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养生要点 生发阳气,强健脾胃,调达肝胆 五一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春“生”未了,夏“长”欲至。 这个时候,一方面气温逐渐升高,雨量明显增加,人困体乏;另一方面,人体消化功能处于旺盛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补益养生至关重要。 中医理论认为,春气通于五行中属木的肝,此时肝胆经脉的精气越发旺盛和活跃,木能克土,肝气过旺必然会克制脾,脾又是后天之本,气血的运化都要靠脾来实现。 所以五一前后要以“生发阳气、强健脾胃、调达肝胆”为养生要点。 01 合理饮食护阳气 1、晨起一杯温开水 2、吃水果要适量,并非越多越好 02 早睡早起养阳气 03 适当到大自然中放松 1、养肝明目 出门踏青可以起到养肝的效果。 从医学角度讲:人在春夏适当增加运动,运动有助于人体肝气越旺盛,眼睛也就越清明。 2、养心清肺 春夏郊外踏青,可以使人气血平和,宁心安神,降低心脏压力,从而使心肺得到很好的休息,对心肺大有好处。 另外,郊外空气清新,空气中富含氧离子,能增加和促进心肺的功能,刺激人体造血功能,从而达到养心清肺的目的。 ![]() 3、舒筋活络 绿野踏青,行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人们都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做行走攀爬等适当的运动; 即可享受到踏青的乐趣,也舒缓了压力,还锻炼了体魄,使人体全身的经络得以舒缓放松,以达到舒筋活络之功效。 人体有八大黄金穴位 五一假期必灸! 01 大椎穴:驱寒补阳的人体“太阳”! 02 中脘:胃病、胃痛必灸穴位!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调治效果是最好的。 03 天枢:肠道的清道夫!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 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也可经常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调理便秘、腹胀、肠鸣、痛经、肾炎等。 04 神阙:生命之蒂,激发元气和元神 神阙穴是一个完美的穴位,既能减肥养颜,又能调和百病! 艾灸神阙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 因为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功能,所以还可用于体弱多病的人强身健体、老年人的回春延年 。水肿的话,小便不利索的话,也可以艾灸它。 艾灸神阙可以温补下元,祛除寒气。神阙置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上,是阴中之阳,与人体卫气营血相对应。
05 气海:一穴暖全身! 气海穴位于两肾之间,是人体先天元气汇集之处,更是人体生命动力之源泉,具有培补元气、回阳固脱的作用。 凡是元气不足、元气虚弱的人都可以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通过刺激此穴能够鼓舞脏腑经络气血的新陈代谢,使之流转循环自动不息,生命因此得以维持。 古书气海穴记载气海穴为男性“牛气之海”,也就是说它是精力的源泉。因此“气海”充实,则百病可治,永葆强壮。 06 命门:藏有生命之火,补先天之本 07 足三里:调和脾胃,补后天之本! 08 三阴交:女性的不老穴位! 因为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而女人只要气血足,月经不调等问题都会消失。其实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 艾灸时间: 四肢每穴15-20分钟,腰腹部每穴30-50分钟,可以多买几个艾灸盒同时灸,一次灸不完可以分两天灸完。 艾灸顺序是背部、腹部、腿部,上到下左到右,劳动节这几天可以每天都灸,因为艾灸一般是一个礼拜休息1-3天。 五一放假却失眠 3个食疗方来帮你 ![]() 01 腹胀难眠——养脾 ![]() 莲子薏仁山药粥是首选 02 烦躁失眠——养肝 平时熬夜加班缺觉,往往会导致情绪的变化,这很像肝郁化火证的失眠症。 常表现为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心烦不能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惊醒。胸胁胀闷,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 ![]() 菊花茶便宜又实用 去肝火效果很好,每天用6克菊花泡水喝,可改善失眠症状。 夏枯草泡水也有很好效果。 03 彻夜不眠——养肾 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心中烦乱,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尖红少苔。 ![]() 酸枣仁或莲子心泡茶 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最重要的是心平气和,安静入睡。 二者各自泡水,不要混合。各选6克泡水喝,每天2~3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