们都把这当做是奇事来对待。

但他的父亲却因此洋洋得意,整天四处拉着他去展示才艺,也不让他读书,等到他20岁左右的时候,方仲永这样的天才,就已经完全跟普通人一样了。

我们再来看看张居正的遭遇,因为张居正后来巨大的成就,被誉为是明朝第一宰相,所以他年少的事情,也都被记录了下来。

张居正小时候也是个神童,公元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湖北江陵的一个秀才家庭,仅仅一岁时,张居正就可以说话了;这还不算什么,两岁的时候,张居正竟然就能识字了。

据说张居正两岁的时候被带到堂叔家玩,堂叔正在准备科考,当读到《孟子》中的“王曰”时,就指着“王曰”问小张居正:听说你一岁就会说话了,你认识这两个字吗?没过几天,小张居正又来到了堂叔家玩,堂叔又问:前几天问你的“王曰”二字还认识吗?

没想到小张居正竟然用手指在《孟子》一书上指出了“王曰”二字。这一举动把堂叔都惊得目瞪口呆,从此,张居正的“神童”称号开始在当地流传开来。

到此为止,张居正似乎和方仲永差不多,但是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张局长的天才表现在思想方面,并不是纯粹的诗文。

因为张居正后来做了宰相,实在是名气大功劳大,后人专门有人搜罗他写的东西,编了张太岳全集,浩繁的全集里,根本没有几首诗,有的也只是他小时候写的应景诗,水平也就是一般。

也就是说张居正表现出来的,并非是可以拿来炫耀的写诗,对对联这样的天赋,这就决定了在外人面前,夸耀的机会很少。

现在很多家长,再让孩子学习某项才艺的时候,考虑的都是这项才艺是够能够在外人面前展现,展现的时候是否出彩等等,这些都属于夸耀性技能,跟方仲永的父母是一样的。

但是张居正走的是另一条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他的聪明智慧,从来没用在哪些可以得到表面夸耀的文章上面,而是用在了可以提高心性智慧的理论上面。

而且张居正年轻的时候就遇到而来自己的伯乐,还不止一个,这些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之所以被张居正吸引,并不是因为张居正跟其他浮浪子弟一样,会写一些好诗词,而是因为张局长思想里的深刻。

第一个贵人叫李士翱,他当时是荆州知府,当年张居正以12岁的年纪,参加童生考试,试卷被这个知府大人看到是大加赞赏,但有趣的是,当时试卷上的名字叫做张白圭。

这是张居正当年的名字,据说是他曾祖父在他出生前梦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于是就给他起了个白圭,这个名字虽然说寓意很好,但是实在是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这个荆州知府,见到张居正之后,更是喜欢的不行,立马认为这样的人,将来必定过国家之宰辅之才,用白圭这个名字实在不雅,于是就把名字从白圭改为了居正,从此这个名字便在中国历史上很空出世,并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荆州知府是个爱才之人,在他的大力宣传和引荐之下,当时的湖北巡抚顾璘决定见一见张局长,恰逢三年一次的乡试,于是这个当时的封疆大吏就见到了但是只有13岁的张居正。

这个顾璘更是爱才,见到张居正就喜欢的不行,要知道他这个级别的封疆大吏,一天不知道要见多少人,连号称天才的唐伯虎,乡试的时候都能落榜,天才儿童很多,但像张居正这个不是以文采华丽取胜的真的是罕见。

本以为乡试中举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想到顾璘转眼就个告诉手底下的学政,这次乡试不要让张居正重榜,这样的人是国之大才,成名太早容易骄傲。

果然名落孙山的张局长戒骄戒躁,三年后乡试果然高中,并见到了顾璘,顾璘说出来当年的事,没想到张居正竟然十分感谢顾璘。

而此刻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顾璘居然解下了自己的犀带送给了张居正,这可是当朝大员的象征呀,并不是什么普通的物件,足见这个顾璘对张居正的喜爱。

张居正是幸运的,不像方仲永那样,没有遇到伯乐,20岁就泯然众人矣了,但这也是张居正自动选择的结果,他没有把自己的才华浪费的润泽诗文上面,这些都是可以外在炫耀的东西,张居正比并不在乎。

顾璘也是当时的大才子,才子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技高的还是天才型的,他见得也很多,之所以对张居正另眼相看,绝不是因为张居正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而是张居正那含而不露的思想,这才是一个封疆大吏看重张居正的原因。

通过对比张居正和方仲永我们发现,才华这个东西,从本质上来说,是自己的,你要是拿来炫耀,就会走上另一条让你平庸的道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最终让你成为更伟大的自己。

关于神童少年,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