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011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能否趋吉避凶,主导权在我们自己。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5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请问大家,生活里面最怕的是什么? 有人说怕没钱,有人说怕失业,有人说怕生病…… 其实这些不能称其为最怕。 要说每个人生活中最怕什么,那就是有凶有祸,起伏无常。 明明很好的局面突遭横祸,明明前景很好的事业遭遇寒冬,明天和意外变幻莫测,谁都抓不准。 所以,我们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关于“趋吉避凶”的一切,都想通过自身或者外力的协助,避免凶祸,获得吉祥。 比如有很多人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 但是,凡是那种说给你挂一个,供一个什么,奉劝大家都别信,你借外来的力总不是那么可靠。 做人最好靠自己,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个办法,你真的可以趋吉避凶,但不是迷信。 吉之后必定是凶 《易经》里面经常讲四个字:吉凶悔吝,人生的悲剧大多来源于这四个字,这个叫作无奈的必然律。 我们首先要知道:吉生吝,吝生凶,凶生悔,悔生吉。 当一个人很顺利的时候,他就开始吝啬,能帮忙的也不愿意帮忙。 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凡是穷人大都乐意帮助别人,很大方,而有钱人多半不太乐意帮别人,很吝啬,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有人解释说:反正穷人没有钱,就是通通给别人也没有多少;有钱人则会想,我有这么多,给你还得了?
而且,人在有钱,很顺的时候容易大意,讲话就随便了,然后吝就变成凶,这是人生的规律。 因为你一放纵自己,就会在无意当中得罪很多人,这些被你得罪的人就会反扑,于是凶就来了。 一般人,吉的时候完全不会后悔,他说我没有后悔的必要,怎么会后悔呢? 为自己找痛苦,为自己找烦恼干吗?我这么顺利,这么有办法,关系这么好,能怎么样?这种人经常出大事。 吉之后必定是凶,就像泰卦后面就是否卦。 吉的时候,要知道泰是很难保的,一不小心就到否了。否要极才会泰来,否到泰很难,泰到否却很容易。 大家有没有发现,公司很多的问题都产生于庆功宴那天晚上,就是事先没有预防。为什么会有问题?就是庆功宴所造成的。 三国里,孙策认为他有大功劳,他认为只要他来一定会请他上座,没想到没有让他坐在那里。 你一给他难看,最后你死了,他活下去了。那个后果就是你事先没有想到的,谁叫你不想呢? 袁绍不得了,长得好,威势大,又是世家,他就展示给大家看,像他那样,几乎不可能失败的人,很快就失败了。 七十万大军,曹操七万人,连曹操都恐慌了,这怎么能打得过袁绍?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曹操在没有杀皇后之前他是一个好人,杀了皇后以后,整个的兽性就显露出来了,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是大魔鬼。那个点很重要! 预防重于治疗 如何才能趋吉避凶?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就是要从吉凶悔吝这个循环里面挣脱出来。 怎么挣脱?答案很简单,只要能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就完全可以趋吉避凶。 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想事情的后果可能怎么样,出现这种后果我后悔吗? 如果事先不想,万事都先做了再说,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因为凶已经出现了。 换句话说,当你觉得很顺利的时候,要变成后悔在先,即后悔在凶发生之前。 常常想我这样继续走下去,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出现,自己调整一下自己。 所以曾子每天都要三省吾身,其实就在讲这个,只是他没有把这个根本说出来而已。 我本吉顺,为什么吉顺?因为现在市场很活跃。 那你就要想想,市场可不可能发生变化,同业有没有老二紧跟着你,会超过你;你的研发单位是不是因为太好了,所以就停顿了。 这些都是可能凶的,它是有原因的。不要等到它出现了,然后才来骂人,再来紧张,再来急救。 在吉顺的时候,先想可能带来的危机是什么,先把它弄好,这个凶就不会出现。 我们把预先考虑事情后果叫作具有忧患意识,这绝不是自寻烦恼。 自寻烦恼是无事生非,而具有忧患意识则是未雨绸缪,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的小孩要去美国读书,我说现在你要到美国去,你要注意我看不到你。以前我看得到你,会主动提示你这个那个,在美国我根本看不到你。 所以你要改变,你有什么事情,要主动告诉我,否则我不知道,这就是此时此刻最要紧的。 你给他讲半天,又都是废话,有什么用呢?关键时刻一二三,把要点说完,其他就不要再说了,他会牢记在心的。 预防重于治疗。 比如我们现在医疗工作根本就是错的,多设医院,多培训医生,这是坏心眼,就是希望全民都生病。 我们的医疗应该想办法减少生病,减少药品的消耗,而不是大量制造。 有人很有钱,他就捐一个亿给出名的医院来挽救如何医治癌症,我是一百个不同意,你是想从中又赚更多的钱而已。 我捐钱给你,不是让你怎么样去治疗癌症,而是要你怎么去预防癌症。 预防是看不见的,被预防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受惠了。他得癌症了,你见一个宰一个。结果不同,那个福报自然会不一样。 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化于无形,就好像根本没有做事一样。这才是大功劳。 学会善补过 易经系辞告诉我们,悔和吝是犯了过失之后,心中产生忧虑。 不过悔字从心,而吝字从口,二者是不一样的。 犯了过失,心中想要补过向善,叫做悔。 犯了过失,口头上说要补过,心里头却缺乏诚意,甚至还要找理由掩饰或推诿,即为吝。 这也就很清楚的说明,为什么悔后趋吉,而吝常趋凶。因为不诚心改过,必然小过失变大过错,岂能不凶?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 悔或吝,固然有小过失,只要善于补救过错,便可以无咎,也就是不产生祸害。 悔、吝、凶都是过失,都叫咎。但是善补过,便可变成无咎,所以悔十分重要。 人处在吉顺的时候,最容易得意忘形,难免有一些小缺失。 也不愿意诚心诚意地善补过,反而会采取吝的态度,尽量推诿责任,于是凶随着来了,这才开始后悔。 这种由吉而吝,招来凶祸才心生后悔,值得大家反省改进,因为凶祸以来,后悔也就晚了。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般人只会背诵,却不能体会其中的用意。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大家都应该坚忍耐烦、未雨绸缪,在吉顺的时候就要想到种种可能发生的弊端,悔在先。 也就是,常常把吉悔放在一起,吝凶就可以减免,还要发挥善补过的精神,自然能够渐趋于吉,而远离凶了。 人生的意外实在太多,趋吉避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求神拜佛、占卜问卦,只能当做辅助,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做人做事凭良心,求合理。 也就是说能否趋吉避凶,主导权在我们自己。 做一件事情,先问问自己心里有没有理想,有了理想你就没有什么吉凶了,没有理想你就会有吉凶。 如果这件事情是我一生一定要做的,那我不管失败成功都要做,不会再去考虑结果是吉还是凶。 这样的人生,岂不更有意义?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6月3日(周四)直播预告 直播主题 星期四奇妙夜—— 用易理解读历史上的诡异传说 直播主讲 易经思维课程部·绒易老师 直播时间 6月3日(周四)晚8点 直播福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