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造口术后会影响口服化疗药的吸收吗?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6-16

觅健科普,让抗癌变得更简单

图片

小编昨天收到同事求助,当时愣了一下,想的是:这么简单的题目背后折射的问题是什么?显然,是非医疗专业人士对于肠癌手术知识的缺乏。今天小编就准备从肠癌术后消化道重建这个角度谈谈手术可能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

肠癌患者怎么开刀?


简单、粗暴,把肠子剪断,再接起来。

但是和胃切除术不同,胃癌患者术后往往需要1年左右的恢复期,是因为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胃至关重要,胃负责容纳食物、将食物碾磨成食糜,再将食糜运送至小肠,由小肠担起吸收的重责,随后小肠将吸收不了的“残渣”交给大肠,大肠有一部分吸收功能,但不能跟小肠比,大肠最重要的功能是将食物残渣“搓成”粪便,排出体外。


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胃癌术后患者消瘦明显,但是肠癌患者并没有,因为负责营养吸收的器官——胃和小肠没有受手术的影响,而且切掉的大肠仅仅只是一部分,患者术后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造口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几种情况的患者需要造口:

1、直肠癌患者,肿瘤距离肛门很近,无法保留肛门。(永久造口)

2、直肠癌患者,肿瘤距离肛门很近,勉强保肛,但是担心恢复饮食后,吻合口张力及粪便刺激会影响吻合口的愈合,因此预防性回肠造口,当吻合口愈合良好后,患者又完成后续辅助治疗,身体储备也良好的状态下,择期将造口回纳。(预防性造口)

3、肠穿孔、肠坏死的患者,会在穿孔的肠道前面造口,主要还是为了让穿孔的肠子好好休息(非永久造口,有回纳机会)。

造口影响消化吸收吗?


造口位置比较多,存在末端回肠造口、横结肠造口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造口,对于排便都有明显的影响,毕竟脱离了左半结肠的固缩和肛门的挤压,直接从“肚子”上出来,粪便不免“稀薄”,但这是不健康的表现吗?

当然不是。

功能上来讲:

图片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正常成人小肠,全长约5.5m左右(每个人不同),十二指肠连接胃幽门和空肠,全长约25cm,这段肠子里包含了胰管开口(释放胰液,由胰腺分泌)、胆囊管开口(释放胆汁,胆汁是由肝脏生成的,胆囊仅仅储存胆汁)等等,这些液体会混杂着食糜一起送入空肠;



空肠和回肠间没有很明确的解剖标志,一般将小肠上段2/5当作空肠,下段3/5叫做回肠。回肠末端再通过回盲瓣与盲肠连接。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除了胰液、胆汁和胃液可继续在小肠内起消化作用外,小肠黏膜腺体也分泌含有多种酶的碱性肠液,其中最主要成分的就是多肽酶(肠肽酶),能将多肽(就是蛋白质分解后的东西)进一步分解为可被肠粘膜吸收的氨基酸(发现了吧,要够小才方便吸收,所以为什么要细嚼慢咽,主要是为了方便后期一步步分解)。


小肠粘膜  

食糜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后,即可被小肠黏膜吸收。除了食物以外,小肠还吸收水、电解质、各种维生素以及脱落的消化道上皮细胞等。而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吸收功能主要在右侧结肠。直肠的功能就是排便、吸收和分泌,可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一部分药物1



这样一讲是不是很清楚了,小肠全长5.5m,药物又是容易被分解吸收的化合物,因此根本来不及达到造口就已经被吸收掉了。所以肠癌患者大可不必过分担心,毕竟小肠没被切掉,饮食习惯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不影响营养吸收,可以说结肠癌是所有消化道疾病中最容易胖起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