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的理论基础

 狮尊 2021-06-08
        周至中学 李科园

一、建构主义理论

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背景,对各种外部信息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外部信息只有经过学习者的选择,并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反复互相影响、更新,才对学习者构成意义。学习者主动建构对于知识的内化效果显著,这种建构别人无法替代[1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探寻知识、内化知识,这与主要应用于自学的微课视频理念一致,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是微课的指导理论之一。

二、多元智能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Howard Gardner)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这些智能,但这些智能的水平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并不均衡,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些智能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在另一些智能方面却表现出较低水平[2 ]。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往往只功利性地重视前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课程开设以培养开发这两种智能为主,评价以这两种智能的水平为主,这显然不公平,对于在这两种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获得高回报高评价,对于不擅长这两种智能却在其他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来说,学习困难度高回报率低。此理论给应用微课教学的启发是,要注意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各有所长的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以高成就感激励学生学习。

三、视听教育理论

视听教育理论是一组以人类视觉、听觉规律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他在1940年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该理论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经验以抽象度为依据划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并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形排列,底层经验最具体直接,越往上越抽象。该理论认为教育应自塔底向塔顶循序渐进地进行,由具体直接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3 ]。传统教学与此理论相违背,甚至顺序颠倒,往往是通过塔中最高层级的言语符号、视觉符号直接教授最抽象具体的经验。而应用微课教学,符合该理论提出的通过电影电视获得观察的经验,虽然通过电影电视获得观察的经验处于第七层,已经属于较高层级,但前六层在目前的教育国情中较难实现,相对来说该层级已是可实现的层级中的最低层级。另外,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根据“经验之塔”理论提出了更适用于教学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实验室对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学习24小时后材料的平均保持率进行研究,结果是通过讲授、阅读、视听结合、示范、讨论组、实践学习、向他人教授/立即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七种方式学习后,材料保持率分别为5%10%20%30%50%75%90%[4 ]。该理论给应用微课教学的启示是,要尽量避免效果差的单纯讲授,在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要鼓励学生网上留言或是实时交流来讨论问题,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马上应用所学知识,在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等深度学习。

  
               微课的理论基础

               微课的理论基础


[ 1] 王晓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6(02):184-186.

[ 2] 张冬梅.多元智能理论述评[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130-131.

[ 3] 高亮.谈视听教育理论中的“经验之塔”[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9(04):47-48.

[ 4] 章青.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优化课堂教学行为[J].生物学教学,2016,41(02):30-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