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粽叶飘香时/乔俊林

 读在现场 2021-06-16

季节的无常,疫情的反复,似乎让忙碌而又麻木的生活屏蔽了很多美好,遗失了很多的时光,还沉浸在春天的阴冷中,夏天终是姗姗来迟,又是瓜果金黄,艾草飘香的时候,十岁的小侄女前几天就打电话问我今年还包不包粽子?本想着上班没时间,加上最近减肥,没打算再去麻烦,准备到时候去超市买几个应个节气算了,但在孩子期待的语气中还是答应她周末带着食材去和她一起包粽子。

下班后,在超市买好了食材,没买到粽叶,老妈说小区院墙外好像有一片箬叶,于是全副武装去采摘,无奈杂草丛生,天色渐晚,只好无功而返,于是便叮嘱母亲明早去早市上买点,聊天中,母亲念叨到:“这些事情原来都是你爸最愿意干的,要是以前不用说,他就会去给你弄回来,但是现在沉迷打牌,做什么事都敷衍了事。”然后就是一些家长里短,日常琐事……我除了选择倾听偶尔附和两句,别无多言。

第二天下班,母亲已早早泡下糯米,买好了粽叶,清洗,做着准备,我这个全家唯一会包粽子的师傅带上我的小徒弟便开始了,小朋友爱新鲜,三分钟热度,时不时就跑开干别的去了,我一个人安静地包着,脑海里浮现出往日包粽子的场景,小时候,家里只有外婆喜欢包粽子,每到端午,她便早早地背着背篓,带着镰刀,穿着黑布鞋的三寸金莲踏着晨露快步走向河边,在我们还是睡眼惺忪时已经满载而归了,割了艾草,采了已在河边洗干净的粽叶开始忙碌起来,外婆的粽子除了白米,没有红枣,偶尔有几颗花生就是很好了,我也总是在一边忙活,可惜远不如我侄女现在这般的手巧,总是包不好一个像样的,但是,内心是快乐而又充满期待的,期待粽子煮熟后外婆拿出放在高柜上的糖罐,给我们沾上,那种吃在嘴巴有点硌牙的甜蜜。

没想到来自屈子之乡,从小就感受了浓浓的端午习俗的我,后来真正教我学会包粽子的,却是前婆婆。那些年,生完孩子,就近找了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无奈总是入不敷出,就满脑子想着挣点外快,一次,妹妹的熟食店有顾客需要几千个粽子,她们忙不过来,让我负责包,顺便挣点外快,于是我这个外行便开始忙活起来,为了节约成本,下班去江边采芦苇叶,手臂被叶子割出一道道血印,不光疼,还奇痒,晚饭后,安抚好孩子,我和婆婆便连夜赶制,由于技术不精,效率不高,手被水泡得起皮,手指被线勒破,连续几天熬到深夜,还要着急第二天上班,请求那位少爷帮忙送货,人家却拿不下面子,不肯搭手,无奈只有自己每次提一小桶慢慢移到公交站,委托司机,然后联系家人接应。

这样的情景连续维持了好几年。心里纵然百般无奈与不满,但想想孩子,仍觉得未来可期,也对自己能建立好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充满信心。

前些年,迫不得已,到异乡谋生,每年端午我也会在店里简陋的环境下包一些粽子,送给店员和周围那些吃点好的总会记得我的邻居,是他们让孤苦在外的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同时也借以慰藉自己内心的辛酸,告诉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

近几年,返回家乡,回归了自由,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父母都在身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历经千山万水的路人,独自跋涉了很久,终于有了停顿之处,每年包粽子对我来说已然成了一件幸福的事!家人安康,阖家团圆,欢声笑语,这便是莫大的幸福。

今天的粽子,让我在幸福中夹杂着些许无奈和对未来隐隐的担忧,不觉已到中年,感觉压力日益见长,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日常的琐碎,时常让人觉得力不从心。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负重前行,只为留恋这凡尘俗世里的这份烟火气,犹如这传承数年的节日习俗,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浓浓的节日气氛,是大众对当下的接纳和对未来的期待!小小粽叶,装下的是满腹心酸,封存了往日的不堪回首,包裹了对未来的向往,祈愿甜蜜能化解所有苦涩。满街的粽叶飘香,不仅是飘进了味蕾里,更是萦绕在心里的那股最初的动力!


作 者 简 介

乔俊林,笔名野蔷薇,湖北宜昌人,善于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用温暖的文字滋养着被疲惫充斥的精神世界,曾多次在企业内刊上发表多篇散文,诗歌,向往的理想生活就是能在文字的世界里做一株不畏严寒,自由生长的野蔷薇,做一个热爱生活,平凡但不油腻的小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