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

 zjp67 2021-06-14
质量与密度是物理的基础单位,也是贯穿物理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从密度开始,物理就涉及到计算,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变化也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下面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供学习参考。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2)天平的使用:

1 调节底座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或水平桌面上。
2 调节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这时横梁平衡。
注意点: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当游码归零时,指针要是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平衡螺母向左调。也就是向哪边调平衡螺母等于向哪个盘中加重。
3 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点:测量时要么加减砝码,要么移动游码让横梁平衡,但绝不能再调节游码。
4 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P=M/V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知识诠释: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4.物质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5 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生活中也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像酒精和煤油密度相同,蜡与冰密度相同。因而注意的是用密度可以鉴別物质,但要准确的鉴别物质,除了测密度,还要看状态,颜色,闻气味等多种方法并用。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
3、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
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p=m1-m2/v。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

(二)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4、计算石块的密度p=m石/v2—v1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归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