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经络”是如何发现的?金栋按:据《内...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6-19
金栋按:据《内经》记载,“经络”是人死后解剖看到的,如《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据史籍记载,汉代王莽曾组织进行过一次人体解剖,见《汉书·王莽传》说:“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可见,今本《内经》中有关脏腑经脉的解剖数据,或与此有关。经典明说十二经之气血多少,“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且在正史中亦有记载解剖,可为何现代解剖学至今没找到?殊不知,读《内经》则会发现,中医不重解剖而更重由天人相应、附会推演之关系!不明于此,开口动手便错!

在古代,经脉(络)的前身是“脉”,且经络与脉的形态基础是一样的,即血脉、血管。“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 ,“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汉书·王莽传》)。脉是气血运行之通道,具有将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之功能,此为脉的最初含义,源于古代粗浅解剖。脉之前冠以“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等数字,则是推演而来!台湾学者李建民谓之“数术天学”(《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即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比类取象为方法,构建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使之具有了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等多方面之功,已经远离了“血脉”最初之含义。李建民说:“'脉’的意涵,在整部《内经》不是给予严格的界说,而是将其放在庞大的阴阳五行的网络组织下,(推衍)其理论知识。古代医者并不关心'脉’的实质,而是取天地阴阳与之类比,甚至是做天人同构的推衍。……例如,每个人都有三百六十五节、十二经脉等等'以应天地’(《灵枢·邪客》),但这套系统并不是通过解剖人体可得的。”(《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即十二经脉是天人相应类比推演而来。

赵洪钧《内经时代》认为,《黄帝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其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为什么经脉的实质,至今解剖没有找到、没有被证实?读《黄帝内经》则会发现,十二经脉,乃由天人相应体系类比推演而来,且《内经》多篇论述这个问题。所以赵洪钧说“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而来,“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的证实”(《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是有道理的!

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说:“十二经络应十二月、十二律。时间无形,音律无形,经络无形,这是以无形论无形。”即说“十二月”乃“经络发现的理论坐标”!引如下:

其一,《灵枢·经别》以十二月论经络:“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论证五脏六腑的坐标为何?是天道。天道为何?《尚书·大禹谟》中的答案是“时乃天道”,《周髀算经》与《管子》中的答案是日道即天道。论证十二经脉的坐标为何?是天道。天道为何?十二月十二辰十二时也。十二月十二辰十二时,全部在时间的范畴之内。时间即天道,天道即时间。时间、天道,同样是论证经脉的坐标。

其二,《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天体论人体,以天气论人气,论出的论断是:“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以天体论人体,以天气论人气,是《内经》的基本思路。以天体论人体,以有形论有形,这是中华先贤与世界兄弟民族的相同点。以无形论无形,例如以无形之时间论经络,这是中华先贤优异之处。

其三,《素问·阴阳别论》以十二月论论经络:“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在这里,时间是论证经脉的坐标。

其四,《素问·离合真邪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如何,地如何,人如何”,是这里的论证方式。“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是这一论证方式的基本成果。

其五,《素问·调经论》论经络:“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年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脉;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在这里,时间是论证经脉与骨节的坐标。

其六,《素问·徵四失论》论经络:“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十二月对应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日对应三百六十五络脉。离开了时间坐标,就不可能论出经脉与络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