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

 吃茶去吃茶去 2021-05-30
同步滚动:


王阳明在否定了“长生”后,他也否定了“涅槃”——“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在《王阳明年谱》上,这是1502年的事。

经过漫长的(广义上的)“格物穷理”——溺于辞章、溺于骑射、溺于神仙、溺于佛氏之后,他又回到了儒家——并且一生再未褪却其儒者身上具有的儒家现实关怀之色彩。

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先生喝之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先生问其家。对曰:“有母在。”曰:“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先生即指爱亲本性谕之,僧涕泣谢。明日问之,僧已去矣。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

白话一下: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了。
王阳明笑了笑,在和尚面前坐下:“这和尚一天到晚嘴巴不停地说什么哩说?一天到晚眼睛睁恁么大看什么哩看?”
“啊”得一声和尚睁开了眼睛。
“家里还有何人?”
“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一片寂静中,听得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滴答声。
“怎能不念啊?”
“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
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其实,王阳明在“石棺”里参禅悟道时,他也遇到同类问题。
当“他”渐渐“离世远去”时——即世间万事都可以放得下时,唯独祖母和父亲还在念头里,牢牢地在那里挥之不去。
那么一天,他忽然明白了:
“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

哦——,这种亲情来自童年,自幼就根植于本性中了,换言之,它已是先天中的东西,是一个人(类),无法舍弃的感情!
宋明新儒家(理学家)的一大贡献就是,将中国人的人生最高理想,由中古时的佛教主宰,挽回到了儒家传统上来。这不在本书要说的范围内,另说。

王阳明年轻时读到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物”,希望格出“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之理来。
在这期间,他“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精神可嘉,但是方法错了。以致于“劳思致疾”,病得不轻。

毕竟,这个“物”很有意思啊:
《老子》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物,乃“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是于内观反省之静笃中所见的“物之初”、“天下母”,这是一般的物么?!
故而,“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故而《慧命经》曰:“今之假禅道,闻之有物,莫不厌之,殊不知此物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人人本有,即非思虑之物,乃玄关内之物也。故六祖云'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又傅大士云'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乃先天之物也。”

年轻时的王阳明,他还没有摸索到“反观内省”的路子,而是在外面确定眼神,格的是形下之器物。
这段少时经历其实影响了他一生,比如他对道家丹派的“长生”说,亦复同解。于是乎“《悟真篇》是误真篇”——他在否定道教说后,他便一头沉溺于了禅宗的心性说中去了。

但是,彼佛之“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与此儒之“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样,都是庄子著名的粗话或金句“道在屎尿”的另外一种含蓄的优雅的说法。
还好,阳明格的是竹子,他没有格粑粑。

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不出法,岂非法身乎?又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色,岂非般若乎?”
——《祖庭事苑》卷五

诠释得好不好?嗯好!就是太学究气了、扯太远了。
坐在三界之任何星球上,都和坐在自己家里、丹房的感觉无异——那是修行中一种“忘我”、“同尘”的一种个体感受。
不扯——远,这种感觉就是真人修炼的真切体验:

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碍遮。
会的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张伯端《绝句四首》

高僧说“善人见性归家去,无边身体遍三千。”
看到中国哲学之“天人同构”观没有?
对,就在吾人心里,是古人来自体验哲学的“觉悟”!

无庸置疑,
人与天是一体的,
如波浪起于海水
又回归海水。
——Kabir(1398-1518)

此心不必外边求,只在当人一念休。
身世但从空处看,恰如湛海一浮沤。
——憨山《示禅人八首》

《秋水》篇最有庄子汪洋恣肆风格。
河伯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入达大道境界。
把长篇浓缩下:
大=小,天=人。
庄子曰“齐物”。

“默默乎河伯,汝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海神开示河神了:
“沉默下来吧,河神!否则终也难知贵贱(平等)之门和大小(无别)之家。”
海神教河神“默默乎”啥意思乜?
他前文说了:

“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大人是指思想巨人,无不是经过约束外在感官,而深入于道境的。
所以,天地并不大、毫尖也不小——由“心斋”而来、自体验获得。
但入“贵贱之门”、进“小大之家”——佛曰“心法”:
人与天就一般大了……
老子道“冲炁以为和”佛说“缘起性空”;
丹派谓之“开关展窍”,庄子曰“吾丧我”曰“大人无己”。此其时也:
小=大,人=天。
佛说“生即是死,死即是生”说“证生死”说“无间”。
大颠说“身既无,生死何有?”
象山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换白话说,啥都不缺了,吾心已满足——这就是我们要修的佛法和大道!
所谓“证生死”还迷人不?

那修得了“一丝不挂”时是不是“一点“想法”也没有了?
呵呵,“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参吧。
若“一点儿”也没有了时,祝贺你涅槃了。让王阳明说就会说,“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
人谁无涅槃?换民族英雄的话,“人生自古谁无死?”
推广开说,如果人类一旦“知足”,那就是众生的觉醒,人类社会由此节制着“发展”、进入节约型社会,那时彼此——人与自然,将是双赢。

从空中来,求实处住。
故向凌霄,别行一路。
身已在空,足未离地。
若欲超然,必须粉碎。
云山满目,葛藤不少。
虽无干绊,终是缠绕。
一物不将,只须放下。
小处不存,乃见其大。
不向外求,不从人觅。
本有现前,一切真实。
知见消亡,玄妙不立。
一念直透,银山铁壁。
——憨山《灵霄峰梵怀慧山主赞》

归已昏昏默,如醉亦如痴。
大丹如黍米,脱壳证无为。
优游天地廓,万象掌中珠。
——张三丰《玄要篇》

简注一下“小处不存,乃见其大。”
鉴于憨山注过老庄,那用《庄子》秋水篇的故事,来注憨山,一定很有意思:

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风说:即使这样,折断巨木、掀翻大厦,却又只有我能够做到。这就是忘记了“细节”与“局部”而获得了“全体”啊。如此“以小胜大”,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