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还是要讲诚信

 人生掠影 2021-06-21
     早晨,读了篇微小说——《文凭》,讲述的是一位买了假文凭的员工与同样买了假文凭的上级之间的故事。说来也是,以前办证的小广告随处可见,路灯杆上、公交车站牌上,有时甚至用白色油漆直接喷在人行道的路面上。小广告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手机号和能办的证件种类,看上去办个假证不是什么难事儿。这大概也和以前网络不发达有关系,用人单位很难鉴别应聘人员手里的毕业证是真是假,特别是国外还有一些野鸡大学。而现在,毕业证上都有序列号,可以很方便地去相关网站查询真伪。另一方面,以前用人单位招聘,多是参加一些招聘会或通过猎头招聘,相对比较散,现在则多是直接去高校参加校方组织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使得造假的难度有所增加。这两年办证的小广告好像也很少见了。
    之所以有个别人选择学历文凭造假,一方面与社会过度重视学历文凭有关,特别是有些用人单位非211、985院校毕业生不招,这些学校的毕业证就变成了敲门砖,这客观上对文凭造假现象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推动作用,利益驱动下,当收益远大于投入时,就会有人为此挺而走险。学历文凭造假被网上曝光的除了企业高管,还有艺人、作家等。另一方面,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也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能够以假乱真的文凭造假技术,更是让浑水摸鱼的投机者有恃无恐,加上有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资格审查不够严格,难免有漏网之鱼。
     其实,文凭就是那么一张纸,只能说明持有人达到了相关学校的毕业要求。真正进了一家单位,自己还是要踏踏实实、勤学苦干才行。学历文凭造假,同时也折射出一些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机制的局限性。选人不拘一格是理应形成的用人观念,但在文凭论笼罩下的人才市场上以学历论高低,致使很多学历不高、能力突出的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学历文凭造假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转变选人用人的理念,创新人才的评估方式。
     一个行业,当造假一旦成为普遍现象,这个行业就走上了末路;一个公司,如果造假成风,这个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一个人也是同样,如果选择了造假投机,迟早会被周围的人发现,丧失别人的信任。
     有道是,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人还是诚实一点地好。

欢迎点击文章上方的“人生掠影”,关注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