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

 藏经阁480 2021-06-07

定义

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本节所讨沦的头痛,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

《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

《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

《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有"偏头痛","真头痛"

《证治准绳?头痛》:"头风"

发病与流行

本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偏头痛,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985.2/10万,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4。相当数量的病人尤其久治不愈者,往往求治于中医。

历史沿革

1.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描述了"首风"与"脑风"的临床特点,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如《素问?风论》谓:"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素问?五脏生成》言:"头痛巅疾,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人肾"。《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

2.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如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李东垣《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4.《丹溪心法?头痛》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5.部分医著中还记载有"头风"一名,王肯堂《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也。"但瘀血一说少有提及,

6.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瘀血之说,《医林改错?头痛》论述血府逐瘀汤证时说:"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

范围

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偏头痛(典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偏头痛、眼肌瘫痪型偏头痛、颜面型偏头痛、周期性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部分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若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一、病因

头痛之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多因六淫邪气侵袭,内伤多与情志不遂、饮食劳倦、跌仆损伤,体虚久病、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分述如下。

1.感受外邪

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气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头痛

因风为百病之长,故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多夹寒、湿、热邪而发病

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清阳受阻→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热--风热上炎,上攻清窍→精血受伤,气血逆乱,脉络失荣

湿--蒙蔽清窍,清阳不升→脑髓脉络失充

2.情志失调

①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头痛

②肝郁化火→阳亢火生→上扰清窍→头痛

③若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精血不承→头痛

3.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脑髓空虚→头痛

若阴损及阳→肾阳虚弱→清阳不展→亦可发为头痛(此类头痛临床较为少见)

因肾主骨生髓,髓上通于脑,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

4.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①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②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 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头痛

①饮食不节,嗜酒太过;②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痰浊头痛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①跌仆闪挫,头部外伤

②或久病人络          →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头痛

二、病机

1.基本病机

外感头痛--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内伤头痛--内邪阻络,清窍不利;精血不足,脑失所养--不荣则痛

(1)外感头痛多为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上循头面,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且多兼夹它邪,如寒、湿、热等。

若风邪夹寒邪,凝滞血脉,络道不通,不通则痛--风寒头痛

若风邪夹热,风热炎上,清空被扰,而发头痛--风热头痛

若风夹湿邪,阻遏阳气,蒙蔽清窍,可致头痛--风湿头痛

(2) 脑为髓海,依赖于肝肾精血和脾胃精微物质的充养,故内伤头痛之病

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2.病位--头,多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肝:生理--主疏泄,性喜条达。

病理--肝失疏泄,气郁化火,阳亢火升,上扰头窍而致;

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致。

肾:生理--主骨生髓,脑为髓海。

病理--多因房劳过度,或禀赋不足,使肾精久亏,无以生

髓,髓海空虚,发为头痛。

脾:生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头窍有赖于精微物

质的滋养。

病理--因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头窍失养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气机,浊阴不降,清窍被蒙

若因头部外伤,或久病人络,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发为瘀血头痛。

3.病理性质、转归、预后

外感头痛之病性--多属表属实--风、寒、暑、湿、燥、火--

病程较短--预后较好

内伤头痛--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性较为复杂

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属虚证

肝阳、痰浊、瘀血--属实证

虚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营血亏虚,不荣头窍,可转为气血亏虚之头痛。

肝阳,肝火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为肾精亏虚的头痛,或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

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人络,又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虚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1.主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疼痛特点: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3.病史: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二、相关检查

1.头痛的诊断应注重病史及临床症状特点。

2.还应常规作血压、血常规等项检查,必要时可作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脑脊液、颅脑CT或MRI等项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

3.如疑为眼,耳、鼻、口腔疾病所导致者,可作五官科相应检查。

三、病证鉴别

1.头痛与眩晕

头痛                  眩晕

病    因      外感                    内伤

临床表现    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 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2.真头痛与一般头痛

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真头痛一名,首见于《难经》,在《难经?六十难》中对真头痛有如下描述:"人连脑者,名真头痛。"后世王肯堂对此亦有精辟沦述:"天门真痛,上引泥丸,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脑为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冶。"说明真头痛起病急暴,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死亡。真头痛常见于现代医学中因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危重病症,如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临证当辨别病情,明确诊断,多法积极救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应详问病史,注意辨察头痛之久暂、疼痛的特点,部位、影响因素等,以利于准确辨证。

1.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

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

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刺痛钝痛,痛点固定,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头痛之相关经络脏腑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之部位亦不同。

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

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

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二、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主以疏风,兼以散寒、

清热、祛湿。

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

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

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引经药的应用:临床治疗头痛,除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外,还可根据头痛的部位,照经络循行路线,选择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如;

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等。

三、证治分类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风寒外侵,循经上犯巅顶,阻遏清阳之气,其病乃作。太阳主一身之表,其经脉上引巅顶,循颈下及项背,故其病多连及项背

常有拘急收紧感--因风性善动,其气刚劲,寒性收引,故痛有收缩拘紧之感

或伴恶风畏寒--风寒束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

遇风尤剧--外邪更甚

口不渴,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之象

证机概要: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本方有疏风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风寒上犯清空所导致的

常用药:

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疏风解表,散寒止痛。

加减:若头痛,恶寒明显者,酌加麻黄、桂枝、制川乌等温经散寒。若寒邪侵于厥阴经脉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方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芎、细辛、法半夏,以温散寒邪,降逆止痛。若寒邪客于少阴经脉,症见头痛,足寒

逆,背冷,脉沉细,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温经敞寒止痛。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面红目赤--风热俱为阳邪,其性属火,火性炎上,风热上扰,壅塞经脉,清空失旷

发热或恶风--风热伤表

口渴喜饮--热胜伤津

大便不畅,或便秘--热结于肠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邪盛之象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本方功能清热散风止痛,可用于风热上扰头窍而致的头痛。

常用药:

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辛凉微寒,轻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

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

白芷、羌活--散风通窍而止头痛;

生石膏--清热和络。

加减:烦热口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配知母、天花粉清热生津,黄芩、山栀清热生津,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可用黄连上清丸泄热通腑。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外感风湿之邪,阻遏清阳,蒙蔽清窍

肢体困重--湿邪困脾

胸闷纳呆--中焦气机阻滞

大便或溏--湿邪困脾,健运失职

苔白腻,脉濡--风湿之象

证机概要: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功能祛风胜湿,用于风湿困遏所致之头痛。

常用药:

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祛风除湿散寒而止

头痛

川芎--辛温通窍,活血止痛。

加减:若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理气消胀;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纳呆食少者,加麦芽、神曲健胃助运。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症状:头昏胀痛,两侧为重,目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恼怒,而致肝失调达,怒则气上,引动肝阳循经上扰清窍巅顶

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肝火扰神

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肝火上炎

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火偏旺之象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功能平肝熄风潜阳,补益肝肾,可用于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而引起的头痛、眩晕等。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潜阳--磁石

山栀、黄芩、丹皮--苦寒清泄肝热--菊花、桑叶、龙胆草、夏枯草

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生地、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石斛

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调血,引血下行;

夜交藤--养心安神。

加减:若因肝郁化火,肝火炎上,而症见头痛剧烈,  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黄者,加夏枯草、龙胆草、大黄。若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木,症见头晕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软者,可选加枸杞、白芍、山萸肉。.

临证备要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临床颇为常见。其特点是疼痛暴作,痛势甚剧,半侧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或跳痛,可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可因情绪波动,或疲劳过度而引发。偏头痛的病因虽多,但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偏头痛的治疗多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法,选用菊花、天麻、黄芩、白芍、川芎、白芷、生石膏、珍珠母,藁本,蔓荆子、钩藤、全蝎,地龙等药。肝火偏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山栀,丹皮等;若久病人络,证见面色晦滞,唇舌紫暗瘀斑者,可合人血府逐瘀汤,并酌加全蝎、蜈蚣、广虫等,以散瘀通络,搜剔熄风。

2.血虚头痛

症状:头痛隐隐,目花昏晕--脑为髓海,髓为精之所生,精血同源,久病体衰,失血过多,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

遇劳加重--劳则气耗

心悸失眠--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气血亏虚,形神失养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气血亏虚之象

证机概要: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本方功用养血调血,柔肝止痛,可用于治疗因血虚头窍失养而引起的头痛。

常用药:当归、生、熟地、白芍、首乌、枸杞子--养血滋阴;

川芎、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平肝止痛;

五味子、远志、枣仁--养心安神。

加减:若因血虚气弱者,兼见乏力气短,神疲懒言,汗出恶风等,可选加党参、黄芪、白术;若阴血亏虚,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者,可加入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等。

3.痰浊头痛

症状:头痛昏蒙,时有目眩--痰浊上蒙清窍,经络阻塞,清阳之气不得舒展

胸脘满闷--痰阻胸膈,肺脾气机不利

纳呆呕恶,或呕吐痰涎--痰浊上逆,胃失和降

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痰浊内停之象

证机概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本方功能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用于治疗脾虚生痰,风痰上扰清空所导致的头痛。

常用药:半夏、陈皮--和中化痰;

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天麻、白蒺藜--平肝熄风

蔓荆子--散头面之风邪

加减:若痰湿久郁化热,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竹茹,枳实、胆星。若胸闷呕恶明显,加厚朴、枳壳、生姜。

4.肾虚头痛

症状: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肾精亏虚,髓海失养

腰膝酸软--肾虚腰失所养

神疲乏力--肾气亏虚,神失所养

滑精带下--肾气亏虚,失于固摄

舌红少苔,脉细无力--阴精不足之象

证机概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代表药:大补元煎加减。本方功能滋补肾阴,可用于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证。

常用药:熟地、枸杞、女贞子--滋肾填精;

杜仲、川断--补益肝肾;

龟板--滋阴益肾潜阳;

山萸肉--养肝涩精;

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

加减:若头痛而晕,头面轰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泄火,或方用知柏地黄丸。若头痛畏寒,面色咣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5.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瘀血内阻,脉络不畅,不通则痛

或有头部外伤史--脑髓震荡,瘀血内停

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瘀血内阻之象

证机概要: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止痛。可用于瘀血阻滞脉络所致的头部刺痛,唇舌紫黯诸证。

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

当归--养血活血

白芷、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加减:若头痛较剧,久痛不已,可加全蝎、蜈蚣、地鳖虫等,搜风通络止痛。

临证参考

(李寿山) 余认为就其病因而言,头痛之因虽众,日久疼痛剧烈不已者,从瘀论治更为要贴。一则风、寒、湿、痰、火、虚等病最易致瘀。以寒凝、湿滞、水郁、痰阻、虚而不运等,皆可致经络气滞不畅,气滞不畅则血留止而成瘀。二则久病入络,瘀而不通,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故头痛从瘀论治,广义言之,乃是常用治本之法。

余治头痛之证积几十年之经验,悟出一方,以芎归汤为基础加蜈蚣、细辛二味,名曰通络活血汤。用于临床,颇有效验。有注射杜冷丁头痛不解帝,服本方霍然而愈。

部分慢性头痛,病程长,易反复,经年难愈,病人可表现为头部刺痛,部位固定,面色暗滞,舌暗脉涩等症,治疗时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配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地鳖虫等虫类药,以祛瘀通络,解痉定痛,乎肝熄风,可获良效。虫类药可入汤剂煎服,亦可研细末冲服,因其多有小毒,故应合理掌握用量,不可过用。以全蝎为例,人汤剂多用3-5克,研末吞服用l-2克,散剂吞服较煎剂为佳,蝎尾功效又较全蝎为胜。亦可将全蝎末少许置于痛侧太阳穴,以胶布固定,可止痛。

名老中医经验

1.头痛顽证从瘀论治(李寿山) 瘀血头痛证临床最为常见。有原发、继发之别,原发者或有外伤史,继发者可由他因造成。

余认为就其病因而言,头痛之因虽众,日久疼痛剧烈不已者,从瘀论治更为要贴。一则风、寒、湿、痰、火、虚等病最易致瘀。以寒凝、湿滞、水郁、痰阻、虚而不运等,皆可致经络气滞不畅,气滞不畅则血留止而成瘀。二则久病入络,瘀而不通,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故头痛从瘀论治,广义言之,乃是常用治本之法。

对瘀血头痛之诊断,临床除脉见细涩或弦大、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外,最可靠的证据,是观察舌下脉络的形态与颜色。见青紫、淡紫、粗大而长,甚或怒张有结节,再则痛处固定不移,如锥刺感,据此便可基本诊为瘀血头痛。

余治头痛之证积几十年之经验,悟出一方,以芎归汤为基础加蜈蚣、细辛二味,名曰通络活血汤。用于临床,颇有效验。有注射杜冷丁头痛不解帝,服本方霍然而愈。

余拟此方,成效之因有三:一则药味少而精,针对性强。方中主药川芎、辛温善行而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理气活血、搜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气行血活,故瘀血之垒,可被攻破。辅以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血、生新血,通经止痛,增强君药止痛之效。细辛、蜈蚣虽为佐使之品,但方中不可缺。以其乃为本方行军破敌开路之先锋,止痛获效之猛将,故以之为上品。

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世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顽证痼疾,不用足量,如隔靴挠痒,无济于事。余用川芎,最小量起于15g,以后递增。对头痛剧烈者,经常用至50g以上,实践证明无伤阴、香窜之弊。当然与伍以性柔而润之当归,起到保君抑将的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

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余用细辛以止痛,最少量3g,多至9g,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瘀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痉,通经、逐瘀止痛之效。一剂药用3条,并无毒性反应。临床观察,效如桴鼓。

再则随证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佳。只要辨证准确,因瘀施方,头痛痼疾,不难瘳矣。(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2)

2.漫谈顽固性头痛的治疗(顾炳熙) 曾治一妇人,头痛数年,反复发作,痛如锥刺,眩晕垂头,不可仰视,六脉弦而兼涩。此证由感受外风,风邪入络,而致气血逆乱,引动内风;邪入络脉,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治法当以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为主,佐以平肝熄风。处方:     川芎15g 红花10g 独活L5g 炙川乌10g 地龙10g 全蝎6g 钩藤15g(后下)

水煎服。服3剂疼痛已止。以后患芾每遇复发,服此方1~2剂可愈。余立此方为头痛方,方中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古称为头痛之圣药;红花活血逐瘀,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独活、炙川乌善祛新久之风以止头痛;地龙,全蝎活血熄风,并能搜剔络脉之邪;钩藤以平熄内风。共奏祛风止痛,活血通络,平肝熄风之效。此方屡用屡验,诚为顽固性头痛之良方。若能按经络循行部位和病因症状辨证,配伍相应的药物,标本兼治,疗效更为显著。(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71-272)

3.治疼痛验方(高允旺)

1.顽固性头痛  芎脑芷汤:羊脑1个,川芎6g,白芷10g。将羊脑热水烫之,使脑质变硬,挑净其中的筋血,放入砂锅内,加人500ml水,放入川芎和白芷,盖上盖煎煮,1小时后除去药渣,吃脑喝汤。1天服1剂,服2~3剂为宜。

2.脑震荡头痛   柴精汤:柴胡10g,黄精30g,土元10g,云苓20g,白芷,细辛3g,牛膝30g,丹皮20g,薄荷3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按:方中土元活血化瘀,续血通经;黄精补诸虚,填精髓,除风湿,安五脏;柴胡升清阳,除肝热,清肝风;云苓降浊阴,调和阴阳;细辛散风,通经止痛;薄荷引药入脑,明目止痛。    (高允旺编著.偏方治大病.第1版.太原.山酉科学教育出版社.1988:80~81;87~88)

4.柴胡疏肝散治疗偏头痛(薄敬华) 近10余年来,余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情志抑郁,肝气上逆之偏头痛,获效屡屡。

偏头痛又名边头风、偏头风。发作时胀痛难忍,其痛多在颞部或头角,或左或右。有连目而痛,痛久损目者;有齿痛呕恶者……兼证不一。观诸医籍,偏头痛多以肝经风火及阴虚阳亢立论。多用辛凉宣散、清泻潜镇之剂治之。然余临床观之,由郁怒烦劳,肝失条达,肝气横窜胆络,循经上犯之偏头痛,亦颇多见。以疏肝理气之柴胡疏肝散加减奏效最速。

1972年春,余同里土老妪赴石就医。因早年丧偶,儿媳忤逆,抑郁寡欢。遂患左偏头痛,已历八载,久治不愈。其病发作无常,时作时止。每发左侧头痛且胀,如割如剌,如裂如破,以头触墙痛不欲生。曾赴省、地、县数家医院就诊,有诊为"三叉神经痛"者,有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者。用封闭或口服麦角胺咖啡因、去痛片、镇静药及辛凉宣散、滋阴潜镇之中药汤剂,其痛虽可暂缓,然每遇情志不畅必犯,终不能根除。诊其脉,弦紧小数,舌质红,苔薄黄。遂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柴胡6g,白芍15g,枳壳10g,川芎10g,香附6g,川牛膝10g,酒黄芩10g,全蝎6,红花10g,麝香0.02g,荼叶一小撮同煎。连服五剂疼痛大减。再于上方去麝香、全蝎加当归15g,又服20余剂,八年沉疴竟愈。向后余每遇烦劳郁怒所致之偏头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愈颇多。(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1)

5.偏头痛证治(孟景春) 偏头痛的治疗,用散偏汤为主方,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该方由郁李仁、柴胡、炙甘草(各)3g,川芎30g,白芍15,白芷1.5g,香附6g,白芥子10g所组成。其组成配伍颇具特色,重用川芎、白芍,尤其是川芎重用至30g,而郁李仁、柴胡、甘草只用3g,白芷只有1.5g。原书在方后注明川芎必重用至一两,少则不效。临床实践证明所言不谬,一般不须轻易改动其方药用量的比例。但由于偏头痛的病因不完全相同,故不能概以此原方统治,还应据证情之差异而加减之。若证见面红目赤,性躁善怒兼肝火偏盛者,则川芎应少用或不用,宜加丹皮,山栀;若证见头晕目眩兼肝阳上亢者,川芎亦在禁例,轻者加甘菊,钩藤,白蒺藜,重青加生石决。肝火旺、肝阳亢之所以少用或不用川芎,以其辛温升散,走而不守,有助火升阳之弊,故血虚者亦不宜多用,血压高者不在禁例。

若遇痛久者,常有瘀血,所谓久痛必瘀。有瘀则痛处固定,痛如针刺,发不可撄,或面有瘀斑,舌有紫气,舌下紫筋怒张,宜加红花,桃仨、赤芍,若瘀甚者则用虫类搜剔,宜选用蜈蚣、全蝎、五灵脂,或加参三七。

亦有兼痰浊者,证见痛则呕吐,吐出痰涎后头痛可缓,则宜加清火化痰之品,如芩、连、竹沥夏、陈皮、竹茹等。若属血虚肝旺则宜养血滋阴,血足则肝火自平,可选用制首乌、甘杞子、熟地、当归、沙参、麦冬等。(江苏省中医管理局编.医海拾贝.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9~320)

6.偏头痛治验(孙秉桓) 李某是吾老师之兄,平素经常头痛。今突然头痛欲裂,频繁发作已数日之久。曾用针灸、理疗、电疗,服过中西镇静、止痛药,均未见效。老师问我何方可治?余曰:"吾有一同事赠给祖传秘方,可试之。"于是便处方如下:紫丹参15g,杭白芍30g,生牡蛎30g,生甘草15g,2付。嘱其带回家水煎服,服后效果明显,其兄从乡来城约余出诊,患者曰:"自服先生2付药后,头痛明显减轻,痛有定时,请先生评脉详诊。"

望其形体健,观其面色赤,头汗出,头角及颈静脉怒张,呼吸气粗,舌红苔黄,脉弦而涩。其头痛部位在头两侧颞部及太阳穴处,疼痛如刀割锥刺,有撞墙之势,苦难言,痛后犹如常人,饮食、二便均属正常。余曰:"此乃少阳经气滞血瘀头痛"。药已对症,效不更方,再进2付,稍加防风、荆芥各5g。随访至今未再发作。此后如遇此种头痛之症,随症加减,每都奏效,特作介绍,供同道参考。

方中丹参入心、肝经,有活血止痛兼化瘀、安神宁心的作用;白芍入肝经,柔肝敛阴和脾止痛,使肝胆之火得降;生牡蛎入肝肾,琴潜阳敛阴,止汗软坚的作用;生甘草调和诸药,且用量又大。则肝气得平,浊阴得降,脉道通利,外邪得除,故而告愈。(夏洪生主编.北方医话.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5)

7.血管神经性头痛(王占玺) 从现代医学来讲,此病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偏头痛,又称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它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往往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头痛发作时,常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女性多见,常于清晨睡醒时或白天发病。典型的偏头痛发作,开始首先出现由于颈内动脉分枝暂时性痉挛引起的脑局部缺血症状,例如眼前有"火星"或"五彩光"或有"飞蚊"闪动等感觉后,继而出现面唇麻刺感或轻度失语等。这种先兆经10~20分钟后消退,则又开始出现一侧性头痛。此种头痛常自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扩展至半侧头或全头。疼痛性质常为跳痛、钻痛、刺痛或钝痛,继之1小时左有达到高峰。头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畏光。每次疼痛可达数小时,有时可达1~2天,有的女性疼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男性有时也发"群集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性神经痛",多于中年发病,常在夜间入睡后起痛。其二为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多数由于脑动脉扩张引起,呈现弥漫性,深在的,两侧性钝痛与跳痛者。但要除外动脉炎,脑肿瘤等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则可确诊。根据这些特点,当属祖国医学中"内伤头痛"。内伤头痛,考其病因,多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就其发病部位而言,以肝为甚,多囡情志不和,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空发为头痛。本病特点为偏头痛者居多,故从其经络循行观之,更多与少阳、厥阴、阳明等经关系密切。兹将余常用"四法"罗列于下。

1.舒风散热法:舒风散热法,又称凉肝安神法,或清肝安神法,用于木失调达、肝郁化热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特点是情志变化易发头痛、以侧头部为主,或伴以后头、颈部串痛、甚而因痛而颈项发硬,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或小便色黄。或伴头晕、易于激动,月经不调等,舌苔薄白,脉象沉弦、紧、细。用《罗芷园医活》头痛方加清热安神之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等。药如:桑叶10g,菊花10g,连翘10g,黄芩10g,白茅根12g,夏枯草12g,薄荷10g,荷叶10g,藁本10g,苦丁茶10g,白芷10g,柏子仁10g,合欢皮15g,夜交25g

2.清热和肝法:此法用于肝经郁热波及于胃,肝胃具热,上扰清阳,以致偏头疼痛,断续不愈,每多突然增剧,痛处火辣热感,伴以恶心呕吐,大便干燥,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有力,或弦滑,或伴以月经不调,经期提前,黄白带下等。法宜清胃和肝法治之,常用三黄泻心汤合四逆散出入:黄芩9~12g,尾连9~12g,大黄6~10g,柴胡10~15g,白芍10~25g,甘草6~10g,枳壳9~12g,青叶10~18g,乌药10~20g,蝉蜕3~6g,蜈蚣3~5条。

3.舒肝解郁法:此法用于肝郁气滞,每每头痛发作多因七情所伤,以怒为甚,除偏头痛外,往往伴以性情急躁,或精神过度紧张,胁痛、脉弦等。或气滞久郁挟有瘀血,月经不调,紫色成块,经期头痛增剧,舌质暗紫,脉涩等证。前者用四逆散加味,后者可加服大黄廑虫丸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若再伴以寒热往来者又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若伴以浮肿,或汗多者,则又可以四逆散酌加桂枝或玉屏风散等加减为治。

4.温肝和胃法:此法用于治"肝寒犯胃"之偏头痛,患者每每头痛伴以干呕,吐涎沫,舌苔薄白,脉弦紧者,用《伤寒论》吴茱萸汤:吴茱萸10g,干姜5g,党参10g,大枣4枚

若病延久,或伴以胃痛吐酸冷水者,用《干金方》延年半夏汤加减:前胡1Og,吴萸10g,半H ̄10g,太子参12g,枳壳6g,干姜6g,鳖甲6g,桔梗10g,焦槟榔3g每日煎服1剂。(王占玺主编.临床验集.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372~374)

(5)实验研究方面不足,治疗前后观察缺乏客观的特异性理化指标,不便于重复研究。

辨病论治

偏头痛

偏头痛(Migraine)是原发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以女性多见,可有家族史,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症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出现搏动性一侧或双侧头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可自行缓解,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症状,头疼发作较轻,持续时间较长,在临床更为常见。偏头痛是神经科门诊最常见的病,1982年我国6城市调查结果患病率为630/10万,1986年我国29省市调查为985.2/10万,其中25岁~29岁患病率最高(1927.4/10万);男女患病之比,为1:3.5~4。我国偏头痛患病情况分布有地区之差异,6城市调查结果以上海患病率最高(990/10万),广州最低(380/10万);29省市调查结果以内陆高原区为高患病区(超过1500/10万);中南沿海省市为低患病区(低于400/10万)。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头痛发作频率最高,而南方地区以春季为最高。头痛首载于《内经》,见《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名曰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素问?头风》载有:"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候》载有"头风指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者"。《丹溪心法》有偏头痛的记载:"偏头痛指头风之痛,在一侧者又名偏头风……"。《证治准绳》载有"头痛……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而速安也;深而远者名头风,甚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认识到头风有病史长,容易复发的特点。《景岳全书?头痛》方:"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元气,以暂痛言之则有表邪者,此风寒外袭于经也,治宜疏散,最忌开散;有里邪者,此三阳之火炽于内也,治宜清降,最忌疏散,此治邪之法,其有久病者或发或愈丿或以表虚者微感则发,或以阳盛者微弱则发……所以暂痛者,当重邪气,久病者,当重元气,此固其大纲也,然亦有暂痛而虚者,久痛而实者,又当因脉因证而详辨之,不可执也"。阐明头痛一证病情复杂,在临床上要详辨之。西医治疗常用麦角胺、消炎痛、镇痛剂等,疗效不甚满意,有人对37808例偏头痛患者治疗方法有:去痛片、暗处休息、镇静剂、麦角胺、针刺等五项,每次能明显缓解头痛者12874例,其中去痛片缓解占49.7%,暗处休息占25.85%,麦角胺类药物只占5.5%。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理法方药,多有变通。

(一)临床研究

偏头痛病因与风、痰、瘀、虚等有关,所以治法以疏风化痰、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熄风等为常用大法。

(1)采用复方归辛冲剂治疗偏头痛,每日3~6包(每包含生药10g),连服30天,以入院前半年中最长发作间期的5~10倍以上时间作为观察期限,观察结果:控制10例,显效82例,好转69例,无效28例(10%),有效率为90%。曾观察40例在平均5.6年后进行随访,疗效提高6例,降低5例,仍维持控制率37.5%,远期疗效为87,5%。

(2)南京医学院一附院用治偏痛冲剂(治偏痛冲剂组成:川芎、白芷、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甘草等。制成味辛苦甜的灰黄色颗粒)治疗偏头痛,每次1袋,每袋20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5~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服用与治偏痛冲剂外型一致的安慰剂冲剂,服法同治疗组,两组病例在观察期间一律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组150例,显效45例)进步81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4%,起效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3天;对照组口服安慰剂34例,全部无效。

(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用活血平肝祛痰法治疗血管性头痛,药用:天麻、丹参、红花、川芎、赤芍、白芍、桃仁、菖蒲、生南星、僵蚕等,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经治疗后临床控制3个月未发作为20.17%,显效为头痛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占46.22%,总有效率为91.6%。其中有98例患者治疗前后接受脑血流图检查,治疗前异常率为83.66%,治疗后为20.41%,其两侧脑血流图波幅值和血管弹力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71例病人治疗前后接受血浆5-HT检查,高值组治疗后有降低,低值组有升高,两组在治疗后均接近正常范围,说明该方对血5-HT的浓度有双向调节作用。有44例病人治疗前后接受血小板凝集试验,第一、第二相凝集率和最大凝集时间治疔前后比有显著差异,经实验观察本方治疗血管性头痛机理是改善脑供血,增强血管弹性)维持脑血流供应的稳定性,调节血浆5-HT浓度,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

(4)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用头痛宁治疗偏头痛。头痛宁基本方:蔓荆子、元胡、石决明、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钩藤等。水煎分3次口服,每日一剂。加减:心血虚见有心悸、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远志、桂园肉;前额痛加白芷;两侧痛者加柴胡、黄芩;巅顶痛者加藁本、吴萸;因受寒诱发痛者去生地加桂枝、防风;痰多恶心者,去生地、白芍,加半夏、竹茹;肝阳上亢者加菊花、夏枯草、栀子、怀牛膝;久治不愈舌有瘀斑点者加赤芍、全蝎、蒲黄、五灵脂;气短体倦无力者加黄芪、党参。治疗结果:临床近期治愈52例,显效26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做脑血流图检查50例,治疗前有脑供血不足者21例,两侧循环不对称者29例,治疗后恢复正常45例。

(5)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用头风汤治疗偏头痛。头风汤药物组成:川芎、白芍、珍珠母、细辛、丹参、甘草、菊花、牛膝、栀子;阳明头痛加白芷、葛根;少阳头痛加柴胡、黄芩;厥阴头痛加吴萸、藁本;肝风上旋加天麻、钩藤;视力减退,视物昏花者,加草决明、玉竹;肝火上攻加柴胡、龙胆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治疗结果:临床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5便,无效2例。

(6)北京中医院等用川芎茶调散类方治疗偏头痛虚证。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等。气血虚加党参、白芍;气阴两虚加党参、熟地;肝肾阴虚加熟地、枸杞子等分别加上川芎茶调散类方,方中治本药药味少,用量大;治标引经药药味虽多,用量很少。对照组:气血两虚用八珍汤;气阴两虚用四君子合六味地黄汤;肝肾阴虚用杞菊地黄汤。两组病人均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7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168例,痊愈121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48例,痊愈9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58.38%,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7)解放军324医院用消颅痛煎剂治疗偏头痛。消颅痛煎剂药物:黄芪、丹参、川芎、香附、白芷、藁本、蔓荆子、当归、鸡血藤、酸枣仁、夜交藤、牛膝等,每日1剂,每剂煎450ml,分3次服用。加减:偏热者加黄芩;偏寒者加吴萸;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白芷;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元胡;气血虚损者加党参、首乌。对照组口服颅痛定、谷维素、安定等。两组均以7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服2~4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104例,治愈63例(60。6%),好转35例(33.7%),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38例,治愈13例(34.2%),好转14例(36?8%),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8)空军总医院神经科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偏头痛。治疗组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蝮蛇抗栓酶1.0u,静脉滴注(用药前经皮试阴性者),滴数为40~45滴/分,每日1次,连续用15次。对照组单用生理盐水250ml,不加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滴速与疗程均同治疗组。治疗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88.2%(30/34);对照组好转率为10%(2/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9)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采用局部封闭结合内服中药治疗偏头痛。局部封闭:据患者指示头痛部位最疼点,严格作头皮消毒,取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5mg,抽吸5ml注射器内,用7号针头,沿头皮刺入抽吸无回血后先注药少许,然治逐步推药致疼痛点周围,拔出针后局部呈一隆起扁平条索状物。封闭后用75%酒精重复消毒1次,然后用纱布敷盖在针眼处,按揉隆起肿胀部位1分钟,使药液均匀散开。内服中药:天麻、钩藤、菊花、全蝎、生石膏、僵蚕、川芎、地龙、龙胆草、黄芩、桃仁、晚蚕砂、珍珠粉(冲服),每日1剂,两煎取药汁600ml,分3次口服。治疗206例,显效103例,有效99例,总有效率为98%。本文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特点是:局部封闭法,收效快,方法简便,能起到急则治其标的作用;平肝熄风清热通络法,针对肝失条达,气血郁闭,郁而化火之病机,以达到缓则治其本的目的,肝火得以清降后,延长了头风的发作周期,减少头风的复发率。

(10)陈恒年等采用天容穴穴位注射激素治疗偏头痛21例,该组病例在接受天容穴治疗前均服用不同品名的解热镇痛剂,服药后30分钟内有效者17例(80.9%),显效者4例(19,05%),无1例头痛完全消失,更无长期疗效。经第1次天容穴治疗后30分钟,头痛消失13例(61。9%),显效5例(23.8%),无效3例(14.3%),总有效率为85.7%)。与服镇痛剂治疗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经天容穴治疗后头痛消失者明显高于服镇痛剂对照组(P<0.01)。远期疗效为在疗程结束后观察a~12个月,天容穴组17例中基本治愈9例(52.94%),,有效4例(23.53%),无效4例(23.53%),总有效率为76.47%。而应用解热镇痛剂者无1例有远期疗效,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01)。

(二)理论与实验研究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对21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的含量、血小板聚集率在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变化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5-HT含量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浆5-HT含量在发作期显著降低(P<0.01),而间歇期显著增高(P<0.01);血小板和血浆⒌HT比值在发作期明显增高(P<0.01),间歇期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含量及比值异常与偏头痛发病机理有关。

解放军211医院对93例确诊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甲皱微循环进行观察,并与118例正常人做比较发现:头痛患者的管袢平均长度比正常人组变长,管袢的输入枝、输出枝、袢顶平均直径均比正常人组显著增宽,导致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血色暗红等异常现象。证实了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血管功能和血液流态的改变。因此,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机概括为"不荣则痛"更为确切。"不荣则痛"是指气血亏虚所引起的疼痛。血虚或气虚而不足以运其血,血运无力,流而不畅致器官缺乏血液濡养而拘急、疼痛。严重时血流停滞,经脉痹阻,则疼痛加剧,可谓虚中挟实,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多种因素皆可诱发。治宜益气养血法或益气养血通络法愈率。

(2)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测118例偏头痛病人的血清IgG、IgA、IgM、IgD、C3、CIC含量及E玫瑰花环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以100名正常人和48例神经衰弱患者做对照,发现偏头痛组IgG、IgA、C3和CIC均值及青少年患者和普通患者的E花和淋转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表明偏头痛病人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偏头痛的发生可能与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

(3)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偏头痛病人体液免疫指标做了观察,检测结果:偏头痛组IgG、IgA的平均含量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增高(P<0.001和P<O.01),又对其中偏头痛组IgG等免疫指标较高的20例患者进行中药(五味子、白芍、穿山甲、熟地、黄芩、当归、川芎、柴胡、蚕砂、蝉蜕、炙甘草、细辛等)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IgG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O.001),IgM亦有显著降低(P<0.05)。说明偏头痛患者有免疫功能的紊乱,通过中药治疗后免疫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4)解放军总医院用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观察该疗法对50例头痛患者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pH)含量的变化。取20%当归注射液行背部俞穴注射,每穴1.5ml,每次取4穴,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果:第一次用本疗法治疗后30分钟,其血浆D8H含量下降,经观察元痛组与无效组治疗后血浆DpH含量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本疗法治疗有效者其治疗后血浆DβH含量降低。说明当归液穴位注射对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镇痛作用与此有关。

(5)北京中医医院等单位对川芎茶调散类方治疔偏头痛疗效机理研究,选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1例偏头痛者为观察组,其中气血两虚20例,气阴两虚27例,肝肾阴虚34例,治疗前后测D一木糖试验、血浆皮质素水平测定、血浆中SP和vIP水平测定。结果: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型病人的小肠吸收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以气阴两虚型更为明显;三个证型病人血浆皮质素水平均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差异;血浆中vP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尤以气阴两虚最为明显(P<0.001);血浆中SP水平均低于正常,22例病人经用川芎荼调散类方治疗后4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尤以VP和SP两项回升更明显(P<0.001),通过实验发现偏头痛病人的D-木糖吸收率降低,皮质素vIP和SP亦下降,表明偏头痛病人有生理生化功能减退现象;通过对22例病人经用川芎荼调散类方治疗观察,发现治疗后血浆WP和SP水平明显升高9 vIP是一种肽能神经递质,与血管的舒张有关,对全身血管产生很强的舒张作用,vIP减少则可产生血管痉挛。本方能明显提高血浆中vIP水平,可使血管痉挛缓解,此为其镇痛作用机理之一。SP是与疼痛有关的一种肽神经递质,SP生理性升高,能引起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而起刭镇痛作用,这也是川芎茶调散类方的镇痛作用机理之

(三)展望

近年来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研究都已取得很大进步,特别是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药毒副反应小,易被人们接受。值得深入系统地研究和研制开发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新药或新疗法。但就目前研究状况看,大部分报道无对照组,有对照组又多采用安慰剂;疗程短者数日,长者3个月,差别太大;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所以建议制定统一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科研设计要严密,以提高临床科研水平。现推荐国际偏头痛诊断标准(Qgdan)如下:

1.典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①发作性搏动性头痛;②特异的眼前闪光及视野缺损、羞明等前驱症状;③头痛局限于一侧;④麦角胺治疗显效。诊断判断:①确定诊断:完全符合以上4项;②基本确诊:具备①项,并同时有②~④项中任二项。

2.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①发作性搏动性头痛;②头痛局限于一侧或从一侧开始;③伴有恶心、呕吐;④头痛在40岁以前发病;⑤家族中有同样发病史;⑥麦角胺治疗显效。诊断判断:①确定诊断`具备①项,并同时具备②~⑥项中的4项;②基本确诊:具备①项,并同时具备②~⑥项中的3项;③怀疑诊断:具备①项,同时具备②~⑥项中的二项。④可能诊断:仅具备①项及其他5项中的1项,应继续随访。

疗效评定标准参改1992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制定的标准。

1.计分法 根据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庋的缓解情况计分。

(1)疼痛程度计分:采用目前国际上临床较为通用的直观模拟标尺法(vAS):受试者在一支长10cm,一端标"不痛",另一端标"最痛"的尺子上,指出受试者疼痛程度。计分方法为≤2cm为1分;>2cm≤4cm者为2分;>4cm≤6cm者计3分;>6cm≤8cm计4分;>8cm≤10cm计5分。

(2)疼痛时间计分:数分钟到2小时(含2小时)计1分;2小时到6小时(含6小时)计2分;6小时到24小时(含24小时)计3分;24小时至72小时(含72小时)计4分;72小时以上计5分。

(3)头痛指数:每次发作的疼痛计分乘以每次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之积相加,例如某人2天内头痛3次,第1次疼痛程度计分为4分,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为1分;第2次疼痛程度计分为3分,持续时间计分2;第3次疼痛程度计分为2分,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为3分,则头痛指数=4×1+3×2+2×3=16(分)。

2.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       治疗后

头痛指数  -  头痛指数

疗效百分数=                              ×100%

治疗前头痛指数

基本恢复:治疗后观察1年,疗效百分数为90%~100%(含90%);

显  效:治疗后观察半年,疗效百分数

为55%~90%(含55%,不含90%);

有  效:疗效百分数为20%~55%(含Z0%,不含55%);

无  效:疗效百分数为20%以下。

疗程一般以2周为一疗程为宜,对照组选用有效的阳性对照药,随机分组采用双盲法观察,使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人一个新的层次。

预防调护结  语

1.头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

2.外感头痛由于外邪侵袭所致,故平时当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起居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3.内伤所致者,宜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4.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

5.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

6.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

7.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烟戒酒。

8.此外,尚可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防止头痛发生。

结  语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因风,寒、湿,热等邪气,循经上扰,壅滞头窍,而发为头痛。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多伴表证,病性属实,治疗多以祛风散邪为法。内伤头痛,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房劳,体虚等原因,导致肝阳偏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病理改变,以致头窍失养,或清窍被扰,而发头痛。一般病程长,起病缓,多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证候,病性复杂,有虚有实,尤易虚实夹杂,治疗多采取补虚泻实,标本兼顾的治则。切忌头痛医头,并应针对头痛部位酌配引经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