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言】内外贯通,一气流行——浅释《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

 武谈 2021-06-08

《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是很有名的太极拳诀,全文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清晰、精确地阐述了太极拳内外兼修的技术特色和修炼次第。

太极拳走架柔慢轻匀,追求“松散通空”之功,讲究“力出于骨,劲出于筋”,因此抻筋拔骨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练成内外相合之境、通向太极内功的必由之路。

武术大家孙存周先生曾有言:“入门以先修外家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劲道之锻炼,有此基础,未来入了内家,先有劲道力气且外形强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后,犹有内功一法,在松静中求养,此时周身越自然越好,无拘则自然易入道。直入内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线成长,其关卡甚多。故古之学武者无论内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艺,几年后再入内功,内功成熟圆融即是内家。”此论虽非专指太极拳而言,却道出了“外练筋骨皮得法,内练精气神合道”要旨的真意,间接说明了太极拳之松,首先就是“筋骨要松”,舍此路径,不可能进入太极拳的殿堂。

而“皮毛要攻”,则是拳术功夫在达成了“筋骨要松”之后的表现,但并不可望文生义,认为是要用皮毛去进攻对方。光復认为“皮毛要攻”有三个含义。第一,皮毛要饱满。皮毛是在外圈,外圈是阳;筋骨在里圈,里圈是阴,要空、要松。所以说外面要饱满、要充实,里面需要空。从这个意义上说,“皮毛要攻”就是内在精神饱满、气血充盈的一种具象化表现。毛发是血梢,岳武穆在《九要论》中说的“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唯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乎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及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大概可以视为对“皮毛要攻”的另一种解释。第二,要训练皮毛的听觉、知觉,使其高度灵敏。因为太极拳是知觉运动,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讲的就是这种周遍感知的灵机第三,皮毛本身就是人自带的传感器,皮毛能够感知对方的频率,甚至感知对方的内在振动传出来而引起空气的振动,这是实现后发先至的必要条件。

李亦畬在《五字诀》里讲的“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周身轻灵、全身透空的应敌状态。在理解了什么是“筋骨要松,皮毛要攻”之后,就可以开始探索“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的奥妙了。

太极拳锻炼强调“骨升、肉降、气沉”,在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后,让肌肉、骨骼、关节逐步松开,实现遍体松柔,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外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内则求得周身经络通畅,让气血能在人身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中流转无碍,“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臻于“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的虚空灵巧之境。

“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这短短四句话,言简意深,隐含了筋骨、气血、导引这样一个具体而微的、从低级到高级的训练体系。太极拳练习者只要能勤苦修行,通过筋骨的训练,就可以畅通气血,而气血又能滋养筋骨,形成良性循环。此后再辅以吐纳导引、无极站桩之术、盘拳推手之法,自然能积精累气,开关展窍,修得一身精纯的内家武艺。

蔡光復,浙江嘉兴人,中国武术八段,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嘉兴市第一、二、三届武术协会主席(会长),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会长。曾拜江南武术名家周荣江老先生习练少林门派(船拳系列),拜回族查拳名师李尊恭先生习练查拳系列,拜太极名师马振宗老先生习练太极拳和养生气功,拜何基洪老师习练武当叶氏太极拳、拜蔡松芳老师习练无极桩。著有《无极桩阐微》《武当叶氏太极拳研究》等书。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