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不烧脑】这里没有毕业生

 卢山说精进 2021-06-13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9年第2篇原创文章

全文3511字,阅读时间6-10分钟

F77期DISCer们点击下方音频有惊喜!

这首歌是在深圳F77期课间休息时循环播放的那首歌。伙伴们听到了有没有回到F77期现场的感觉?把ta也当成是一种复盘吧。

2018年的最后一天你在哪?都做了些什么?

啊?有点记不清了?也是,那是2018年12月31日,已经隔了一年了。

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依然在充实的忙碌中度过:完成了为期2天的DISC国际双证班复训,F77期,坐标深圳。离开课堂时已经华灯初上,随手拍下了下面的街景。

那个大厦两侧玻璃上一点点爬上来的亮光,慢慢形成了一棵树的形状,然后又很快的全部消失掉。那分明是心底升起的希望,但是如果不马上抓住它就会转瞬即逝。

那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暗示,就像罗胖在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并不确切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是两年前在知乎上看到这句话并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引用过它。如上图)

1

什么是DISC

DISCer们纷纷表示毫无压力。

好,给你们出一道题:

用一句话描述什么是DISC?

不要上表情包,做题!


什么是DISC?给不了解的朋友们补个课:

DISC理论是一种“人类行为语言”,其基础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常人的情绪)。马斯顿博士是研究人类行为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方向,有别于弗洛伊德和荣格所专注的人类异常行为,DISC研究的是由内而外的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其之后的学者进一步将这个理论发展为测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ISC测评。

人有四种基本的性向因子,这些性向因子以复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马斯顿博士发现行事风格类似的人会展现出类似的行为,这些复杂的行事风格都是可辨认、可观察的正常的人类行为,而这些行为也会表现为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

来自DISC国际双证班讲师宝典

行为特征分析(Personal Profile Analysis)基于DISC理论,展现了四个基本风格,预见其可能的工作表现。利用DiSC行为分析方法了解个体心理特征、行为风格、沟通方式、激励因素、优势与局限性、潜在能力等等。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岗位的动态职务要求,如何人岗匹配、有效管理、培养与规划, DISC理论广泛服务于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选、用、育、留。

详细版请点击访问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DISC/1586227

还是有点懵是吗?来,学以致用方能知行合一。对应着上面DISC四象限和下面的DISC文字释义,我们做两道匹配题。答案写在留言区。

Dominance支配/老板型

Influence影响/互动型

Compliance谨慎/修正型

Steadiness稳健/支持型

题目一:《西游记》里,师徒四人与DISC是如何一一对应的?

题目二:《三国演义》里,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与DISC是如何一一对应的?

2

为什么要学

第一、DISC给了我们一个探索和发现自我的机会。

  • 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门“人类行为语言”,我们以为我们就是某个任性且线性的D, I, S或者C。

  • 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门“人类行为语言”,我们以为这么多年了也就这样了,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门“人类行为语言”,我们以为凡事只有一个答案,从而错失掉诸多良机。

第二、DISC给了我们一个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机会。

不要给他人贴标签。

——李海峰

这句话是海峰老师在多个不同的场合强调的一个观点。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兼具DISC这四个特质,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某个特质表现得比较突出。而且DISC的行为特质是可以改变和转换的,这对你我他都适用。

在最近的《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牛津大学全球化与发展学教授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和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研究员克里斯·柯塔纳(Chris Kutarna)总结了几个不会过时的领导力原则。其中下面的第五项和第六项与不给他人贴标签,全面、

正确地理解ta人ta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拒绝简单粗暴的分类。文章说,人们经常把世界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富国”和“穷国”。很多的分析、数据和意见都局限于这些分类。每一个术语都在误导我们,而事实远非如此。越简化,就越难看出因果关系。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必须从改变对国家和人的类型化开始。

第六,别贴标签。类似极端主义分子、温和派这样简单粗暴的标签,往往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标签的背后是价值判断,把人进行分类会导致偏见。任何形式的偏见都不利于多样性,扼杀了真正的好想法。

第三、DISC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和链接世界的机会。

了解世界

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里有创业达人,企业高管,培训大咖,社群领袖,演讲大家,畅销书作家,育儿专家,保险业精英,专业营养师,职业讲师等等。而PPT高手,插图专家,抖音发烧友,旅游达人,文化使者等等也一个都不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只要你肯学,ta们会带着你去了解这个大千世界。

链接世界

大家知道有一个理论叫“六度空间”理论,又被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就是: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截止到目前,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已接近4000人,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你想认识特朗普?来这里可以帮你实现!

在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里,你几乎可以找到并链接到所有你想要的资源,你想获取的信息和你想学习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你也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你的榜样!

3

复训的收获

虽然是复训,但其实我收获满满。海峰老师,任博老师和郭强老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收获。简单地总结两点。

第一点:恰似金句的案例和实践。

  • 坐在后排看不清,就会听着很清楚。能得到什么决定于你的态度和能力。

  • 迭代故事,让培训变成你的。

  • 用错一个员工的成本是5个月工资。

  • 社群的命名:名字.城市.班级。因为人最重要,你最重要。

  • 穿上白大褂,他是精神病科医生。脱了白大褂,他也是精神病科医生。

  • 有目标没有行动,因为内在没有感受。

  • 6天,做给你看,2天3个老师不同风格。选择你喜欢的风格。21天复盘。听到的不是你的,写下来的和讲的出来才是你的。翻转课堂,在班级里讲课。一对多,把零售变批发。最后一周开始变现。

  • 有一次8月份在户外停车场做分享,2个多小时后获得很多红包……蚊子咬的!

  • 设定深层次的目标。比如回去能讲一个DISC课。

  • 目标断舍离,1-10分打分。1分是完不完成无所谓,10分表示使命必达。删掉6分以下的目标。

  • 努力和智力决定物质水平的下限。圈子和人际敏感度决定影响力的上限。

  • 人生的选择是正确的路和容易的路。没有对错之分。

  • 老师在台上燃烧自己,烫伤别人。

  • 生气告诉你界限在哪里。接受情绪,然后改变情绪。

  • 这哪是你的缺点,这是你的缺陷。

  • 当你拿起手机,你就与世界隔离了。

  • 在行为科学的研究中,我与李海峰老师讨论过。(小测试:这句话要写在哪里?)

  • 你跟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可能只是在科技。差的是效率和准确性。

  • 拍小组照时学员在前面,老师在后面。一来学员最重要,二来背后有人。

  • 基本归因错误。就是看似正常,仔细考虑后才发现都是不正确的。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基本逻辑:错误都是别人的。

  • 卖是最好的学。如果卖不出去就要找差距。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价值。

  • 学了DISC,没有对立,平行思维,关注下一步。

第二点:放下,让往事随风。

课堂上老师们做的最多的一个动作是什么?

“右手往前伸,一二三,WOOSH!”一起来做一遍,“一二三,WOOSH”,“一二三,WOOSH!”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他的情绪以及其他人的情绪。“WOOSH”这个发声动作在心理学上是“让刚才的一段成为过去”。

比如你在公司因为业绩不好老板批评了你,于是你的情绪变得比较糟糕。回家了,进门之前,要不要WOOSH一下让这段情绪成为过去,而不是让家人买单?

再比如你错过了一个你认为很好的机会。你坐立不安,辗转反侧地琢磨为什么没有抓住它?为什么自己这么笨?简直是不可救药......你完全被这种情绪控制了而不能自拔。当你逐渐清醒时如果能WOOSH一下,你或许就可以放下它,让往事随风。

其实有太多事情我们放不下,或者偶尔有选择障碍。这个时候WOOSH一下。英文里面等同于Let go of!

放下,让往事随风。

DISC国际双证班没有毕业生

  • 这里没有毕业生,因为每期学员都可以免费参加复训。至于绵延不断的翻转课堂,就更甭提了。

  • 这里没有毕业生,因为这里有榜样和灯塔。而你也正在努力成为榜样和灯塔。

  • 这里没有毕业生,因为作为DISC国际双证班社群联合创始人,我们深知传承的意义。

  • 这里没有毕业生,因为她是一个宽广深厚,充满大发心的平台。而我们正在不遗余力的继承和发扬。

写在最后:金庸走了,人们以为江湖就不在了。然而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江湖,一个聚集了各路大侠的、不一样的江湖。ta们时而有四个不同的角色,时而汇聚四种特质于一身。

关于《成都》那首歌:去年12月我去了趟成都,这是时隔N年后再去成都。时光荏苒,玉林路还在,赵雷已经不在那个小酒馆了。感叹时光飞逝,谨将我演唱的《成都》献给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点击访问相关系列文章

【1】今天你DISCOVER了吗?

【2】为你喝彩,F68!

【3】立刻行动,不要让等待成为遗憾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