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镛韩天衡润格散谈印人入市问题

 攒菁堂 2021-06-15
     小编:此为旧文,发表的时间是2019年4月。内容依然适用,故转之。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不少人晒出当代篆刻大家王镛先生的最新润格,据此抛砖引玉散谈些自己的看法。

图片

付润索印春天来临?

这个润格出来后,在印坛引起不小的反响。称赞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虽有某画廊主出来说是其无良造假所致,但我们从业界对此事关注程度依稀可见人们对印人润格态度的端睨。

我以为,网传王镛润格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因为王镛是当代印坛大家,另一方面刻一方印50万元的润格数字令人眼亮——这样的润例放眼当代印坛,的确非一般印人可企及!

抛开此事始作俑者动机不谈,网上所晒王镛润格是否接近实情?当代印坛一线大家的作品身价到底如何?这样的润格公示对其他印人有何启示?据此分析一下,亦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印人因顾主身份不同而给出不同的润价是常见之事。我平时受人嘱刻印章时,也常根据对方经济及生熟情况报以一定浮动的润价。如遇到经济能力强又相知的顾主,甚至也会出现因认为我的润价报低而主动加价求刻的情况,当然更多情形则是对方以为价高而却步。
润例“贵”或“不贵”,主要取决于供需双方内心的“价值判断”,取决于双方对艺术价值的相互认同:认同则“不贵”,不认同的话价格再低也是“贵”的。

艺术市场上,存在即合理的,无论是王镛还是韩天衡等先生,既然是印坛大家,艺术水平和艺界地位摆在那,在动辄以万元为单位计润的当下印坛,这样的润价标准也无需诧异。


高润价是好是坏?


印坛由此嗨起来,看待此事各种态度皆有,有拍手叫好的,有半信半疑的,有以为哗众取宠斥责质疑的。更多人在圈中晒图暗示篆刻商业化的春天要来了,但鱼翔浅底,冷暖自知,静心想想,是否真如所愿?

近些年艺业兴盛,印坛也如书画界一样,开始流行公示润格。无论名气大小、身份高低、水平强弱,能刻者往往都有“润格”,或四处张扬者,或悄然存着用时方示人者,不一而足。

这是好事,无论哪种情形,至少说明越来越多的印人在潜心修艺的同时,正在试图走出“深巷”,以更好地融入到商业市场中。在经历数十年沉寂后,印坛中人开始与时俱进,努力融入到这个商业社会之中。

图片
2018年上海部分印人润例一览表(以四字印为例)

显然,印人并非不食人烟火之人,润格既是其作品价值的展现,更是对其研艺付出及劳动成果的肯定形式,故印人有润格当是非常正常之事。若有可能,润例标准在“合理”范围内(标尺之一是产生实质性消费)越高越好。

依照润格如能产生实质消费,印人可以不断改善研艺条件(至少可以多买印材印籍),进而改善个人乃至家庭生活条件——能让自己免受物质之困而有更好条件精进艺事相信是众多草根印人的重要心愿(舍本逐末追名逐利者不在此列),于人于事皆有大益,何乐而不为?
象王镛、韩天衡等印坛大家的“高”润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动印坛发展的示范作用:在间接提振更多印人信心的同时,还可提升篆印在艺术门类中的受关注度和地位,他们的名人效应或者为名人治印引发的关注则更能令大众感知和了解篆刻的市场价值,乐观地看则还可以带动印坛整体润格标准的提升,在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代社会,这对印坛不失为一件好事。

图片
近代齐白石润格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高润价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印人来说,润格标准高低不能只是一种姿态和策略,无论所订的润格标准如何,最终还是希望得到市场认可并产生实质性消费的。如果印家盲目自大,润格标准高到无人问津,没有实质的付润消费,变成一头热,“有价无市”的话,尤其是消费端的价值认可没有跟上来的话,一个虚高的市场同样不利于篆刻行业的良性发展。

至少目前存在的“残酷”现实是,人们对包括印章在内的艺术作品价值认可“表里不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大众市场——“潜在顾主”在高度“夸赞”你的艺术水平的同时,内心却希望你免费赠送作品为其装点“门面”,并丝毫不会表露主动付润的意愿。这种习气对艺术在市场上的良性发展往往造成沉重打击——按润索印的消费习惯如不能形成,或者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及培养,那么要想使印章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就只能是理想的口号——虽然我们也不排除艺术作品的流通时必然有人情往来等非商业属性在其中(尤其是艺术同道之间的流通),比如视双方关系深浅而在处理方面有所不同,但养成消费者为艺术作品主动付润的消费习惯却是艺术大众消费市场走上良性发展的必要基础。

价市匹配何其难?

网上有人把王镛先生的新润格比喻成“印钞机”,单从润例标准而言,此言不虚(以此润例标准计收入状况,则王镛先生每个月只需花少量时间刻上几方印就能轻轻松松秒杀各阶富豪了)。

就我的了解,虽然近年印人润格标准有逐年提高的惯例(亦有部分少有变化,这种情况不一而足,自古亦有——比如民国篆刻大家王福庵即如是),而且近几年一些中青年印人的润例不低,但一年其实刻不了几方付润之印,许多人公示的润例只是名义上的标价,实际交易时往往是大打折扣甚至连刻带送的,这种“有价无市”的情况并不鲜见(否则就可重现明代印人以印为生的辉煌,人人都可争当职业印人了)——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印坛,艺术界其他领域也比比皆是(包括活跃的二级拍卖市场)。
 
篆刻艺术若要市场繁盛,必须要涉及艺术领域的普遍“痛点”——如何价市匹配的问题。而价市匹配又和价值体系合理构建有着莫大的关系。但目前国内艺术品价值体系往往缺乏权威认证,篆刻领域更是如此。

印章在当代是高壁垒且低频消费产品,加上缺乏公认的合理价值认定体系,这几个因素大大制约了印章的大众消费市场的形成。

妄想一下,如若能知国内一线印家尤其是体制内印家的真实润印量,比如公布每月或每年润刻印章数量,或者是晒晒交易的票据,都将对当代印坛发展有更加实质性的贡献,而于印坛同道亦会有更实质性和有意义的参考。

晒润格,不如晒票据。


印作价值如何定?


抛砖引玉地择要谈一下印人润格的价值认定问题。比如印人所刻印章的价值标准怎么来制定?由谁制定?

我以为,就商品属性而言,印章和其他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产品在价值认定方面并没太大的差别。印章润格的制订同样可以采取多渠道的价值认定体系,如官方渠道、民间渠道,印人自身,他人估值等等。

其中根本性的难题在于包括艺术家自己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不把艺术作品视为常规意义上的商品,在艺术经纪市场远不成熟的情况下,让印人放下面子和求印者直言钱物交易或者讨价还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且不论双方往往存在对作品价值认定的巨大偏差——这从另一角度也在说明印人经纪市场存在的重要性。

图片
篆刻家刘一闻通过第三方经纪人交易的润格

就目前的印章价值认定而言,最多的是由印人自行制订。而印人往往凭主观判断,或者相对简单地横向参考其他印人的标准来制订,这种价值评估更多是带着学生个人色彩和个人主观意愿的,有时(经常)难免偏离市场实情。

有个订润标准可供参考的是,从近代看,印家刻一字价格约略等同于同等书家的一平尺书法润价,同等画家一平尺画一般在篆刻一字的3到5倍左右,兼擅书画的印家其印章订润也基本可按这个比例。今天许多印家的润例订制策略也大致如此(这个水平同等的评估方法,如同为某某协会理事或会员,参赛入展级别相同或索性直接自估或请人代估影响力或作品水平相近等等,不一而足)。

刻印润格,由于大都由印家自行订制,高低自然是自己说了算,给自己的产品定价,从印人角度来看无论高低都是合理的。进入市场,只要有消费者(顾主)愿意为此买单,这个价格就具可行性(当然消费频率另有一说,你是高频消费还是低频消费,或者是超低频消费?)。艺术收藏界有个情况是,价格由消费者说了算,“若是自己收藏,喜欢就好。

只是越来越多人视艺术收藏为投资,便多了一份到底买亏还是买赚而患得患失之心,也多了一份乐衷评估他人润格是否“合理”之心。

而官方渠道方面,艺术市场相对其他商品市场而言是个特殊的存在。无论是物价局这样的官方机构,还是书协这样半官半民的权威机构,都对艺术价值认定方面缺乏科学严谨和成熟的评估方法,往往也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地通过市场反馈(如面向名家为主的二级拍卖市场)来大体评估出其艺术价值(这种评估也是散乱而随意的)——这种繁重复杂且短期内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至少在目前来看,官方渠道主动承接此事的意愿并不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难题是,官方渠道乃至相对权威的半官方机构如书协、篆刻研究院、艺术院校,以及权威的民间艺术团体如西泠印社、艺术平台甚至拍卖行等,如何保证他们所订标准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并且防止利益输送或权者腐败导致的不公现象出现(如第三方督察机制是否可行等等)。众所周知,雅贿、虚假交易、江湖水深等等对艺术市场良性发展都是巨大的挑战,这又是另一个更加复杂和难于尽言的大话题。

观往知来,至少到目前为止,除润格自订以外,民间渠道中的第三方社团或者名家推介所形成的作品价值认定(或者说自发的约定俗成的做法)依然在印坛中具有相对科学合理并具重要参考意义的做法。比如由权威艺术社团(所在印社、雅集社团等等)或印坛同道代订润例(如老师为徒弟订润例、印坛名家为年轻印人背书订润,或者同龄同阶印友友情代订等等)——这在民国时期的海派印坛中是非常盛行的做法,私以为印润价值体系的构建,尤其是民间渠道对印章价值体系的构建,在民国时期的江浙沪印坛已然提供了很不错的参考范本(网上散见些相关介绍,诸君可自行搜索延展阅读)。

图片
民国时期上海部分印人润例一览表

民国时期虽然资讯远没现代发达,但长三角地区的印人活跃程度却不遑多让,比如随处可见的纸店扇庄,或者类似印社书画社等带有一定经营色彩的艺术团体都可以很容易参与其中(反而当代印坛因印坛发展滞后及大众对艺术价值的认知模糊,而使得润例公示处于半遮半掩欲说还休的状态——这一方面和篆刻艺术远离大众有关,更重要的是篆刻只是长期以来以书画附庸的角色存在而被人忽视)

名人名家推介则为印润制订提供了另一个可行的参考,其中的名人名家未必非得是印坛同道,消费端的名人名家亦无不可并具同样的参考价值——比如此次事件中的马云之于韩天衡(至少说明除去拍卖市场,的确是有人消费得起韩先生的高润价刻印的)。

图片

民国吴昌硕为骆亮工代订润例

知易行难,制订润例方式种种,关键是需要有价有市,实质性消费的考量更重要!如今距依印人润例消费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长,任重道远,印人互勉,且行且珍惜~~

有感而发,作以上拉杂谈,供诸君拍砖。


作者简介石安,书印布道者,生于七零年代,现居上海。



△将印书房公众号设为星标,不错过精彩内容

请您关注印书房姐妹号“书法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