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讲庄子』眼高手低对于练功无益

 为什么73 2021-06-01
原创JT叔叔文库 修田哥哥资料库 今天

图片

生死的关卡,在<齐物论>里,是轻轻的、不太逆你的毛随便摸一下;然后到了下一篇<养生主>他又提出来。这两个地方,《庄子》修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齐物论>里,庄子提出来『死』这件事情,我们要修练的角度是:『死』是你不知道的东西,你的我执会讨厌不知道的东西。说不定人死了以后,这些我执会被融解掉,灵魂人只拿他要拿的好能量的部分,慢慢地把我执删掉;又或许我执会形成所谓『活在地狱的世界』,消化掉残存的不实念波——我不知道。但对我执来讲,死亡是它被消灭的过程也说不定,所以人的我执当然会极力阻挡死亡。

大部分的『我(self)』的感觉就是ego——都是我执做的,所以就会觉得『我讨厌死』;可是在<齐物论>的观点就会认为:你讨厌的是『死』,还是这个巨大的『不知道』?我们常常是处在自恋狂的状态,我以为我生气是因为『你做错』;其实是搞错了,我生气是因为『我的右脑被左脑的谎言打得痛了』。

同样地,可能有人认为我们『讨厌死亡』,是因为讨厌『失去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但是有很多讨厌死亡的人,实际上他早就痛恨这世上的一切了,但他还是讨厌死亡。

所以,庄子很可能想推荐我们,再考虑一下: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真正讨厌的,会不会其实是伴随死亡而来的那些『未知』?所以庄子在<齐物论>这个地方,就拿死亡当作一个reference;你有多讨厌死亡,就代表你有多讨厌未知。

而到<养生主>,庄子又提出死亡,是在说明『死亡是一个自然现象』这一点。照理说,我们人对自然现象,应该不会有情绪才对;人一定会死的,有什么好挣扎的?你挣扎或者不挣扎都会死啊!可是,人的那个『不愿意承认事实』的逞强抵抗之心,就是会忍不住挣扎。

第三篇的修练重点在于:我有情绪,就要承认事实,直到那个情绪没有为止。当我们对死亡有恐惧、紧张,甚至有想逃避的代偿行为,比如做健身运动之类的。这些东西加起来,其实都意味着你有一种情绪,叫做『你不承认死亡是一个必定会来的东西』;而且你也不承认『有时候死亡就是莫名其妙、以你想也想不到的方法到来,你挡也挡不了』的这个事实。所以,第三篇主要是处理你『不承认事实,因此产生情绪』这个我执的状况,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原形毕露。

当然到了第五篇、第六篇,庄子对死亡,又有别的角度的论述。好像无论是修佛法或者是修道家,都是要参透死亡。当然,我是觉得,说不定我到死也参不透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我对我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期许。但是在我『心的能量』的状况,我能明白,当我『不承认事实的我执部分』开始减少的时候,我对于死亡的那种逞强抵抗的不舒服的感觉,也是逐年在降低——这或许是这个篇章中,庄子希望我们做到的功用。

所以这一段,同学不一定要把它当作是修练的目标,而是可以把它当作是庄子安排在这里的一个检查标准。你今天可能对于死亡,有那么多的害怕跟不安,可是你练了《庄子》以后,你看看,会不会一年后、两年后,你再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一定是你死,可能是你家人的死亡,或者是你心爱的宠物死亡——在面对这些死亡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情变得不像之前在面对这种事情时那么低痛苦难受,那就是你练《庄子》有进步了。

这一段又是一个AB,瞿鹊子问长梧子说:『吾闻诸夫子』,我从一个叫做『老师』的家伙那里听到一些话——这是《庄子》一个恶毒的小幽默啊,老师是谁?『老师』就是孔子嘛——这些人一开口都是先嘲笑孔子的,很奇怪的。就像我们台湾朋友之间,一个姓林的朋友,他见到人总是非常喜欢训话、开示,有严重的教主病。后来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林(您)老师』。凡是喜欢说教的人,大家给他的外号就是『老师』。当然,我的外号也是谭老师,自己也要稍微警觉一下。

他说:我问老师那个家伙,他跟我讲说:『圣人不从事于务,圣人不会去努力搞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就利,不违害,对有利的事情不会靠过去,对有害的事情不会想逃;不喜求,不缘道,不会想要去追求,也不会想去求道。』说『有道之士才不求道』如果是一个无道的、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才会寻求光明;生活在光明中的人不会寻求光明——大概是这样的定义。

『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没有说也当有说,有说也当作没有说,圣人的活动范围是在这个有形世界之外。』其实这句话听起来都是打高空,这不是介绍你道家的真谛,就只是高谈阔论、不知所云的东西。

他说:『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这些好听起来高深的东西,孔子那个家伙就觉得这种是疯话;可是我就不一样,我是比孔子更有慧根的,我觉得这些东西真是讲得太好了。那,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庄子这一段描述实在很帅——文学表现力很帅——你想想看,现在世界上就有很多人,抓着那些他也不懂的高玄理论,跟人家分享、泼洒,来感觉:我真是太高深了!

像我从前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看过几本写相对论的书,只有爱心斯坦写的那本他看得懂,其他人写的都看不懂。为什么?因为爱因斯坦懂,凡是真懂的东西,讲出来就不会让人觉得玄。

《庄子》有些我没有练到的部分,我可能会讲得玄;但是我练过的部分,我在讲的时候,同学不会觉得玄。同学可能会觉得不能接受、不敢做到,绝对做到了『会被我妈骂死』之类的?但那是不接受的部分,不是不理解的部分;但是真懂的部分,我讲出来就不会玄。有些《庄子》的条文,我觉得我还不懂、还没有练破,还没有真的练成的,那些东西我讲的时候,我自己也会觉得玄。

因此,『高深莫测、不知所云』的东西,本质上来讲,就是不懂的证据。

瞿鹊子就是那种佛家术语叫『增上慢』的心情——增加到自己真正实力以上的自我认知、自我感觉太良好的傲慢——其实他的功力根本就没有到,他只是听到一些他听也听不懂的话,可是他却觉得自己的境界有这么高了。

教主病、修道病的患者,现在满天下都是,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说一些他自己没有体验过的什么光啊、爱啊、境界啊,什么『我觉得你是第五地的菩萨了』。事实上,他也没有开悟到可以知道那些临界线、第几层在哪里,都是在说一些他不懂的事情,自己觉得自己好伟大。

有一个人去看龙帅江老师,第一句话就是:『哎,龙老师啊,我见过那么多中医大师里面,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你医术最高!』我觉得,讲这话的人真的是很自爽啊!因为照逻辑来讲,那么多中医大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来谁最高,就是你在宣称『你比他们都高』了。这种话是要讲出来好让自己解离掉是不是?

所以,当瞿鹊子展现出这种高度的增上慢的、肥大的自我的时候,长梧子就马上先打他一巴掌——《庄子》的写作,一定不放过这种细节。庄子并不会说:『因为我是道家的,所以有个人说孔子好烂、他不懂,这个样子是对的,这个人是站在我这边的。』不会。庄子觉得,这个说『孔子好烂』的人,更加不是我这边的,一样是自我肥大。

长梧子就说:『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那个道理,是我们中国史上第一天才儿童黄帝听了会困惑的东西,孔子怎么可能懂啊!』瞿鹊子就会想啊:『啊,连黄帝这个天才都听不懂,孔子这个笨蛋当然听不懂。所以,我是比黄帝还要天才的喽!』他讲到这里的时候,观众可以想象瞿鹊子心里面是更加暗爽一下,自我感觉超良好的。

可是,长梧子马上就回过头来骂瞿鹊子说:『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号鸟)炙。你也想得太快了吧?你看到个蛋,就以为你有闹钟啦?看到一个铁珠子,就以为你有烤小鸟吃啦?』这是说,如果你有一个蛋,而你要有一只鸡早上叫你起床、有闹钟,那从一个蛋到一个闹钟,你还得把它孵出来;而且孵出来还得是公鸡,然后把它养着养着,养到那么大一只鸡,你才有闹钟啊!你现在不过就有一个蛋,你就以为你有闹钟了?如果你有一颗小石头,那个小石头你也要编一个发射它的机器,然后去找到一只小鸟,然后再打到那只小鸟,然后再烤好它,你才真的吃到那只烤鸟啊。你为什么捡到一颗石头,就觉得你已经吃到烤小鸟了呢?

这个象征是在讲:所谓道家的道理,你必须扎扎实实地从零练起,慢慢练到有那个功夫了,你才能真的懂它是在讲什么。

当然,这个市面上,其实大部分的求道之人都是这样子:听到了,就以为自己悟透了,简而言之,就是『眼高手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