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篇(2)—陈桥兵变,押上三百年国运的一场豪赌

 金华303 2021-06-09

“翻开任何一本史书,都点明了陈桥兵变是赵宋王朝的立国肇始。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柴荣去世后,赵匡胤欺负后周孤儿寡母,直接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很轻松地摘取了果实,开创了三百年基业,可真有这么简单吗?”

赵匡胤篇(2)—陈桥兵变,押上三百年国运的一场豪赌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事变经过

显德六年六月,一代雄主柴荣驾崩,享年三十九岁。即位之初,他曾对王朴表明心意,“朕当以十年拓土、十年安民、十年致太平”,奈何天不假年,仅仅过了六度春秋,他就突然病逝,弥留之际,除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外,剩下的就是对继承人的无限挂怀...

梁王柴宗训,遵遗诏继承大统,就是后来的后周恭帝。他生于广顺三年(953年),是柴荣第四子,此时还不到七周岁,三个哥哥都死于刘承佑的屠刀之下。由于年纪太小,只能由符太后摄政,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领衔群臣;赵匡胤执掌禁军,兼任归德军节度使。

当了军方第一大佬的赵匡胤,却并没有留在开封,而是主动请求出京,到了自己的治地宋州。当年年底,他回京述职,一切正常,可大年初一却传来军报,北汉联合辽国入侵,边境告急;范质王溥等急忙调兵遣将,由赵匡胤统领,于两天后出发北上。

正月初三,大军走到开封以北四十里的陈桥驿,当晚参谋赵普等人发动军士哗变,迎立赵匡胤为帝,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次日,大军调转马头杀回京城,有内应打开城门放行;正在上朝的后周君臣一片慌乱,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带兵平乱,为石守信所阻,赵匡胤随后上朝,王溥范质先后跪地称降,符太后抱着小皇帝让位。

整个事变中,除韩通及家人被杀、部分侍卫亲军阵亡外,开封城内并无过多流血事件,小皇帝柴宗训降封为郑王,符太后改为周太后,一并迁往房州安置,两人分别于973年(柴,20岁)和993年(符,61岁)去世。

而赵匡胤顺势登基,因为归德军治所在宋州,所以国号为“宋”,两宋加起来共三百一十九年(960-1279),直到为元所灭。

赵匡胤篇(2)—陈桥兵变,押上三百年国运的一场豪赌

陈桥兵变路线图

二、点检作天子

从兵变发生到改朝换代,一共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看起来过程轻松无比,可仔细翻阅史料,我们就能发现其中奥秘,此事绝非轻而易举,赵匡胤根本是拿身家性命在做惊天豪赌,故事先得从北伐说起。

柴荣在出征的路上,收到了一块奇怪的木牌,上面刻着“点检作天子”,而此时的禁军都点检是张永德,此事在皇帝心理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因病回京后,柴荣立刻罢黜了张永德,而用赵匡胤取而代之,阴差阳错,没想到是后来的这位都点检最终做了天子。

难道柴荣就因为一块木牌就换掉了禁军第一人吗?当然不是,这事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先说一下张永德吧,此人可比赵匡胤的地位高多了,他是郭威的女婿,后周真正的重臣。早在后汉年间,张永德就娶了郭威的女儿(后来的晋国公主),并坚决支持老丈人搞政变;柴荣一举成名的高平之战里,正是他和赵匡胤合力打退了北汉军;进攻南唐,张永德屡战屡胜,后负责浮桥的防守,用火攻之计击溃南唐水军,有力支援了寿州之围,并因此受封禁军都点检,后击退契丹入侵,加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忠武军节度使

总而言之,张永德就是柴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加上此人仁厚,忠心事主、提携后辈,朝野内外名声极好,真正做到了威望素著。

那么柴荣为何要罢免张永德呢,要知道陈桥兵变时,他本可以是小皇帝最大的依靠,或者说有他在,赵匡胤根本就不敢反,难道两人之间存在什么不和吗?

这事还得从刘承佑那次屠杀说起。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刘承佑为收回军政大权,宣称枢密使郭威为反贼,把他留在开封城里的亲属屠戮殆尽,这里就有郭威的两个儿子(郭侗、郭信),还有柴荣的三个儿子(柴宗谊、柴宗诚、柴宗諴)。郭威推翻了后汉,建立后周,但整整两年没有生出儿子,只好立养子柴荣为嗣君。

这就很令人意外了,要知道汉族政权是很重视血统的,无论是立嫡立庶甚至是立兄弟侄孙,至少要与你有血缘关系,如果真遇到君无所出的情况,那么也得从最近的亲支里选一个过继,这里至少有三个人选:柴荣(内侄)、张永德(女婿)、李重进(外甥),而怎么看,柴荣也比不过其他二人,只因为和郭威情感深笃,才能以养子身份继承大统。

可朝野上下反对声不绝于耳,郭威甚至在驾崩前,逼着李重进当面向柴荣表示效忠,正因此事,周世宗执政期间,对张永德和李重进是又拉又防的,只不过二人在高平之战都立下战功,也未表露反迹,才步步高升,成为重臣。如今柴荣自觉病重,而最大的儿子柴宗训刚刚七岁,很显然张永德是个极大的威胁,即便他很忠诚,可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只能先暂时委屈他了。

张永德一退,需要有人来顶替,赵匡胤既有战功又非国戚,而且本身就只比都点检低一级,属于正常提拔,只要做好制约,相信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赵匡胤篇(2)—陈桥兵变,押上三百年国运的一场豪赌

张永德

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关于柴荣的死因,正史只说是重病不治,野史倒有各种说法,比较通行的一种是北伐途中,柴荣连战连捷春风得意,找了一位老农问这是何地,答曰“病龙台”,所以一病至死,自然不足采信。

实际上,柴荣的病,与他多年来劳心劳力不无干系,整整六年里,他东征西讨从未停过,并且毁佛像铸铜钱,遭受了极大的宗教阻力,可以说是活活累死的。对自己的身体,他早有预计,所以刚刚回到开封,他突然下达了几道重要的旨意:

1.罢免张永德,改立赵匡胤为禁军都点检

2.封韩通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掌管京城防卫

3.加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留镇南唐

4.封柴宗训为梁王

5.立符氏为皇后

张永德为何被贬,我们已经介绍过;韩通是北伐时的陆路都部署,十分忠诚,有他拱卫京师应该可靠;李重进是危险分子,但十分好战,放在南唐等于拴住了他;柴宗训是他最大的儿子;符皇后是柴宗训生母的妹妹,想必会照顾小外甥。这几条布置都很得当,下面仔细聊一下为什么柴荣把赵匡胤提到了高位。

首先,他有能力,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场攻伐,他都是当时的佼佼者,李重进猛、张永德稳,而赵匡胤兼有二人的特点,有他执掌禁军,部队的战斗力可以保证;

其次,他值得信任。他是从一介小兵做起,慢慢升到殿前司都指挥使的,在战场上无坚不摧,但从未恃功自傲,反而坚决执行任务,打太原时,手臂中了一箭,还要接着往上冲;五千人破滁州、两千对四万克李景达...这样一个坚决贯彻上级指示,能打又不惜命的粗人,当然值得信任;

第三,他根基不深。赵匡胤的履历柴荣很清楚,在最后一次北伐前,赵匡胤从未担任过全军主将,往往担任侧翼突围或前锋,并没有时间培养势力,而北伐据此不过两个月,根本来不及发展小团队,加上还有韩通制约,即使有异心,也能及时根除。

应该说,在大的方向柴荣没有看错赵匡胤,但唯独有一个细节忽略了,赵匡胤根本不是什么粗人,他的心思细腻着呢,私底下早已多方串联,在中生代军官里有极广的人脉,实际上,禁军中一半的中层干部都是他的人。

赵匡胤广交朋友,组成了一个“义社十兄弟”的组织,这些人包括石守信、王审琦、刘廷让等,都是执掌兵马的将领,大部分都兼着节度使,是后周军队的中坚力量,赵匡胤虽非年纪最大的,却凭借个人魅力成为了众人的核心。这些人大部分都参与了反周立宋之变,比如王审琦,打开城门的是他手下;比如石守信,最终挡住了韩通的进攻,保护了赵匡胤的家人。

可以说,柴荣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张永德没反、李重进没反、符太后善待小皇帝、韩通为他战斗到死,可他唯独疏忽的这一安排,最终葬送了所有安排。

赵匡胤篇(2)—陈桥兵变,押上三百年国运的一场豪赌

符太后

四、精心策划的“偶然事件”

很难判断赵匡胤什么时候才开始做起了皇帝梦,但野心是慢慢膨胀的,在柴荣死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周密的部署。

1.力量对比

己方:赵匡胤(禁军都点检)、石守信(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司都虞侯)、高怀德(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禁军一共就分为殿前司、侍卫司马步军,赵匡胤相当于拿到了八成以上的兵力,另外大将慕容延钊、楚昭辅是自己人,韩令坤曾受过赵匡胤的恩惠;

恭帝:韩通(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李重进(淮南节度使)、李筠(昭义节度使)、宰相范质、魏仁浦等。除韩通外,其他忠于后周的要么是文官,要么远在边境;

另外说一下,符太后的父亲符彦卿当时是天平军节度使,实力非常雄厚,但符彦卿三个女儿,两个嫁给了柴荣(大小符皇后),另一个嫁给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只好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向训担任洛阳留守,也保持中立态度。

毫无疑问,赵匡胤掌握的禁军更多,皇帝虽有边军,却远水不救近火。

2.暗中串联

新皇刚继位,赵匡胤使了个以退为进之计,主动远离京城,到宋州驻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解除了范质、韩通的疑心,二来脱离了监视,也方便跟小团队作周密部署。

这段时间,他虽待在外地,却通过京城的密探掌握了第一手情报,并主动与宰相王溥交好,把势力渗透到文官系统,最终在兵变时,有相当多文臣保持了中立;而通过一系列职务调动,自己的嫡系已经渗透到军队的里里外外了,文武做了两手准备,可谓双管齐下。

3.奇计迭出

计划已毕,六个月的蛰伏也消除了高层对赵匡胤的怀疑,他施施然回京述职,看起来毫无异常。正月初一,北方军报传来,北汉联合辽国入寇,这是赵匡胤的第一计,后人查阅《辽史》,并没有这段时间的南侵记录,换句话说,谁大过年的打仗啊(辽属于半汉化政权)。

但范质不谙军事,决定派出最强军队北上迎敌,正好禁军最高统领在这儿,那就是他了,王溥自然不会反对。就这样,赵匡胤轻易拿到了大军的指挥权。

如何安排出征人员和留守人员,是赵匡胤的第二计。他把殿前司和侍卫司各带了一半,看起来公平公正,可实际上侍卫司有一半是韩通的人,而殿前司全是他自己的,如此一来,京城的兵力配比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更何况,石守信、王审琦被他留在了开封,这两人在后来的事变中至关重要。

单刀赴会向韩通请罪,是赵匡胤的第三计。正月初一领命出征,到正月初三正式出兵,中间是有一天的间隔的,这一天用来干嘛了呢?赵匡胤孤身一人进了韩通的家,向他表示自己是被迫出征,事出无奈,这不仅是缓兵之计,更是示弱之举。韩通没看懂,但韩通的儿子看出来了,他建议就地拿下赵匡胤,以绝后患,可韩通有些迂直,不敢担此骂名,活活把他放跑了。

在军中散播流言,是赵匡胤的第四计。无论京城里有多少是自己人,都不如大军在手来得可靠,赵匡胤利用谋士赵普、李处耘等人,在中级将领中散播流言,说大过年的出来卖命,皇帝又看不到,还不如拥戴将军(赵匡胤)作天子;其他手下再逐级往下传,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兵变。

装成被动显示委屈,是赵匡胤的第五计。兵变发生时,赵匡胤竟然喝醉了,在睡大觉,这你敢信?一个深明军纪的将军,刚刚出兵第一天就喝醉了,说不是故意的骗谁呢,可这样一来,他就变成了全然被动,毕竟是赵普发动兵士哗变,并把黄袍(还提前准备好了)披在他身上,好像不得不为之。这事从他返回开封那天开始,曾不分场合不止一次提到过,以稍微显示下自己的无辜。

稳定京城的局面,是赵匡胤的第六计,也是最后一计。兵变发生后,他自己带大军往回走,只有四十里却走了十几个小时,这期间,楚昭辅和潘美分别溜回城内,通知了赵匡胤的家人,以及后周君臣。范质当时就慌了,掐着王溥的胳膊痛哭“所用非人”;韩通带兵直奔赵匡胤的家和殿前司,却被石守信带兵挡住;王审琦打开城门,大军很快平定了韩通的挣扎;赵匡胤上朝,王溥率先下跪称臣,范质随后无奈跟上,符太后带着小皇帝表示愿意让位...

最终,一场少流血、高效率的朝代更迭就此完成,这是一份被包装成偶然事件的精彩剧本,而不经杀戮的革命,最终造就了赵宋王朝软绵绵的性格,而它屈辱的战争史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

不过对赵匡胤来说,胜利就是最重要的,身份转变了,一幅宏伟的画卷就摆在手边。。。

开封的“宋”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