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女儿读《庄子》

 新用户75021kDM 2021-06-01

【前言:我不是国学专家,只是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对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感兴趣,此文绝无教导别人的意思,只是把我和女儿读《庄子》的过程和感想简要记录下来,如果有读者觉得有可借鉴之处,想在家教孩子读《庄子》,请先阅读专业学者对《庄子》的注解和评论,对《庄子》有系统了解后进行。】

我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诗词小说散文和戏剧都很喜欢,但稍读多了之后,不满足于仅体会辞藻和意境之美,希望更多领略杰出古人的思想之美,也希望能从古典作品里获得更多人生智慧,但发现自己的理解不能深入,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阅读是跳跃式的,这儿读读,那儿读读,没有系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思想的主流:儒家与道家,只是从别人的注释或转述中知道了一点儿皮毛,不读原著,不比较专业学者的著述,如何了解中国思想的源头和脉络?如何真正读懂后来的陶渊明、李白、杜甫和苏东坡?

我女儿今年九岁,上四年级,因为一直在英文学校就读,她中文不太好,我大概两三个月前开始在家辅导她中文,吸取我自己学中文的教训,我希望孩子的中文学习不仅限于辞藻意境的学习,不一味追求趣味或实用,而希望能拿出点笨功夫和耐心,以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前后顺序从源头开始学中国古典思想和文学,目标是提高孩子提高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升中文的审美能力,吸取古典思想中的精华,和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这些目标很大,没有一个容易实现,而孩子在家里额外学习中文的时间有限,孩子的中文基础薄弱,年龄也小,所以我的计划是循环式的学习,先简单浅显的过一遍文学史,辅助哲学思想的学习,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再来几遍从古至今的学习,逐渐增加哲学思想的学习,慢慢从我的教学为主变成孩子自主学习为主。

所以我们一开始选学了中国的诗歌源头《诗经》中的十首诗,读了第一位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的两段,比较了《诗经》和《楚辞》的不同风格,选学了《道德经》中的几段关于无和道的观点,然后开始读《庄子》。我们已经选读完《庄子》,现在正在读《论语》。

先读《庄子》不是觉得庄子思想高于孔子,而是因为《庄子》中有很多寓言,可以由此入手,孩子更易于理解,而且两者虽然有重合,但侧重点不同,庄子注重一个人作为自然个体的精神独立与自由,孔子更注重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的道德和人格修养。儒道互补,但中国历史上向来盛世儒家思想占上风,衰世则道家思想占上风。在当今中国,我认为一个人应先建立个人精神上的独立性和自由,再探讨如何做一个社会人更为合适。

《庄子》中虽然有寓言,但是书中的说理部分其实比《论语》更为难懂,我读了清人王先谦集解的《庄子》,也读了钱穆、冯友兰和李泽厚关于庄子的论述,对于《庄子》的考据和解释,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庄子》,只能说喜欢庄子的精神,把我喜欢的部分和对庄子的理解说给女儿,希望女儿也能喜欢《庄子》。鉴于女儿的情况,我个人也对《庄子》见解不深,所以我带她主要读《庄子》中的寓言,以寓言讨论没有读的说理部分。

在读《庄子》之前,我先和女儿看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地图,解释了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周王室衰落,诸侯并起,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得到发展,人们不再被束缚在井田制中,新旧贵族更替,商人阶层开始发展,人们开始怀疑、反思旧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百家兴起,我给女儿简略讲了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让她对《庄子》一书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我认为《逍遥游》是《庄子》的精神内核所在,所以我们对《庄子》的学习以《逍遥游》开始,又以《逍遥游》结束。

我们先读了《逍遥游》的开头关于鲲鹏的部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这段话非常形象,几乎不用解释,孩子就能想象鲲鹏那种遨游天地的逍遥。这段话阐明了庄子的理想:像扶摇九万里的大鹏鸟一样逍遥物外,游于无穷,自由独立。与这种鲲鹏逍遥自由的状态相对比的是整日低头啄食,营营碌碌,满足于在枝丛间跳跃的普通鸟儿。庄子热爱生命,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在拘束苟且中浑噩度过,他希望于天地精神相往来,超越生死与物我的界限,获得超凡的自由。

然而庄子如何去追求这种自由呢?

我们随后读了庄子钓于濮水这段: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由这段我们知道庄子无心富贵,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礼制败坏,做官要奉迎上级,压迫百姓,庄子宁愿过简朴的生活,像乌龟快活的爬在泥里,遵循自己的意愿生活。

在《庄子》所有的寓言中,这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一个,寥寥数语,人物的形态举止皆可以想象,比喻巧妙,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读《庄子》的时候,把庄子的观点和其他学派的观点进行比较或关联,孩子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讲这段,可以联系孔子的观点:“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或老子的”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三个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我女儿很喜欢庄子的这个故事,但老子的简洁表达更容易背诵。

与钓于濮水的故事类似的还有这段: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庄子喜欢以比喻和对比来说明观点,富贵对于庄子像是一只猫头鹰珍视的烂老鼠,他根本看不上,因为他像凤鸟一样有更高的追求。上周末我和女儿在南京时,看到路边遍植梧桐树,还和她又说起了这个故事。

读了庄子拒绝富贵的故事后,我们读了庄子借粟于监河侯这段: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 鱼之肆!”- 《庄子.外物》

《庄子》里面的寓言故事每一个都是很好的古文学习范本,但我们读这个故事,主要是说明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成为现实,但对于自由的追求依然需要而且值得坚持。庄子拒绝做官,却不免穷困,需要借粟,精神上的自由需要不役于物,如果心中欲念很多,不能跳出贫富的执念,就难得自由。道家和儒家都提倡无欲。这段故事也证明了孔子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你要追求自由,就要接受这种追求需要付出的代价。

庄子追求逍遥游,需要不役于物,不以富贵为念,还需要了解宇宙的大道,突破物我和生死的局限。

所以,我们又读了秋水这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如果一个人若以自己有限的人生和视角来看世界,他理解的世界是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就像河伯没见到北海时,以为自己很大,只活一个夏天的虫子也没有办法理解冰,但如果脱离自己有限的眼界,从宇宙的无限视角来看,天下万物有大有小,各个不同,事物日新变化,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在无限宇宙中,万物平等,不比较、羡慕和执迷长短、利害、大小、寿夭 ,才能在精神上 游于无穷天地。

这是庄子关于齐物的观点,《齐物论》那篇比较难以理解,而以秋水的寓言来解释,女儿大致能够明白。

庄子关于物我之分的寓言还有著名的梦蝶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是个浪漫的故事,后世文人经常在诗词中用到这个典故,像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化杜鹃“和陆游的“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但有的人从中感觉到物我两化的愉悦自由,有的人却感受到人生如梦的虚幻失落,理解各个不同,我对女儿解释说:蝴蝶和庄子都是宇宙中从最初的无中产生的现象,两个是不同的东西,“必有分矣“,但按庄子的观点,所有万物都是宇宙中运行的气所化,在不断的变动中,所以庄子在梦中发觉自己和蝴蝶其实化为一体。庄子认为万物同源而平等,消除物我比较与局限,将自己置身在无穷变化的宇宙中,这是他得到自由的途径。

不为物役,突破物我局限,还要突破生死的大问题,才能达到庄子向往的逍遥游境界。

所以我们随后读了下面这段: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在解释这个故事之前,我先和女儿读了《至乐》篇的开头第一句:“天下有至乐无有哉?“这个故事解释了庄子(或后世庄子门徒,因为《庄子》不全是庄子所著)对哀乐的态度,“死生惊惧,不入乎胸中(《庄子.达生》)“,才得至乐。生死是人生中最难突破的认知界限,以生人的有限经验难以推知死后的状态,所以人们会害怕死,因为怕死,生出忧虑。如果像庄子这样,置心神于无限宇宙中,看到生命的始终变化如同四季运行,人死了只是睡在了天地的巨室中,无须悲哀,由此,不为情累,达到逍遥状态。

庄子另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是: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至乐》

这个故事不仅说人死只如季节变化,依然存于宇宙中,还进一步说死后免于生前的劳苦忧惧,比生前更快乐。女儿不喜欢这个故事,她认为生还是比死快乐。我也认为这个故事不符合庄子等同生死的观点,不过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而且可以让孩子看到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烦恼,所以还是让女儿读了。

读了以上故事,好像庄子是个无情无欲的人,其实不是,我喜欢庄子,就是因为他有情但不累于情或欲,他不像老子想让人们“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庄子热爱生命,才向往逍遥游,他的逃返自然是高度的智慧与思考后的选择,他不反”知“,他提倡”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

所以我和女儿还读了下面两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

鱼乐的故事反映了庄子爱好自然,看到鱼游的姿态推想鱼的快乐,心中无情的人怎会有这样的推想?而第二个故事说明庄子与惠子的友情,虽然庄子等同生死,但正如前面他妻子死后那段中提到的:“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他并不像佛家断情灭欲,他是一个看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天地无限大美超越有限人生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但如果将庄子与儒家相对比,他的人生态度确实没有儒家积极,我觉得这是因为他非常关注个人自由的倾向导致的,也是由于他身处乱世导致的。 庄子也知道他的逍遥游只是理想,他依旧不得不生活在现世,面对现实的不得已,所以《逍遥游》后仍有《人间世》这篇。

关于这点,我和女儿读了关于山木的这段: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

世事混乱,圣人都难以全身,那么究竟是显露才能还是应该隐藏才能呢?在上面的故事中,大树不成材得以天年,鹅因为不能鸣而被宰。庄子认为藏和不藏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应该顺乎天然,不滞于任何一端,但究竟如何才是顺乎天然呢?

于是,我和女儿又读了楚狂笑孔子这个故事: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由这段可知,身在乱世,天下无道,圣人难以成就功业,仅仅求生而已,如果非要显露才德,给人指路,将招来危害,正如山木因为材质好,才被人砍伐,漆树有用,所以被人割,所以庄子还是偏向于藏才和无用,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前半句其实和庄子的观点相似。但儒家还是追求挽危世、济天下。孔子在乱世中周游列国,想恢复礼制,传播仁德,帮助施行仁政。所以同在辛亥和民国的乱世,一些文人比如郑振铎认为庄子消极,而孔子是勇于济世的圣人,钱穆认为庄子是消极的”艺术人生“,而孔子是刚勇的”道德人生“。

但庄子面对人间世的困境,并不全然消极退避,他的态度是安时顺处,临难不惧。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庄子.秋水》

《庄子》中经常提到孔子,有时贬低,有时赞扬,但如果庄子不是高看孔子,又怎会经常以他为比喻,阐述自己? 上面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但可以看出庄子(或庄学后人)对孔子的赞同。

最后一天的阅读,我和女儿又回到了《逍遥游》,正如我们开始读《庄子》是读《逍遥游》的第一段,我们结束读《庄子》是读《逍遥游》的最后一段: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 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 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 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这段话又谈到大小境界之别、有用无用之争。庄子不愿像眼界狭小的野猫,混世逐利,也不愿像嫠牛空有其大,木然空存,他希望自己像一棵无用的大树,不为无害,不为物或人所用,逍遥游于四海之外。《庄子》这本书没有鸡汤,没有实用知识,也正像这段文字里不中绳墨的樗树,但这种于实际生活的无用却对我们的精神生活大有用,让我们觉察商业社会的物役之累,看到宇宙的大道之美,超脱世俗统一标准的狭隘,在精神世界的“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和女儿读《庄子》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享受,为了让孩子喜欢,我们这次读,以故事入手,避开了论理部分或者生字太多的故事,我没有要求女儿背诵读过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她中文不好,不想第一遍读难度太大,只是让她抄写一遍读过的故事,记住每个故事中几句重要的话,每次讲解之前先问问她自己的理解,讲解之后再问问她的感想,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再讨论一下,小朋友的角度和看法会和原著不同,也和我不同,很多时候也很幼稚,但这是她自己的理解,也不能突然拔高,所以还是鼓励她多想多说。

比起现在读的《论语》,女儿更喜欢《庄子》,《论语》质朴的文字风格更像《诗经》,《庄子》汪洋恣意的风格更像屈原,更符合小朋友的审美吧。

女儿已经忘了《庄子》故事的文字和细节,但她记得故事的大体内容,对庄子的思想有了大概的印象,在后面的阅读中,尤其是对比《论语》,讲魏晋清谈,阅读陶渊明、李白和苏东坡的诗作时,我们还会遇到庄子,在不断的联系对比中,希望她会有深一点的理解。

最后一点感想:在读《庄子》的过程中,我有时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太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孩子,孩子却未必领会或记得,但做为父母,只能尽心,如果总是纠结对孩子的教导是否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或影响,恐怕会束手束脚,左右无从。

(《庄子》中有很多生僻字,可以到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_26.aspx,选中不认识的字,就会出现词典功能,标出读音和意思,也可以直接查字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