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刚大夫讲糖:糖友,您被尿蛋白吓到了吗?

 陈刚大夫讲糖 2021-06-09

突然之间,糖尿病人越来越多。

大街上见面唠嗑的大爷大妈,开口就问:您血糖hou住了吗?

信息化的时代使得我们对知识获取非常方便。

糖尿病肾病,这一可怕的“角色”肯定也会进入到糖友(尤其是年轻糖友)的视野。尿蛋白早期筛查肾脏损害更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今天就和大家唠唠“尿蛋白”的事。

32岁小王被诊断为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心理历程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抗糖战役”:管住嘴,迈开腿。每天严格饮食控制,早晨10公里的跑步,下午分几组近百个俯卧撑。真棒!170cm的身高,2个月体重从原来的180斤,减少到140斤。去医院复查:空腹血糖5.3mmol/,糖化血红蛋白6.3%,很不错!只不过尿中酮体+—,尿蛋白1+

3月前刚被诊断时的血糖、糖化都很高,尿检只不过是尿糖3+,没有酮体和尿蛋白。难道这么快就出现了并发症?------恐慌之意尽露。

血糖不高时的尿酮体,除外肾酮阈值降低之外,绝大部分是“饥饿性酮体”,说明运动消耗能量而糖分供能不足------微信糖友高手给与了正确的解释。

尿蛋白1+,是不是出现了糖尿病肾病?

我告诉他,您的“饮食、运动管理”可能是您蛋白尿的主要根源。

如果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在大运动量的情况下,身体的能量代谢会出现变化:葡萄糖供应不足,取而代之的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供能。

高强度的运动,会对肌肉造成一定的充血甚至损伤,运动使得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多(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主要是它引起的),运动时血液再分配时的肾脏血管收缩导致肾脏缺血及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变,等等因素,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运动性蛋白尿”。

运动性蛋白尿,是一种生理性的蛋白尿,一般在24小时后可以逐渐消失,剧烈而持久的运动导致的蛋白尿,则可以持续1--3周,甚至更长。但一般不会引起肾实质障碍。

王阿姨的孩子很孝顺,当知道70岁的老母亲身患糖尿病的时候,立马“百度”:“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确诊时就要检查尿蛋白,以筛查肾脏疾病”----很多糖尿病肾病预防的文章都是这样说的

于是拉着老妈就去了医院,血糖血脂都可以,尿常规中尿蛋白2+,尿糖-。“百度”习惯使得孩子立马恐慌起来,就准备次日让王阿姨去住院了。

中午时刻,他把结果发到微信群里。原来,王阿姨的尿中不只是有这些,还有很多的“白细胞和细菌”,“红细胞少许,潜血1+”。

他回忆说,医生是说有“泌尿系感染”存在的,让多喝水,并且还开了药。

我告诉他:王阿姨的尿蛋白,很可能与泌尿系感染有关,当然也不除外有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但是一定要先除外其他因素。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症状有排尿时感觉疼痛或灼烧感、经常有尿意、下腹疼痛不适、尿液混浊或气味难闻,一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我还告诉他,对于老年女性,接尿前最好先用清水清洗外阴,自然风干(不要认为什么纸更干净);接尿最好用中段尿(不取刚开始排和即将结束排尿时的尿);接尿完成后尽快送检,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检查结果的。

三天后,王阿姨的孩子私信告诉我,去复查,一切正常了。


44岁的刘经理,膀大腰圆,富贵尽显。170的身高,体重高达210斤。

体检时被告知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尿酸也高了。身经百战的刘经理当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但是他的妻子找到了我。

“陈大夫,我们家老刘血压、血糖还有尿酸偏高都有两年了,他们圈子里好多都这样。这次体检关键是尿蛋白有1+,尿微量白蛋白370mg/L。我有个同学也是学医的,让我认真对待下。我网上一搜索,这才害怕,说是肾脏出问题了,将来会尿毒症。他才44岁,这可咋办?”

中国人就怕肾脏出问题,肾虚可是了不得的大问题......

我把我的一篇文章找出来,发给了她,题目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念,您改变了吗?

刘经理的尿蛋白是需要高度重视了,考虑是肾脏出了问题,但是是啥问题呢?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也可能是高血压肾病,也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肾损害,还有一种病叫“肥胖相关性肾病”,等等,都可以引起蛋白尿。理论上的确诊需要肾穿。

说的有点专业,她一脸茫然。

我发给你的文章你回去仔细看看。

简单地说,他现在的状态用一种病名来概括也可以,那就是代谢综合征,它是与肥胖密切相关的多种代谢异常并存的状态。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高血粘稠、高凝状态、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夜间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等。一棵大树上,果实累累。

但这都是枝叶!(是果实啊,咋又是枝叶了呢?)

170的身高,体重高达210斤,BMI高达36.3kg/m2,而中国数据中,BMI在28或以上,即为肥胖了。

他的尿蛋白异常不管是血糖相关还是血压、尿酸、体重等相关的,从根源上讲:去减肥,都会获益!

她好像有些明白了我讲的道理。然后,我为他先开了“临时处方”。临走时我再次叮嘱了一句:关注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指标,单更要关注体重和腰围。

给自己制定一个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计划.....

(这个减肥模式,哎,不说了)

他是经理,经营之道比我清楚。

胖,也是这么一点点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