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炎热的夏季,饮食起居要注意哪些事情?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6-10

夏季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心情容易变得烦躁,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因此要遵循四季变化规律来调整自己的情志、起居、饮食等,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疾病之一。同时,湿热交蒸,痢疾等肠道疾病也多发。所以,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夏季养生防病的知识。

一、养心神

中医学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在五行中属火,夏季心火旺盛,所以夏季养生应重养心,调节心气。大家要保持情志调畅,多到室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美景。

如果心情抑郁、急躁,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心”,损伤心气。所以要注意,一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二忌心火,减少心烦、懊恼、躁动不安;三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静心宁神,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才能养好心,保持健康状态。

二、调整起居

在起居上,夏季昼长夜短,应顺应自然。白天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午睡格外重要,午睡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选择一些适宜自己的运动,如慢跑、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跳舞、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在夏季,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空调。使用空调时间过长,腠理闭合,汗液排出不畅,亦影响正常代谢。

三、出汗有度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能够调节体温,调和营卫,有利于气血调畅。但如不顾养护,经常大汗淋漓,则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与血均源自水谷精微。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

四、调节饮食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清火祛湿食物为佳,避免过多食用黏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应重视健脾养胃。

饮食既不能过于辛热而耗损津气,也不能过于寒凉而困脾伤阳、助湿生痰。苦味入心,吃一点清苦的东西有清解暑热降心火的作用。清淡饮食还有利于消化。

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不但补气,而且能生津止渴。另外,夏季天气炎热,蚊蝇滋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胃肠道疾病。夏季饮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适当多食一些清热、利暑、祛湿的食品,如绿豆、莲子、白扁豆、苦瓜、黄瓜、莲藕、西瓜、杨梅、甜瓜、桃子、荔枝、甘蔗、梨、荞麦、大枣、豆浆等。夏季饮食宜干稀搭配,合理配置荤食与蔬菜,适当补充肉类,如鸡肉、鸭肉、鱼肉等。

五、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避免气温高时外出或室外作业,多补充水分,特别是淡盐水。家中应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如果遇到轻症中暑患者,应将患者移至阴凉位置,解开衣扣散热,无相关禁忌时,可将冷毛巾、冰袋、冰饮料等放于患者颈部、腋窝等处以帮助散热,还可口服十滴水,在患者太阳穴、额部擦风油精。另外,发现高温中暑者出现神志障碍,有昏迷、痉挛等症状时,应及时将其送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