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才之学诸家用》写后一点话 闲云老叟

 WANGCHONG1979 2021-06-14
三才之学,广矣,大矣。后学虽勤学不殆,却犹感理法之不畅。近读诸家三才之学,更多的感觉到今人治学之不严谨,很多东西并未体证或是能理顺上承下启之脉,就贸贸然的上场,不知道结局会如何或是这样冒失的原因。
悲!
花了很多时间读,原来却是一个错误的。从某一个角度说,是种自私的内呈。呵呵。
 
三才之学,在诸多古人文献以及论述中均可见。因为三才之学是一种近乎真理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经习惯于用辩证思维来思考问题,其实辩证思维和古人的阴阳思维有类似之处,或是阴阳思维是包含了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就是在此和彼之间做文章。更多时候,国人走的是一元思维的路子。此不赘述。非此即彼,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直线思维,西方人的思维以此为主,东方尤其中国是曲线思维,大家看太极图,就是一种三才思维的最好说明。
三才之学,在易学、儒家、道家、佛家的中道、术数家、医家等都可以见到,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只是从阴阳而非阴阳中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稍稍看过一点易学书籍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太极生两仪”,有很多人都认为,太极是派生出两仪来的,太极的下一个阶段是两仪,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太极是一气,阴阳是太极运动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动或是静的状态而已。如果用三的角度来看,则是这样,太极化生出阴阳之后,太极仍在阴阳之中,阴阳运动,或是静态的或是动态的运动之后是什么呢,有人说,运动之后化成四象,其实不是这样的,阴阳运动之后,会有一种新的物质产生,我们姑且叫为中,这个中是体,两仪化成四象,只是来说明物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而已,一种物质可以无限的分下去,它并不是说两仪运动之后的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