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佳好时机!用好了胜喝半年四逆汤!彻底告别鼻炎、痛经、体虚等寒症

 为什么73 2021-06-07
原创大师兄语良 守正学堂 今天

图片

图片

各位医友早上好啊!

已经到了6月,现在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师兄要提醒大家:

夏天天气热,阳气足,正是治疗虚寒类疾病最好的时机,千万不要错过!

这几天,医友们纷纷来反馈在这段时间汤药调理的变化,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反馈一.睡眠改善,面色红润

图片
 反馈二.皮肤水润,月经正常

图片

图片

俗话说的好,没有在体会过冬病夏治,你就不知道中医讲究的天人合一有多高级。

今天师兄好好给大家讲一讲冬病夏治神在哪儿。

图片

首先,冬病是什么?

“冬病”可不是冬天才会得的病,而是虚寒性疾病的总称。

我们现代人吃的寒凉,作息还不规律,阳气呼呼往外掏,可不都剩个虚寒的底子了。

再到了冬天,九分裤一穿,肚脐眼一露,外界的阴邪之气直往裤腿钻,夏天吃冰留下来的冰疙瘩还没化干净呢,又来这么一遭,你的小身板根本遭不住,可不就留邪在内,形成虚寒病了嘛。

往往还是一些讨厌的慢性病,迁延不愈,年年来访。比如慢性咳嗽,鼻炎、痛经、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等。

图片

身体情况就像国力,越核心的地方发生贪污腐败,就越难根治...

寒邪就像国家蛀虫,停留的地方越深,伤害越大,肺部机能沉衰久了就可能发生肺癌,一样的道理。

中央不查啊,为啥呢?力量不足了,放到身体里,就是阳气不足了。(这当然是某些国家,咱们大中华可是相当昌明的)

图片

其次,冬病为何要夏治?

在冬天治寒症,就像在雨天里晾衣服,要想晒干是很困难的。

 而中医提倡“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夏季温度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来治疗某些寒性疾病,会事半功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就像是国力衰弱的国家这个时候突然得到了援军的协助,就可以趁着这个时候一鼓作气,把入侵的敌人赶出自己的国家!

有了夏季充足阳气的协助,再配合艾灸、三伏贴、站养元桩,或者汤药的助力,就能为冬病夏治补充火力,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赶走侵略的敌人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岂有不胜之理!

明白了什么是冬病,为什么要冬病夏治之后,下面师兄给大家讲几个典型的冬病应该“如何”夏治。

图片

1.鼻炎

在《黄帝内经》经络篇中记载:“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可见,寒凉饮食不仅伤脾胃,也会循经到肺,从而导致肺中寒湿重。

而肺开窍于鼻,从而引发鼻炎。

另外,肺合皮毛,外感风寒也会导致寒邪由体表入肺,导致肺寒湿偏重。

这也是感冒后鼻炎会加重的原因。

除此之外,《经络篇·第十》中还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说明鼻炎与胃也有直接联系。

很多鼻炎患者虽然发作时流鼻涕,但是平时鼻子处于干痒的状态,这反应了胃的虚热重(脾胃虚寒久了,就容易产生郁热)。

知道了鼻炎其实与肺、胃有关,那我们该怎么治疗鼻炎呢?

图片

小青龙汤(用于治疗流鼻涕,肺寒重)

原方:

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葛根汤(鼻子干痒、不通气)

原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天暖了,阳气外散,可借助阳气的这种趋势用小青龙汤和葛根汤化裁的发汗类方剂,治疗鼻炎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应用发汗剂,还有构成不构成条件的问题,也就是津液水平的问题,具体治疗一定要根据身体整体情况咨询医生。

2. 哮喘

哮喘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它是在空气进出肺部的支气管通道发生的慢性疾病,会导致支气管通道发炎并变窄,气道痉挛、气道高反应性、粘液分泌和慢性炎症。

所以它也叫做支气管哮喘。

它以呼吸急促和喘息反复发作为特征,其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因人而异。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严重者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语不能的现象。

图片

在中医看来,哮喘的形成,还是在于寒。

落实到具体的方剂上,可以选择使用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同时需要清虚热,还可以加上石膏。

大柴胡汤原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

推荐剂量:柴胡30g 黄芩45g 姜半夏30g 枳实30g 大黄15g 白芍60g 生姜60g 大枣12枚 生地90g 黄连15g

大柴胡汤是少阳明合病,侧重调理肝胆方面问题,同时对改善心气不足也是可以的。

但方剂,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询问医生后方可开药。

3.关节炎

关节炎、肩周炎是因为关节处寒湿重,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湿性黏滞,胶着难解,缠绵不愈。

寒除了指的温度低,还代表了停滞的状态,停滞久了会产生郁热,也就有了炎症,可能表现为红肿热痛。

而寒主收引,遇到湿冷的天气 更是会加重疼痛。

是不是一到秋冬或者阴雨天关节就感觉疼痛难忍?

可以服用乌头汤

推荐剂量:麻黄30g 白芍30g 黄芪30g 炙甘草30g 乌头30g

提醒大家,运用经方,一定要在专业经方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

除了上述提到的鼻炎、湿疹、关节炎,是不是有医友想问:那别的冬病该怎么治啊?

另外体虚比如经常感冒,大病小病不断的朋友,也同样需要冬病夏治。

朋友问:“既然方子不能擅自使用,那我怎么冬病夏治呢?”

放心,师兄考虑到了这一点。

特意建了几个冬病夏治群,关于冬病夏治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聊。

群里会有咱们的中医师,像茯苓医生、当归医生、辛卯医生都在群里~

图片

图片

医师们每天会在7点—9点半为大家一一解答相关问题。

指导各位如何冬病夏治,也会推荐几个养护身体的小方法。

咱们阿月也会在群里不定期给大家抽奖,像艾条、艾柱等,中奖率非常高!

另外咱们还邀请到了当归女神详细讲解冬病夏治,课程内容干货满满,可操作性非常高!

图片

冬病夏治课单独够买需要599元,但加入社群就有机会免费获得该课!

想要进群的朋友,直接长按下方任意二维码即可进群。

(注意,不可重复进群,任选一个二维码即可)

抓紧进群,晚了就进不来了

今日互动




#你的冬病夏治开始了吗?#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