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时代的母语高等教育(4)

 大学语文研究 2021-06-16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学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目前大学语文同行对于信息时代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学,这可以从知网检索到的论文主题结构分析看出。2012年12月30日笔者在知网检索,标题含“大学语文”的论文共有2898篇,然后用与信息时代相关的语词作二次检索,得到的论文总数为120篇,其中标题含“多媒体”一词的63篇,其余“网络”“信息”“计算机”等语词合计为57篇,也就是说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论文占了绝大多数。但是数量并不等于质量,在对于信息时代的理解方面,这类论文还存在诸多误区,下面略指出两点。

1.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将视频、音频、通信等技术密切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技术。而运用这种技术装备起来的教室称为多媒体教室,在课堂上,可按需求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功能教学信息,用它可为教学提供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服务。但是必须清楚,在信息时代,多媒体只是一种“网络终端”技术,假如离开了网络,那么所谓“多媒体”就只是传统“电化教学”的精致化,它是机器时代教学技术的极致,然而却和信息时代无关。

这个认识非常重要,目前一些人往往不自觉地把“多媒体”和“网络”割裂开来,例如一些高校有“网络教室”与“多媒体教室”两种教室的区别,前者指拥有多台电脑,提供学生上网学习,后者专指教师利用电脑和音响、投影仪等辅助设施上课的教室,而并不把上网作为必备条件。笔者就曾使用过多年这种不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有时是没有接入网线,有时是接入了但为了防止学生玩而不开通,有时是即使开通了网速也很慢,不能在课堂实际使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多媒体教学如不能上网,那就只是电化教育而非信息时代的教育。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演示网上学习,例如前面讲的超链接知识,应该是多媒体演示的重点,学生手里拿的虽然还是纸质教材,但是要在频幕上向他们演示教材如何与各种文本相链接,尤其是与网络知识的链接。仍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课本上自然有注释、导读,教师自然也做了教案、课件,但是这些都已是知识的“终点”,体现不出来我们常说的“过程性学习”,所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不妨把课本先放一放(课本可以课前课后让学生自己去看),在老师的引导下,看看课本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题解,课文标题上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就可以做成四个“锚词”,链接到预定的文本,或者直接用这四个人名上搜索引擎,例如“子路”,百度上有932万条结果,最前面的“子路_百度百科”“子路_维基百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百度百科”三个网页里面资料就很多。有的网站还链接有“相关文章推荐”,如中国知网的“吾喜杂志”上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中的两个要点》文章,就链接了如下推荐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微型教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10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商榷(《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中的两个要点(《甘肃教育》1999年05期)

喟然一叹中的无奈——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另一种解读(《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6期)

尺幅之内的传神写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读(《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6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词语异解(《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6期)

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1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案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0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美育思想探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0期)

教书与读书(《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浅析孔子的谈话技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1期)

从《侍坐》看孔子的教育家形象——兼及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篇缺憾 (《学术交流》2000年06期)

《侍坐》注释析疑(《学语文》2005年02期)

夫子“哂之”“哂”掉了什么(《山东教育》2000年Z1期)

《论语》六则(《语文世界(蓝B版)》2001年Z1期)

教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Z2期)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3期)

由“夫子哂之”说开去(《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朋”字该作何解(《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11期)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臆想(《安徽教育》1983年10期)

教师备课时可以预先搜索一下,选择内容丰富容易打开的网站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在讲解过程中随机打开锚文本(当然备课时先要了解这些文本中的内容,有些重要内容最好事先转载到教学网站),这就等于向学生演示如何打开获取知识的大门。这样的演示,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它比泛泛地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音响要重要得多,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才是真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2.关于多媒体教学的音响画面

几乎所有讨论多媒体教学的文章都注意到其音响画面的效果,正如一篇论文标题所示:“声形光色融为一体——论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论文说《大学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取得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其一利用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鲜艳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营造意境,优化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而受到感染;其三声形光色促使学生移情入景,从而提高欣赏能力;其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除了第四点,前面三点可以说是这类论文的共识。但是笔者觉得还有几个问题大家注意得不够。

第一是音响画面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仅仅说提高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氛围这是不够的,这种说法似乎更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目前一些多媒体课件往往只是为了热闹,莫名其妙地加入一些音效,或者给文字标签式地贴上一些画面,这是不可取的。语文是语言学习,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一种意象思维。所以从语言文字中“看”出画面,“听”出音乐,这是一种重要的语感训练,假如满足于播放标签式的音响画面,无异取消了这样的训练机会。例如上面这篇论文说,学习王维的《汉江临泛》,可以制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整体气势的画面。笔者所见大家最常用于制作这篇课件的是下面这幅画:

虽然画得也不错,但和“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的磅礴气势相差甚远,文学作品中的有些景象恐怕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意中之象),绘画甚至是实地观察都难以得到那样的印象,因为这其中不但有客观物象还有诗人的丰富想象和人生感受。

再如乐府诗《陌上桑》对罗敷美貌的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真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但是假如真的在屏幕上播放出一个美女像来,那才是大煞风景。

当然笔者不是一概反对使用图像,例如笔者教苏轼《赤壁赋》一课,就用了传为金代画家武元直所作的那副有名的《赤壁图》:

提供这幅图画,不是简单地给课文贴标签,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这幅图画的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从整体画面看,确实表现了《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浩淼境界,但是仔细欣赏,画中波涛汹涌,又不符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境界,而是更接近《后赤壁赋》描写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这样的境界。这就不是简单地欣赏图画,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音响的意义也是如此,不能打开一个页面就叮当乱响一阵,出现一辆汽车就响几声喇叭,而是应该加之于必要时候。例如《论语》的《侍坐章》,曾皙“鼓瑟希,铿尔”,“瑟”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今人已不大能够知道,这就可以用音响效果演示一下(可惜似乎很难找到)。还有真的好音乐,有助于加深课文感悟的,也不妨一用,例如教学《春江花月夜》,可以播放同题名曲,那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还有朗读问题,现在各种课文朗读软件很多,但是在课堂教学上,最好是教师亲力亲为,教师提高朗读水平,为学生做出表率,有助于树立教师形象,除非一些特殊的朗读,例如古诗词吟诵,今天的教师已经很难掌握,那么可以播放一些音频文件。

还有一个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图片的选择。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也许很少有人注意到图片按其性质是可以分为两大类的:一类是装饰性的,主要起美化装潢作用;一类是文献性的,就是古人说的“左图右史”那种意义上的图画。不少大学语文教材都有图文意识,例如某种高教版《大学语文》教材,不但插入了不少历史名画和照片资料,还专门请国画大师制作封面和插图,可谓美轮美奂。不过从上面说的区分看,这些图片基本都是装饰性的。那么什么是文献性质的图片呢?举图书的例子说,李泽厚《美的历程》、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潘富俊《诗经植物图鉴》、上海图书馆翻印的插图本民国教材、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珍藏版老新闻(摄影)》等等里面的图片就都具有文献的价值。

笔者在给复旦版《大学语文》做教参时,张爱玲的《更衣记》一课,就不是找所谓的“美女作家”照片,而是留意收集作品提到的各式服饰的样子。因为民初时候的服饰现在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已不甚了然。服装是一种非常具象的视觉符号,种种细节往往不是文字所能表述,而这篇课文的主题又专在从服饰样式变迁中来反映时代变革,这时候图示就成为必要了。据说张爱玲最初在《二十世纪》杂志上发表该文英文版(题为《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时,便附有自绘的12幅关于发型与服装的插图,当时的编辑周瘦鹃后来回忆张爱玲向《紫罗兰》投稿的经过时说到此事: 

我们三人谈了许多文艺和园艺上的话,张女士又拿出一份她在《二十世纪》杂志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来送给我。所有妇女新旧服装的插图,也都是她自己画的,我约略一读,就觉得她英文的高明,而画笔也十分生动。不由不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 

这样的图片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接上了古代的“左图右史”“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诗中画画中诗”的传统。可惜张爱玲的这12幅插图今天已经找不到,假如找出来,将是重要的文献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