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扶阳论

 昵称17767862 2014-05-30
损失了阳气,你会损失什么?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赶快行动起来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法来做艾灸吧,你可以自己购买产品在家保健也可以到专业的养生馆,推荐品牌范氏艾灸,国艾堂艾灸养生馆。
艾灸的经典语句艾灸的经典语句。. u) D9 y& p: M" D4 l9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q% p0 q3 p6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8 k/ `5 c$ ]0 b0 _4 X6 a# E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艾灸特别适合女性养生艾灸特别适合女性养生。艾灸起源于远古时代,是我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几千年来,艾灸的疗效,特别在寒证上有很好的验证,且艾灸特别适合女性养生。而艾草是纯阳植物,点燃艾草在人体特定的部位上施以灸治,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艾灸还可以通过打通穴道,从内部为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阳气充足了,抵抗力就增加,就不容易被疾病入侵,身体自然健康。
《扁鹊心书》大病宜灸 - 艾灸薪传 - 中国中医论坛 - www.zhongyi.cc.医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针艾故也。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故《铜人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
正气足者,就能保持阴阳平衡,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卫外、调节、代谢四大功能,所以"扶养正气"是养生调身的根本法则,然扶养正气,贵在于脾肾,古人云:"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是生命动力的"发电机",生命的持续气血精液的生化,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功能,故《景岳全书》云:"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亦云:"百病皆脾胃衰而生也。
然扶养正气,贵在脾肾,肾者,先天之本,主骨而藏先天之精,人衰老、生病的根本原因亦在于肾气的衰弱,故古人云:"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生命的持续气血精液的生化,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功能,故《景岳全书》云:"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脾与肾正常运转,才能互滋互助,相互促进,使人体需要的能源不断的输布全身,令正气充足,所以,脾肾是生命的根基,根基牢则气足身壮。
老年人如何用艾灸保健养生老年人如何用艾灸保健养生。老年人如何用艾灸保健养生?老年人阳气日衰,体力不支、形寒畏冷,用艾灸扶助茁壮阳气,很有益处。哪怕是旧疾在身,灸疗养生也能帮助老年人维持器官正常功能,截断旧病病程,预防新病再生。老年人如何用艾灸保健养生关元穴就是扶助阳气、强壮身体的最佳灸法。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是一个能强壮人体的要穴。
秋天到了,大家要保护好阳气_范长伟_39健康博客秋天到了,大家要保护好阳气[收藏] 2009-08-30 11:00标签:艾灸养生 艾灸文化 艾灸培训 秋天到了,早晚的天气很凉,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沉降了,浑浊的水中也开始变得清澈起来。我们身上的阳气也开始向内收藏了,所以会感觉到阵阵的凉意袭来,这是身体告诉我们要加衣服了,不然的话秋天的肃杀之气不知不觉中就会销蚀我们保贵的阳气。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就会枯亡。
春天和夏天艾灸温灸,祛寒湿事半功倍!春天和夏天,由于天地给人体注入了阳气,这时天地也是阳气上升。寒湿属阴,借助天地的阳气,这个时候艾灸温灸,就能较快地把体内的寒湿等病邪祛掉!艾灸温灸,不同于一般的烤火,这个时段艾灸温灸,有时可能不热反凉!寒性体质的人,冬天特别怕冷的人,手脚常冰凉的,痛经的............,赶快艾灸温灸吧!
黄金昶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 是一位具有大德慈悲心的仁医。 现在把他的文章在此处推荐给各位,就是告诉各位中医现在还是有“大家”的。
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艾灸连锁类加盟店,主要也只是提供艾产品和艾灸器具,并不提供具体而详尽的艾灸服务,到处摘抄一些穴位知识和治病指示,不专业也不成系统,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关于艾灸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宋朝太医窦材在他于1146年所写的《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一节中是这样写的,他说:"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黄帝灸法、 扁鹊灸法、窦材灸法 转帖] 黄白住世之法\扁鹊灸法--扁鹊心书(2009-12-27 10:59:44)扁鹊灸法。一脾泄注下,乃脾肾气损,二三日能损人性命,亦灸命关、关元各二百壮。先灸肺俞,次心俞、脾俞,再次肝俞、肾俞,各五十壮,周而复始,病愈为度。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
胃炎和失眠的艾灸调理 (转)胃炎和失眠的艾灸调理 (转)4、双脚黑气弥漫--------黑色是肾所主,黑气为水饮之色,黑气弥漫处刚好是脾、肾经经过之处,说明病位在脾肾。胃部不适、呕吐和失眠的折腾使a女士身体较虚弱,我的思路是:首先用艾灸扶正气,把脾肾之阳气补起来,温散寒邪,恢复脏腑的功能活动,同时降逆止呕,然后用拔罐法祛除体内的水饮湿邪之气。配合佩戴香艾产品-------香艾胃宝、护肩、护膝,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
医人身体?不如医人心灵_夜风_新浪博客。殊不知艾灸之火力大小必须因人而异,艾条之年限也不是越久越好,试问扔上10年的艾草,是否还能找到其药性。而读罢时寒冰先生的博客,这种宁静无法保持,也许时下,人所需要医治的不只是身体,更是繁杂、扭曲的思想。相比自我身体之小养生,社会、自然之调理净化,乃是全人类的大养生,而社会、自然之调理净化,必须从医治人的思想开始。
治春困艾灸关元穴。南宁市原博大医院中医师、南宁市大沙田骨艾康按摩保健院院长雷仕君:春分后,在治疗过程发现,春困的人比较多,甚至有的比较严重,用“升陷汤”治疗春困往往很快好起来。春天阳气上升,人体潜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也跟着散发开来,以供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如冬天潜藏和储蓄的阳气不能满足春天生发的需要,人体就会出现“春困”的症状,中医的解释就是气虚,而西医则认为春困是脑部供氧不足的表现。
1.升阳补气,让你60岁PP和脸蛋都不下垂 为什么年龄越大就容易下垂?有人说下垂是地心引力的问题,不可避免,这个说法对不对我不知道,但中医的说法是“真气绝,不能上冲而下陷,故从下脱。真气就是阳气,这句话的意思是气虚弱了,固定不住皮肤皮肤就向下脱了。人身全赖一口真气,真气足则能充盈,真气衰则下陷,那该怎么办呢?补阳气啊。 人活一口气,养气就是养命:气,是人体的动力。
对于不开心、不高兴的事,看不见、听不见——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以求自保中,坚守那一份无瑕的情感——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恬淡虚无的处世之道、养生之道。这时“虚无”与天相感相通,天和人都相通了,也没有界限了,真气自然也就跑到你身上去了,如此真气就会像阳光一样,扫去所有的阴霾障碍。总之,“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心理养生原则,对于我们今天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延年益寿仍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艾灸经典语句艾灸经典语句作者:中国艾灸网 来源:中国艾灸网 日期:2009年10月10日。艾灸经典语句。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21.《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孔璠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引用 艾灸健脾。《扁鹊心法》中指出:"夫人之真气,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柳公度也是经常用艾灸气海以防病延年的。由此可见,艾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温阳培元,补气健脾,强壮后天,养生保健之功。艾灸法对于脾气虚弱的中老年人,还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延年作用。最常用的艾灸健脾穴位有: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我们不能忘 - 中国艾灸网古代关于艾灸语录,我们不能忘作者:Tianyi 浏览 510 发布时间 10/12/30今天一网友发了关于艾灸的语录我觉得很好,艾灸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病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人人都可以自救。10.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名医名著话艾灸医名著话艾灸[[. 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从属主题: 名医 名著 艾灸 1. 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唐代韩愈)25.《诗经-王风》:“彼此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26.孔?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27. 隋唐时代孙思邈《小儿脐风预防灸法》书中指出:“和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车以防噤”。
中医热荐:神阙穴的保健养生方法中医热荐:神阙穴的保健养生方法http://www.cndzys.com/ 时间:2011-12-25 08:03 来源:大众养生网 作者:莫小名点击: 4 次 热点关键词: 神阙穴 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神阙穴是人体所有穴位中最隐秘最关键的一个要害穴窍,同时他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穴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室息息相关的,中医认为神阙穴是人体所有穴位中最隐秘最关键的一个要害穴窍,同时他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穴的保健方法:
养生的核心是养心 中医历来注重养生,精通中医的人往往长寿。养生重要在于养心,中医所说的心其实不是心脏,而是人的大脑和精神。"心为君主,就是说心是人体的最高统帅,它管理着人体的一切。心有"神明","神明"就是精神的意思。不嫉妒、不羡慕、不发怒、不忧郁、不思虑、不恐惊......这才是中医所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样的话才会"真气从之",那么"病安从之?所以:中医养生重在养心,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3、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仙家入手第一招:快速启动人体大药库的秘匙_木鱼的个人空间。
黄帝内经第十页黄帝内经第十页(2009-10-20 16:22:39)精是仰赖于真气而产生的,形体是仰赖于五味形成的。然而饮食不节,也能够伤害形体,气偏盛了,也能够有损于精。五味过用了,不单是伤坏形体,气也间接受到伤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亢阳促使元气衰弱,而微阳却能使元气旺盛。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
这时的失眠,大多是因为真气在调整头部神经。在气感上,能体察到因阳气亢奋,出现真气失于内收,大量外浮,如江河湖海,如雾气笼罩,弥散于体表的真气被搅动的气景。在阳气亢奋的同时,因为缺少充足睡眠时真气的补充,在表现阳亢的同时,还伴随着因真气不足而出现周身乏力、倦怠。因此,在此阶段,不能任意克伐真气,滥用真气,必须尽量减少真气的消耗,以保存体力。更不要将这种状态所出现的气景,误认为是真气充足的好气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