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传统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整个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龙舟竞渡、吃粽子,以及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还有挂钟馗捉鬼像、采药驱狼等。而我国历朝历代画家笔下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画作更成为传世精品,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中端午。 唐·崔护 程宗元 《龙舟夺标图》 清·徐扬《观競渡》 历史上以端午为题材的书画作品众多,元代画家吴廷晖的《龙舟夺标》、宋代的《金明争标图》、《龙舟图》、清代的《端阳故事册》等,都是描写端午时节百姓赛龙舟的民间习俗。这些作品中,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绘制过的《午瑞图》和近代大家任伯年的《端午图》,引人关注。 清 | 郎世宁 | 午瑞图 郎世宁的《午瑞图》是一幅近似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蜀葵花,托盘里面盛有李子、樱桃等时令水果,几个粽子散落一旁,散发着浓浓的节日气息。就构图而言,画中物品聚散有致,三角形的布局带给画面稳定感,而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地变化展示了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尤其是瓷瓶肩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此幅作品虽无落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作于雍正十年,是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清 | 罗聘 | 端午图 此画所绘均为端午节常见之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孤诣。着色鲜丽,艳而不俗。 任伯年 | 端午图 任伯年的《端午图》则素朴清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可见作者饮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端午节吃黄鱼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任伯年小酌的时候自然忘不了这一点。 陈半丁 | 天中五瑞图 “夏月枇杷黄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端午前后,正式江南名果枇杷成熟的季节,画家的笔下除了粽子,当然也少不了又好吃又好看的金枇杷。 齐白石 | 五日吉祥 齐白石绘端午节时令画,画中可见“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简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乾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齐白石 | 端午 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的主题。凸现出老人节日的欢愉及生活的热情,诗一般隽永感人。最精彩处当属散落盘外的三粒樱桃及右上角的款识,一下子将画面平正的布局激活了。 齐白石 | 端午美味图 此帧端午图作于1953年,已是白石老人最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此等形象,在前人画作中极其少见,他们代表了与普通人同乐同忧的东西,蕴涵着朴素的思想感情。 国画里的端午节
北宋·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明·郑重《龙舟竞渡图》 明·陆治《端阳即景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