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朴三物汤

 中医药方便 2021-06-21

图片厚朴三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上,组成为厚朴、大黄、枳实等,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原文】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注:
1、痛而闭者,腹痛且大便不通。

2、以利为度: 吃药吃到大便通利。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方论】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

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临证加减
  1.伴有胁肋疼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增其疏肝止痛行气之力。
    2.腹窜痛,攻冲不定,加木香、乌药、沉香、郁金,以助理气止痛之功。
   3.腹胀痛而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荔枝核、小茴香等,以温化少腹之气。
    4.腹痛而肠鸣者,加陈皮、香附、大腹皮,以行气止痛。
    5.本方治疗肠梗阻: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以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四大症状为主。药用厚朴35g,枳实30g,生大黄30g。肠腑气滞加莱菔子30g;气滞血瘀加桃仁8g,丹参15g,赤芍10g;热结阳明加芒硝30g;寒凝肠腑加附片9g,细辛3g;蛔虫梗阻肠道加槟榔lOg,川楝子12g,花椒3g;食滞胃肠,加山楂9g,麦芽lOg,莱菔子20g。
    6。本方加味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药用厚朴、桃仁各5—8g,枳实4—6g,生大黄4—8g(后下),丹参3~lOg,红花3'---6g。气虚加党参、黄芪;阴虚津亏加玄参、麦冬、生地;大便次数增多去大黄。此为6一12个月小儿剂量。每日工剂,水煎分3—6次口服或鼻饲,一般2—3剂即可奏效。
    7.试谈张仲景对大黄的运用:张仲景在《伤寒》、  <<金匮》中,用大黄的方剂达30首之多。可归纳为:和血祛瘀,如桃核承气汤等;攻下热结,如三承气汤;消气止痛,如厚朴三物汤;和解散痞,如大黄黄连泻心汤;清热退黄,如茵陈蒿汤等;降气止呕,如大黄甘草汤;温通寒积,如大黄附子细辛汤;消饮逐水,如大陷胸汤;荡实止利,如大承气汤;泻火凉血,如泻心汤。《本经》论述大黄的作用是下血破症,荡涤肠胃,调中化食,而张仲景认为,大黄走血分祛瘀,行气分消胀;下肠胃之宿食,利肝胆之湿热;止血热之吐衄,化无形之痞满;上可止呕,下可止利;可缓可峻,能温能清,超过了《本经》运用范围.同时,由于配伍的差异,剂量的大小,煎煮方法之不同,大黄也有不同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