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去世请假未批,强行休假被辞退:劳动法真成摆设了吗?

 毒鸡汤 2021-06-03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职场上无情的事多如牛毛,这个社会不会为你一个人做出改变,但是你不反抗,你只能被压迫。
 
海明威曾说:“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1

 
近期,“八小时工作制”、“应届生拒绝996被辞退”、“加班猝死”等话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畸形的加班现象,扭曲的奋斗观,一个接一个的极端案例,都反映了有些企业漠视员工权利,恶意行使管理权。
 
今天,“男子因父亲去世请假8天未获批,强行休假被辞退”,这样一则新闻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


据报道,2020年1月6日,上海某物业公司员工陆某,因父亲生病向其主管提交请假单后回老家,请假时间为2020年1月6日至1月13日。
 
次日,陆某因公司未准假而返回,途中得知其父亲去世,便再次回家处理丧事。
 
1月14日,陆某返回上海,并于次日起开始上班。
 
1月31日,公司向陆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原因是陆某旷工,违反公司所规定的劳动合同的条件。
 
令人唏嘘的是,该男子平均月工资3100元,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
 
仲裁委经审理,裁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75269.04元。
 
结果公司对该裁决不服,提起诉讼。
 
法院一审、二审都对该裁决予以了认可,判决公司应支付陆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75269.04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人去世属于突发事件,陆某老家距离上海路程较远,停灵的殡葬习俗又普遍存在,一来一回需要好几天。
 
陆某急忙处理完家事,马不停蹄赶到公司上班,不曾想等待他的却是解约合同。
 
打工人真的太不容易了,一边是照顾不到的家,一边是怕失去的工作。
 
家人病逝本就悲痛万分,一转眼,却又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工作。
 
或许我们可以说:垃圾公司,刚好趁机离开了。但是一个中年人,他肩上肯定有家庭的重担,等着他的将是重新就业的难题。
 

2

 
其实现实中,企业漠视员工权益的案例并不少见。
 
就在前不久,媒体还曾爆出一起企业限制员工上厕所次数和时间的事件。
 
网友发帖称公司多名员工上班时间上两次厕所,被罚款20元。
 
根据处罚公告,该公司规定每个班只允许上一次厕所,而被处罚的人上了两次,上厕所还不登记。
 
当问起负责人时,负责人说:“他们是恶意的,借上班时间抽烟,玩手机。”
 
俗话说,人有三急。谁不需要上厕所?
 
要是因为上厕所而被处罚的话,这样的管理未免太没有人性了。
 
就像以前快手总部被爆出的在洗手间安装计时器,限制员工“带薪拉屎”。
 
怕员工摸鱼是对的,但方法是蠢的。
 
很多996也并没有提高劳动效率,反而激发员工的逆反心理,我抗争不过,我就摸鱼,一天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效率丝毫不增。
 
一味的压榨员工,会一直让员工处于紧绷状态,对工作并无益处。


就像网友说的:我们无产阶级奋斗到现在,就是为了能站着把钱挣了。
 
年休假、婚假、丧假……都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前人们做出了巨大的改革和牺牲,才有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有了8小时工作制、有了周末假期。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件事中,员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但我们更希望,体恤员工、以人为本的好公司多一点。

3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工作就是为了幸福生活,如果工作的结果与幸福生活相差万里,那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网上经常有提问:90后为什么经常辞职?年轻人为什么不加班?
 
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成年人来说,每天除了忙于工作之外,还有许多私事。
 
大到恋爱生子,小到鸡毛蒜皮,有亲子关系需要维护,有业务知识需要学习。
 
但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仍然有许多企业无视法律,轻视人权。
 
这不,杭州的王女士9点了才下班,可是领导不让她走。


理由是公司马上开年会了,需要排练节目,王女士因为工作了一天非常疲惫,直接回家了。
 
领导向上汇报此事,王女士在群里提建议说:事情能否提前安排,不要临时通知。
 
玻璃心的公司认为她在顶撞,要求她离职。
 
我有时候真的很迷惑,很多工作其实工资不高,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但领导觉得直接把你这个人“买”了,你就该24小时随时为他服务,24小时超长待机。
 
你需要唱歌、跳舞、会说话、业务强、随叫随到。
 
你是每月给我十万吗?需要我唱跳俱佳,技能点满。
 
企业和劳动者是雇佣关系,是合作关系,共赢才是目的。
 
占用员工休息时间,约定俗成的加班文化,搞团建,办年会,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要么多给点工资,要么少玩些套路。
 
为什么90后轻易离职,是看清了资本的力量后,拿起法律武器,拒绝当韭菜罢了。


文 | 毒哥&喵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