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2“自主学习”和“沉浸体验”视角下的考研体验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6-17

一、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又称为自我指导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注重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

20世纪90年代左右,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B.J.齐莫曼(B.J.Zitnmerman)综合了各个学派的观点后提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界定涉及三个特征:他们所运用的自主学习的策略,他们对学习效果的自我定向反馈所拥有的热诚,以及他们相互依赖的动机过程。”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自主的学生以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的反馈为基础,选择和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以获得渴望的学习结果”,并从“动机、方法、时间、学习结果、环境、社会性”六个方面,描述了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1]如表1所示:[2][3]

从上表可以得知,自主学习的特征体现在:1.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2.学习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3.学习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4.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5.他们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6.他们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社会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整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极端的不自主学习都较少,多数学习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研究自主学习首先应该分清学生在哪些学习方面上是自主的,在哪些面上是不自主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干预。[4]

以考研为例,这种自主学习体现出以下特征:

(一)能学

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要“能学”。[5]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是在自我意识产生之后才出现的,自我意识应该是自主学习最为基本的内部条件。硕士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基本上都已年满18岁,其心理基础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因此是能意识到自己是否“能学”的。

(二)想学

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要“想学”。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6]考生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学习的学习动机有很多,但是基于自己的内在学习动机(例如学术梦想、暂缓就业压力等),考生更能完成自主备考的学习。

(三)会学

自主学习还必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要“会学”。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的一面,有时候是在没有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条件下进行的。面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缺少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即使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可能得到顺利进行。[7]对准备硕士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来说,在备考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合理的时间规划和管理,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让自己“会学”,那么其学习过程就会更加顺利。

(四)坚持学

自主学习还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也就是要能够“坚持学”。在准备硕士生入学考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劳、情绪的烦恼和外界因素的干扰等。这时候内部的助力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使学习坚持进行;而外部的助力则来自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亲友的各种资本支持以及身边优秀的榜样,其有助于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备考的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自主学习理论的“动机、方法、时间、结果、环境、社会性”来分析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备考过程。因为对于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学生而言,在进行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准备中,他们都在进行自主式的学习,尽管学习的程度、效果有所差异。在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依据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备考现状,我们还可以将研究框架聚焦在“备考选择、备考学习、备考资本、备考环境”这四个方面。

二、沉浸体验理论

Flow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它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8]为了研究考试中的Flow状态,我们取“沉浸”这种翻译方法。沉浸体验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早在积极心理学兴起之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发现了与沉浸体验比较相似的现象,也就是为大家较熟知的“高峰体验”。[9]

上世纪60年代,齐森特米哈伊(Csikszentimihalyi)最先提出了Flow这一概念。当时他和研究团队做了相关调查,受访的人员来自各个行业,有运动员、登山者、艺术家,还有作曲家,旗手等。这些人在报告时表示,自己在活动中会有一种极为相似的、令人愉悦的情绪体验,而这种体验会促使他们愿意去体会这种状态。他和研究团队据此提出了沉浸体验这一构想,并且认为沉浸体验通常是个体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而回忆或想象等不能产生的一种体验。[10]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沉浸体验的理论,他们归纳并总结提出了沉浸体验的维度,解释了个体在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的9个不同的方面。每个方面特征不同,但其中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沉浸体验的特征[11]:

(一)技能与挑战的平衡

技能与挑战的平衡是使个体满足沉浸体验的首要条件之一。这是指在个体在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时,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技能与挑战之间的是否相匹配。当个体目标明确并能够感知到拥有完成某项任务挑战的技能时,个体能更加容易感受到沉浸体验。

(二)行动与意识的融合

行动与意识的融合是指当个体专注的从事某一活动时,能够自发使其行动,通常个体自身是感知不到的。沉浸在当前从事的活动中。同时要引起关注的是沉浸体验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且需要完全专注。

(三)目标清晰

目标清晰是指当个体在参与某些活动时,能够很明确的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从而完成相应的任务。也就是说个体当沉浸体验出现的时候,个体是因为他们有清晰地目标。

(四)明确的反馈

明确的反馈是指个体在从事该项活动中,不仅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且还有及时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内容及时作出调整,以便再次获得沉浸体验,其中反馈分为两类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五)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个体能够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当前所要完成的任务上,常伴有意识的消失。

(六)控制感

控制感是指在沉浸状态中的个体不需要积极主动地控制就能够感受到一种被操控的感觉。

(七)自我意识的消失

是指个体在所从事的活动的中体验到的一种感觉,自我意识充分地发挥着它的机能,往往个体自己感受不到所从事当下的活动。

(八)时间感的变化

一般是指个体感觉时间的变化,也就是说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中觉察不到时间的快或慢。它是衡量沉浸体验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九)自动化体验

一般是指它使个体可以不计较得失,使其体验活动的本身成为一种内部动机或一种精神上的内在奖赏。总的来说,觉察到沉浸状态之下的个体,在从事当前活动时所产生的欣愉、欢快、满足的体验会使之形成个体内部的驱动力,并使其始终趋于保持在沉浸状态中。

以考研为例,备考中会产生一定的沉浸体验。当学生全身心投入考试活动时,会感受到一种“沉浸其中”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在备考过程中,从选择备考开始,为了确定的目标,首先就需要将自己的备考意识与备考行动相结合。之后为了实现备考目标,就需要不断地及时反馈,需要投入个体的智力和心力,来查看自己是否专注于手头上的任务,是否明显能感知到时间的变化、自我意识的变化。因为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其可以在头脑中推演过程、设定场景、虚构情节、想象未来。因此,整个考研备考过程,都是考生自己选择的一种沉浸式体验。我们可以借鉴沉浸体验理论来描述备考过程,呈现备考学生对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心理状态变化、目标的明晰度、学习任务的投入度,以及体验到的时间感的变化,等等。


[1]陆彦.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教学SSBI模式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06):184-185+198.

[2] Zimmerman B J, Risemberg 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learning and motivation[M]. In: Phye G D ed. 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Academic Press,1997.105-125.

[3] Schunk D, Zmmerman B 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performance[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4-20.

[4]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04):12-16.

[5]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78-83.

[6] D.H.Schunk,(1989).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behaviors[M].EducationalPsychology Review, PP,73--208.

[7] M,Alderman,(1999).Developing student self-regulatorycapabilities[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p. 112--113.

[8]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综述[J].心理学进展,2009,17(1):210-217.

[9]FinneranCM. & P. Zhang. flow in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J]. Communications of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5(2):82-101.

[10]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 Carr, A.. Positive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M]. Hove and NewYork: Brunner-Routledge of Taylor &Francis Group,2004.

[11]Csikszentmihalyi,M.. Flow [M].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