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胜村(一)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1-06-05

本文作者:贾来全


每逢周六,母亲总是守着大门口的石墩,或蹲踞,或起身,像定时的钟声总为归来的我敲响。今天,她失去了往日的关切显得沉默,慢慢抬头凝神疑问:“我走了,村子还在吗?”一个80多岁高龄的老人,俨然以一个守护者的身份发出了一个追寻者对现实的渴求,这像山的呼唤水的流淌。面对这威严和温情,相依相偎的母子俩从村头走到村尾,从村前走到村后,伴着晚霞静静地、默默地融入于一草一木、一点一滴。房前屋后野草丛生,丛丛的露珠映照着洁白的墙壁,相间的蓬蒿昭示着封闭的院门,锅碗瓢盆在岁月中留下了印痕,一日三餐在日月里陪伴苦辛,柴米油盐褪不去的色调给生活增添了韵律,和谐的节拍催生了劳累的激情。坛坛罐罐,那米的一颗颗历数着新的一页页,见证着不老的岁月。烧火铲铲,这柴的一把把尽显着日月的融融,熔铸着盈香的清纯。和着节拍的老风箱也不甘示弱,呼啦声打破了沉寂将家富有情韵。这吃的本能显示着一种古老的文化润物无声,像雨润禾苗一样,滋养出一茬茬泥土般忠厚的庄户人,真乃“野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把“一箪食一壶浆,一瓢饮,人在陋巷,不改其乐”演绎到了极致。醇厚缠绕的根、温馨缠绵的情,这剪不断的情结凝聚着喝着莜面糊糊的至尊人道。

生活的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品位化,自我奋进的力量怎能不融入社会的洪流中掀起朵朵浪花。机耕代替牛耕,农业的现代化使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一个个青壮年离家或带家外出打工走向了城市。然而,挎起的背包总拉不住层层叠叠零零碎碎,别离与眷恋的纠结终将使牵挂的身心渐行渐远。到现在全村二十六家宅院只有六家住户,其中三户单身,总共九人,且年老体弱。农忙时经营土地,闲暇时在外挣钱,或转包他人,维护土地确有权。这种对土地经营的新格局在变与不变中呈现了往日村庄的影子。

那年,上辉腾梁挖药材,迎着黎明,踏着秋霜,回眸的一刹那感受到了村庄的淡雅和厚重。生于斯长于斯,从落地的哭声到成长的微笑,细节的呵护无不是村庄积淀的滋养。带着铁铲干粮,轻快的脚步强烈的欲望从村庄延伸。汗水与危径共剪影,饥饿同陡坡同定神,艰辛跋涉喜逢登顶胜景。海拔2000多米的弯土坝使渺小的我感受到自然的伟力。脚下的深险身后的雄阔将山、梁、川演绎到极致。横亘的阴山与绵延的大青山遥遥相对而富有生机,两侧的丘梁相拥着平川更显富饶,延川的村庄疏朗雅致,空旷的田野经绿油油的庄稼点缀呈现一派绚烂的氛围,镶嵌一侧的柏油公路打破了沉寂带来了活力。这相融相生的图景得于此胜于此,恰恰祥兆着得胜村。

得胜村,三梁环抱三滩相护,藏而不露,朴而不俗。梁现风骨,滩显风情,塞外边陲小村别有一番风韵。它偎依辉腾梁,背靠科布尔,坐北朝南,向阳逢春,特殊的环境让土地变松软,使寒冷育苍翠。东梁像一条长龙,随着四季的变化而魅力无穷。雪盖,苍劲欲跃,试与天齐,明月天涯何处寻,静卧星空才识惊。雨洗,微波成影,幻化逼真,迎日鳞光接地新,片片粼粼泛华浓。霜落,土气营土味,飘香醉酒浑,清爽不待寻,四溢由我纯。风吹,黄尘飞黄沙,无晴也无阴,昏昏藏生机,吐芽尖尖新。西梁的防洪大渠直通辉腾梁下,将山洪化险为夷。依形顺势,开荒拓土,群策群力,按自然之理改造自然,营室营家,其乐融融。其间,水火无情家家警钟长鸣,防范意识人人责任担当。自然的灾害绝不是危言耸听。经历也是经验,经验在传承中吸取,教训在经历中获得,环境的历练凝聚着村民的力量,铁锹镐镢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科学规划合理整治,大渠也光荣地老去,接替它的是分上下道的柏油公路,南北集宁到固阳,东西集宁到呼市,双线交汇的得胜村迎来送往,新颜勃发。

东西梁向北渐趋平缓,相拥而成的长洼在村庄的背后,故名后的深洼。这里宽阔幽深,水草风茂,狐狸出没,野兔再生,是天然的生态园。“的深”又和村名“得胜”相关联,不成文的巧合似乎成了可考的依据,于是得胜村就成了村民衷心的祝愿。南梁与村庄近相对照,又与大青山遥相呼应,这个坐北朝南的村庄显得更加富有底蕴。面对皇天后土,敬仰虔诚,村民不惜一年年一月月,肩扛犁锄,晒黑皮肤。梁田禾垄香,洼地麦苗壮,万物有灵气,人勤地生光。

东滩西滩是典型的下湿地,茵茵萋萋,哞哞咩咩,嘶嘶萧萧,或尥蹶儿,或打滚儿,或卧或散,这貌这声这形飒飒爽爽,妙合天成,纯朴宜人。爬山调的和韵怡情悦性,咏而不倦,乐而忘归。这纯粹的牧土也少不了孩子们的乐趣。他们身着粗布,光着脑袋,甚至赤着脚板,守在马屁股的后面,瞅着空儿,跃跃欲试,偶尔随愿,又被勒令阻止,可贼心不死,死缠硬磨,攻心为上,最终成了马背健儿。草甸上,孩子们索性脱掉鞋,挽起裤,光着膀子,玩起了软忽悠,你推我搡,跌倒骨碌,满身污垢,一脸欢喜。那境那情随着草甸软悠悠的起伏升华陶醉。厚实的草皮堤堰是黄点鸟鹌鹑鸟理想的居地,它们相向和鸣为田园点缀了美妙的色彩。北滩是百灵鸟的世界。百灵鸟富有灵性,栖息、高飞、归巢,觅食、恋子、携雏,与白云相生,与绿草相融,与禾垄相亲。生物生态生活和生命生理生存,这人类的永恒课题,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百灵鸟的鸣叫将更加婉转动听,北滩的天空将愈益湛蓝清爽。敬畏与尊重的魅力源于一鸣一羽一草一木。

1974年,东方红链轨拖拉机驻村落户,这年秋天开垦了东西滩。青青犁下滩,油油黑土田,离离原上草,化作盘中餐。一人高的莜麦搭成片,筷子粗的茎杆变成笛,孩子们制作呀,吹奏呀,一派丰收的景象。

悠悠梁下滩,自识门前田,何许乘闲月,兴我有村先。“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得胜人钟情的就是得胜村。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59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退休前为察右中旗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现居科布尔。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楚楚

校对:敏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