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十六字心诀”的准确释义

 见素抱朴780 2021-05-30

“十六字心诀”,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儒家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 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 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当年朱熹读史到此处恍然大悟,原来儒家思想的源头在这里!于是写下了《读史偶得》:“半亩池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那么这个“要诀”是什么意思呢?学术界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多半含糊其辞,似懂非懂。无非是讲,儒家的思想核心就是“持中”、“执中”、中庸。这基本上是同意重复,设么也没说。另外,“十六个字”,只讲其中的两个,既然是“要诀”,每个字都是精要的。难道千年流传如此重要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字?显然不是。

“十六字心诀”是儒家先贤基于对人的基本人性的认识,对人的社会性规律的高度概括。他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对人性的准确科学认识:人心人性是危险的。一切都由此展开。

一、“人心惟危”,说的是人心人性是危险的,亦即说人心是不可靠的。

为什么“人心惟危”?人来自于动物,但又是超越了动物,有别于动物。动物的一切行动和选择,都全部仅仅来自本能。而人哪,人的本能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但人不仅仅靠本能做出决断,他做出选择和判断最主要更重要的是依据自己的意识。人是有意识的。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靠本能的动物无论如何善良无论多么邪恶,都是动物性本能的结果,它的善和恶都是本能使之为之,这样也必然无法超越本能。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人有意识,人的意识能够超越本能——如果他邪恶了,会比最邪恶的动物要邪恶一万倍;当然他要善,也会比动物善一万倍。

在动物哪里,有一个叫做本能的紧箍咒管束着动物使他不能超越,它只能做本能允许它做的事。但人由于超越脱离了本能的管束——所以人性人心是危险的,比动物危险。动物只会凭本能有限度的作恶,人则可以无限度作恶。

正是因为人性的不可靠的,危险,人才要控制自己的本性。这就有人对自身进行控制的规律问题。即,规律是什么?

二、“道心唯微”,对人心进行管理的道理是非常微小、微妙的。

既然人心危险,人性不可靠,那么其中把握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心诀”首先给出关于这个规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性描述”:它是微小、微妙的。即,遵从这一规律,需要一种不偏不倚的精致的执行,才能合乎他要求的标准。稍有差池,就会偏离这一准则,就会铸成大错。这是“心诀”传授者强调心诀的精妙,以期继承者不能对此稍有怠慢,保证“心诀”准确无误的被执行和传授下去的刻意强调。

三、“惟精惟一”,说的是“心诀”所给出的答案的唯一性,即这一规律的排他性。

这个道理是唯一的,只有这一个道理,没有其他的道理。

四、“允执厥中”,这个道理的结论是“执中”,即“用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

中的思想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我们回过头去看人与动物性相比,导致的人心的危险和不可靠。那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对人性人心进行彻底的否定,把人性彻底的遏制住,这样危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另外一个是彻底放纵人心人性,任他自我放纵然后毁灭重生。

儒家先贤给出的不是这两个极端的思想,他给出的是最微小、最难以做到的选择——执中,既不对人性彻底的否决,也不彻底的放纵,而是把人性控制在适中的一个尺度内,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比如儒家讲“欲不可纵”,说的并不是把人的欲望消灭掉,不鼓励“无欲”;而是“不无”“不纵”的中间状态。“志不可满”讲的当然不是无志,也不是志向太过,也是一种中间状态。

人心人性是危险的,对待人性的道理非常的精妙,它是唯一的,也是必须认真对待才能把握的,这个道理就是把握合适的尺度分寸,不走两个极端。这就是十六字心诀的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