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大赛072】榆次老城

 文艺众家 2021-06-04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榆次老城

包作军

榆次老城所在的晋中市距离太原市很近,似乎是在谈笑间已经进入市区。

最早知道榆次是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里,“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榆次人盖聂是战国时闻名的剑客,连荆轲都不远千里来向他求教。在榆次老城入口看过简介才知道,榆次,春秋时期称为涂水、魏榆,战国时期改称榆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游览晋商文化走廊的最佳起点。

进入榆次老城,我的眼前一亮,古装电影电视剧的场景立时显现,我几乎怀疑自己进入的不是古城而是进入了影视基地。问过当地人得知,这里曾经接待过不少电影剧组,拍过一百多部古装电影。

老城诸多的古建筑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榆次县衙。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县级衙属之一,素有“三晋第一衙”之称。县衙始建于宋朝,它座北朝南,中心对称,主体建筑都在一条线上,运用了三进三出、东高西低的传统修造方法,整体布局、规模形制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传统礼教思想。一般的县衙它的规置都是四径三堂,而榆次县衙却有六径五堂,据说,在公元979年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北汉,水淹晋阳城,于是就把这个古并州府迁到了榆次,榆次县衙随之升格为州府衙门六径五堂的规置,后来一起沿袭至今。在明初时期,洪武皇帝朱元璋把他的三个儿子封在了太原,榆次作为三个古城中最重要的一个又被称为三晋首府,县衙建筑群中众多的建筑按功能可以分成行政管理、文化生活和神庙祭祀三个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县衙大堂。

进入大堂,牌匾上“亲民堂”三个字,字体敦厚圆润,颇感亲切,让我联想到如今许多机关单位门厅里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我有些奇怪的是,一般的县衙大堂里,譬如刚刚看过的平遥县衙,大堂悬挂的都是“明镜高悬”这么一块匾额,但是在榆次县衙里却是悬挂着康熙帝的一块御匾“剧暑悲难渡,晴秋喜却回”。这里面有一段故事,在清初的时候,一些反清复明的义士,比如说顾炎武、傅山他们经常来榆次,同榆次名士王介石策划一些复兴之计。康熙帝虽有耳闻,只是无暇顾及。康熙42年的时候,他终于有机会来山西,到榆次一看,已经是时过境迁了。原来,那些前明遗老均已离世了,况且王介石的儿子也在清朝为官多年了康熙颇为感慨,于是就亲笔写下了“剧暑悲难渡,晴秋喜却回”的御匾,并且把这块匾送给了当时的榆次知县祖良才。从此,这块御匾就代替了一般县衙的“明镜高悬”,成为了榆次县衙的镇衙之宝。

县衙大堂是县官处理重大政事,主持审判的厅堂。犯了罪过的人,县衙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处罚,偷盗的砍手;淫乱的,男人打屁股,女人要骑带有铁钉鬃毛的木驴,直击孽源。堂后面“忠爱堂”也就是县太爷的生活区了,亭台楼阁,杨柳鱼池,风景秀丽,看来古代的父母官的生活还是很有几分滋润的。

榆次老城另一个看点是城隍庙,一进三院,可是了得。玄鉴楼四层木构,不用一铁一钉,五叠斗拱托起飞檐入云。就连两边的钟鼓楼都是双层斗拱托檐,美轮美奂。难怪世界文化遗址保护会把它列入全球古建筑一百美。

中院是城隍庙的主院,正殿为显佑殿,祀城隍;两侧分别为冥王殿和元辰殿。城隍虽为城市神,不管诉讼法律,管的却是人间的道德,所谓惩恶扬善者也。侧殿中,不但十大阎罗个个现身,十八层地狱恐怖森然;而且,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扑面而来。中院入口的巨大雕花门楼,插上台板,立即变成乐楼戏台,可谓巧妙。增加后院并设置寝殿是榆次城隍庙的一大特点。原来,榆次的城隍是宋朝名相寇准。寇准的名头可能要比榆次的名气还大。这位寇准就是榆次人。据说城隍夫人也是本地俞家街的俞姑娘。将寇准拜为榆次城隍是老百姓自发的。从元至正年间到明嘉靖,榆次的城隍庙修了一百多年,可见榆次百姓对这位乡党的抬爱。

文革期间,人们把城隍庙说成是封建迷信的代表,几乎毁灭殆尽。其实到修葺一新的榆次老城城隍庙看看,从它的对联和匾额题字可知,字字句句都在劝人行善戒恶。城隍庙寝殿有一副对联写的很有意思:

站住!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县衙用严刑峻法制止人们去作恶,城隍庙则采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利用坏人做贼心虚、怕死祛祸的心理,进行心理教育。使你觉得每个人的一切言行,都在神的监视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而达到使人们为善不做恶的效果。

榆次老城与平遥古城虽然相隔不远,却是两种迥异的风格。平遥给人的感觉是成厚、古朴、悠长。榆次不同,它的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大都透着活力,它将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混为一体,让人疑为天成。

漫步榆次老城,细细品赏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建筑,我深深地体会到榆次人的远见卓识。正是他们将这座老城完整地保留下来,不仅给子孙留下了一个旅游的饭碗,更保留的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保留的是凝固的民族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