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了四十多年的察哈尔省,为何会被撤销?背后有哪些原因

 翰林冷知识 2020-10-27
察哈尔省这个名字,可追溯到蒙古的察哈尔部,意为大汗护卫军,战斗力极强。
皇太极打下察哈尔部后,编为八旗,后来地名就按八旗来,成为守卫京师的重地。

▲清朝察哈尔

1912年,民国政府对清朝的行省划分进行了改编,将直隶省口北道、绥远都统、察哈尔部、锡林郭勒盟设置为了察哈尔特别区。
后来在1928年,将特别区改为省,即察哈尔省,包括今天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广阔。

▲民国时期的察哈尔

在1952年时,撤销了察哈尔省的建制。之所以撤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949年到1951年间的察哈尔

第一,外部环境。
与民国时期相比,当时的国际关系比较融洽。察哈尔省原来被称作京师门户,但现在不需要省级建制的战略缓冲,军事价值降低。
同理,热河省、绥远省也都是类似的原因,被逐步撤销。

▲察哈尔民俗博物馆

第二,经济因素。
察哈尔省的主要城市张家口、大同、宣化等,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没有核心的、可以起到带动性的城市。
再加上察哈尔省地广人稀,全省的人口仅有二百余万,经济总量略低。如果维持省一级建制,成本过高,故将其进行了拆分。

▲如今的张家口

第三,为了恢复内蒙古历史本来面貌。
民国时期,军阀混乱,内部关系复杂,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防止外部入侵,才将内蒙古拆分成数省,分而治之。

▲今日大同

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局势稳定,氛围和谐,是比较好的时机恢复内蒙古的历史原貌。
所以,察哈尔省撤销后,很大一片地区回归了内蒙古。

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