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来的粽香

 燕鼎文化 2021-06-14

苇叶的清香,糯米和大枣的香甜,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儿,挤出灶屋敞开的门窗,弥漫了屋场和院落,愣愣地飞进了生满馋虫儿的孩子们的心里。
粽子熟了,粽子熟了,雀跃的孩子们飞进了厨房,这可是他们掰着手指头盼来的日子呀!
文友一则幼儿园小朋友图文并茂包粽子的美篇,瞬间勾起了我心底的记忆。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虽然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一直有着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喜欢吃米饭,偏爱甜食。还时不时给我们做些蛋饺呀,肉汤圆呀,面筋肉丸呀,萝卜丝饼这些好吃的。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包肉粽。


端午节前一两天,被父亲同化了的母亲,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张矮饭桌上,放着一竹篾清洗好泛着清香,滚动着串串水珠儿的苇叶。一盆儿用酱油腌制过,核桃般大小的酱红色猪后臀尖肉。雪白的糯米经过酱油的浸泡,黄灿灿的,在白色的瓷盆中散发着淡淡的酱香味儿。
父亲笑咪咪地在小桌边坐下来,绘声绘色讲起南方过端午的习俗和趣事。弟弟妹妹绕着桌子跑来跑去追着闹着。我和母亲围坐在桌边,边听故事边包起了粽子。
父亲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是新鲜竹叶,一个个细长的三角形粽子包好后码入缸中,慢慢地用小火煨熟。
我们家南北合璧,四片苇叶,折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漏斗儿,装入糯米,放上两块酱好的猪肉,折严盖实,再用柔软的马莲草为它束上一条腰带。一只只大肉糯米粽,在欢笑声中就诞生了。
这些糯米也欺负人,我包的粽子就像个漏勺,堵了东角西角漏,拆了西墙补东墙。急得我抓耳挠腮,瞪着眼和糯米较劲儿。龙舟不会划,我就不信,你们这些小小的米粒儿不听我的话!好在有父母手把手指导,一个个圆滚滚的肉粽终于从我的手中登上了蒸锅这个大雅之堂!

煮熟的粽子,肉香中夹裏着米香酱香苇叶的清香,挑逗着人们的嗅觉。赶快剥开一只吧,油光光滑润润的粽子,那么晶莹那么剔透。咬上一口,绝美的味道顺着舌尖游走,瞬间就传遍了全身!
孩子们大口朵颐地吃着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的端午习俗,还有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也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父母离开我们多年了,但每到粽子飘香的季节,我仍会包些肉粽,分给弟妹和同事朋友。不仅仅为了解馋,因为粽子里面装着满满的亲情,深深的思念!

作者简介:阮亚玲,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